学术投稿

不同根管冲洗液对预防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期间出现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姚静

关键词:甲硝唑, 氯亚明, 3%过氧化氢, 根管冲洗, 急症
摘要:目的:探讨两组根管冲洗液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临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均为前牙共200颗.随机分为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0颗牙.根管预备,冲洗,封药.1周后复诊检查.比较用两组冲洗液分别冲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结果: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组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低于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采用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作冲洗液更有效.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针对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陈根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同步放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水平、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建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意义上的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营养指标及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血红蛋白数据、血白蛋白、学前蛋白等相关数据分别为(138.42±12.54)、(38.56±2.68)、(277.32±31.5),对照组的各项数据为(131.37±11.49)、(37.23±2.51)及(251.86±32.4).此外,研究组的感染情况总发生率为20.0%,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感染,同时还有2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而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为38.33%,10例肺部感染患者,胃肠道感染患者共6例,此外还有7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并减少相关感染情况发生率,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宗立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对急性闭合跟腱断裂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跟腱断裂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使用高频超声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急性闭合跟腱断裂使用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与灵敏度分别为90.00%、100.00%、100.00%.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跟腱断裂诊断方面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急性闭合跟腱断裂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范田依;王艳蕾;王守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中重度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中重度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单纯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7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半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中重度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王术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术前均采取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判断标准.结果:90例患者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病变者76例,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2%,恶性病变符合率为80%.结论:甲状腺结节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率较高,有利于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进行区分,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桥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析医院重点科室院感监测、管理措施

    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患者前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由于患者身体携带的致病菌较多,一旦在医院内发生感染情况,将会威胁医院内医护人员甚至于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医院对于院内感染问题多加重视,采取有效的感染监测以及管理手段做好医院的防感染管理工作,以此为患者的诊疗、医护人员的工作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医院重点科室院内感染的监测工作情况进行了概述,结合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几方面有效强化重点科室院感管理的举措,以此为更多医院保质保量的完成院感防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作者:田丽霞;尹莉;李娅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CT与MRI对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各4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实际效果.结果:CT诊断和MRI诊断在准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均有诊断的价值,但是诊断的准确率稍差,在实际中需要将两种方式有效的进行结合使用.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渐进式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患者子宫全切术后对其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子宫全切术患者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头晕、腰酸背痛、腹胀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排气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对于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渐近式护理干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岭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气腹后10min时HR、SBP、DBP均优于诱导前,实验组在气腹后10min、手术完毕和气腹完毕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睁眼、拔管、手术完成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拔管后5min的OA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C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良好,麻醉程度理想,患者清醒迅速.

    作者:高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生儿脐带护理改良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包裹法脐部护理与暴露法脐部护理的效果,得出暴露法护理优于前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采取脐带暴露法护理,对照组采取脐带包裹法护理,比较两组脐部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脐带残端脱落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出血(2.00%)及感染发生比例(2.50%)低于对照组(6.00%、10.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断脐后采用脐带暴露法避免和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干枯、僵化、和脱落,减少人力及物品成本,值得推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剂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剂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采用阿奇霉素,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剂,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剂,可有效缩短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张宝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个体化饮食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社区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患者中抽选54例,采用盲抽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接受个体化饮食护理,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空腹血糖与餐后两小时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t=3.0826、2.5133,P=0.003、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患者中采取个体化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分析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以及观察组15例.在对1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单纯修补术;在对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本次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5)1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4/15)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1/15)73.3%.结论:在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昌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6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及急救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判别护理效果.结果:将研究,发现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运转时长、急救评估时长、患者转醒时长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减少运转的时长,提高患者生存几率.

    作者:黄祥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模式镇痛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对多模式镇痛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2月-2018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将选中的患者分成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并分别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镇痛效果显然比对照组更好;研究组在睡眠时间上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上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NRS评分为0.957分,对照组患者的NRS评分为0.814分.且数据比较体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术后护理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除了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之外,还能够改善睡眠、缩短住院时间,可见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立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程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的动态监测特征及与预后关系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损伤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依据GCS评分分组,比较三组患者的COR水平和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受伤后的1~14天血清COR水平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而不断递增(P<0.05);重度组患者的临床死亡率、植物生存率、重度残疾率以及轻度残疾率均较轻度组和中度组显著更高(P<0.05);而轻度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则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血清COR均显著上升,随着患者损伤程度的加重其血清COR也将随之上升,COR水平变化同预后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段韶云;王文俊;周立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拟诊乳腺癌患者36例女性患者都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上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3.3%,显示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可以更全面的反映病灶的生物学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上手术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值得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作者:焦洪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药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痒疹(PN)是现代临床医学上较常见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因其剧痒,顽固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结节性痒疹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长期服用西药造成的副作用较大,因此,近几年以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方法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辩证治疗对结节性痒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慧;景瑶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3月~2018年03月期间收治的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资料,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45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作者:孔令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