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清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药物腹泻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特征和针灸手法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30例小儿药物性腹泻患儿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儿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病例.结论:针灸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效果佳.
作者:唐琴;王胜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比研究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多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优于多次性根管治疗,且并发症较少,可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拥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急诊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分组对比84例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以及急诊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的急诊应用效果.
作者:龙朝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施予常规护理方法行健康教育,观察组(n=50)施予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达标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2.0%.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患者护理满意度佳,对健康教育知晓度明显提高,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段惠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康复功能锻炼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收治100例骨折术后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为一般护理工作,观察组为康复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分析,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为p<0.05.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应用到骨折术后病人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各项功能尽快康复.
作者:穆瑞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哮喘病患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给予解郁安神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帕罗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抑郁症患者的总有效率(80.65%)显着好于对照组(64.52%),组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解郁安神汤与帕罗西汀合用能显着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疗效可靠.
作者:严燕如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1月接收的90例患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与对照组45例(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的技术操作、病房管理、文书规范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护士在技术操作、病房管理、文书规范评分指标上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方法可有效提升普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卫生部在2010-2-10制定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提到了专项处方点评的概念[1].中药注射剂是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以及无菌冻干粉剂.我院自2017年开始对中药注射剂开展专项点评,目的在于发掘中药注射剂的剂型与疗效优势,分析不合理的问题,促进中药注射剂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晁薇;沈琛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实施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程序可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各4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实际效果.结果:CT诊断和MRI诊断在准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均有诊断的价值,但是诊断的准确率稍差,在实际中需要将两种方式有效的进行结合使用.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选择采用针灸疗法对于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本研究的调查时间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选择此期间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干预方法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选择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干预治疗的基础之上选择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改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腹胀便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对患者选择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瑞香;于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该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有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伯恩斯抑郁状态清单(BDC)及自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在我院进行随访的1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全面测评.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的SAQ评分、SF-36评分、PSQI评分及BD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介入治疗前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吸烟量、饮酒量及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为主(P<0.05或P<0.01);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受年龄、吸烟量、饮酒量等因素的影响(P<0.05或P<0.01).结论:介入治疗能确实有效的改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费国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人文护理对留守老年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间入院治疗的114例留守老年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0%)与对照组(80.7%)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留守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其平;黄美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提高护生的临床经验和风险意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更好应对在母婴护理医患纠纷处理中暴露的问题.方法:选择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校120位护生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成员实行基于微课教育的妇产科护理教学,对比2组成员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结果:经观察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各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微课教育的出现为妇产科护理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但是微课教育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影响微课教育的普及应用,帮助护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护理水平.
作者:陈哲;李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持续优化门诊的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法:对现有的自动发药系统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其优点和缺点,并得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和讨论:药品的排放位置对于智能系统来讲较为重要,便于快速的运行和减低出错率,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避免意外的发生,不断的优化管理制度便于应对智能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尽量降低患者取药的时间,通过以上的种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动发药系统的运行能力.
作者:秦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院急门诊,常会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或饮酒过量,是急诊日常较常见的中毒性疾病,急性酒精中毒易导致患者产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甚至死亡.正确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缓解酒精中毒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拯救患者生命.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临床检验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6.4~2017.8期间在我所检验中心采集的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检验方法的差异性,分为甲组与乙组,分别给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检验结果.结果:甲组的分析时间为(14.5±2.1)min,乙组所有药品在30℃的环境下完全分析,用时为(2.4±0.4)min;将两组柱温提升至90℃时,分析时间均有所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LC用于药品检验中,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药品检验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路茂菊;路茂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基于国内IAD发生率高及医护人员知晓率低的现状,通过PDCA管理模式对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人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的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人失禁性皮炎IAD护理中存在问题进行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对有效的护理措施制作成规范化护理程序.结果:实行PDCA管理模式IAD发生率下降,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降低中西医结合科老年患者IAD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梅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