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价值探究

邹福

关键词:舒适护理, 老年性哮喘,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哮喘病患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本院进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治疗的患者共计27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本病调查病例共计进行75次经动脉介入治疗,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共计22次、单纯经动脉灌注化疗共计53次.分析本次调查病例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期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但均无严重并发症,经过治疗患者均有所改善;本次治疗有效率为81.48%.结论: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动脉介入治疗方式,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潇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及策略研究

    目的:总结并归纳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及策略.方法:本文挑选我院80例脑梗塞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在吞咽障碍上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给予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吞咽有效率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情况,临床效果显著,更具人文性.

    作者:黄冬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对象来自齐齐哈尔医学院2014级临床、妇产、病理见习学生,共计150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见习课均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见习教学.评估应用案例教学法对见习效果、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该教学法,学生逐渐培养出自学能力,搜集、整合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大为提高,创新能力、质疑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也被开发出来.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耳鼻喉科见习过程中学习效率.

    作者:王鑫;范丽霞;温海涛;郭众;周家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早产儿眼底筛查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早产儿眼底筛查门诊中的应用实施.方法:介绍了在早产儿眼底筛查门诊中构建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的做法.结果: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的构建,使得医护人员在为患儿检查的过程中保证彼此间无缝衔接,提高了门诊就诊效率,改善了就诊环境;通过预检分诊护士的精准分诊和对病人的正确分流,深入落实了科内分级诊疗政策;同时提升了护士有效沟通能力,拓宽了护士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专科门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儿内科专科门诊进行推广.

    作者:罗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我院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采用清创植皮术30例,截肢(趾)术者10例,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植皮修复术17例,皮瓣修复23例,皮肤牵张闭合器6例.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换药、清创植皮、皮瓣修复以及截肢等,合并感染的患者需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龙照忠;首家保;曾佳兴;崔泽龙;陈英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体检采血后穿刺点按压情况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体检采血患者施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2例体检采血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6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66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降低体检采血患者其各类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苏燕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将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镇痛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针对常规护理组产妇应用常规产程护理,针对镇痛护理组产妇应用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结果:镇痛护理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结论: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适合被广泛应用.

    作者:陶宗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人13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依据患者脑血管病后有无痴呆症状分组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MMSE评分、ADL评分、HIS评分以及神经缺损症状、颅脑影像学病变特征.结果:痴呆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低,而痴呆组患者的ADL、HIS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与非痴呆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比中,痴呆组患者的年龄超过75岁、受教育年限≤6年、存在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者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左半球脑梗死/出血以及前循环障碍和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出现痴呆的风险较高,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脑血管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以及高龄和受教育水平等.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PACHE得分情况、SOFA得分情况、感染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对照组APACHE得分为(17.35±2.11)分,SOFA得分为(8.16±0.51)分,感染率为28.57%(20/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49/70);观察组APACHE评分为(13.86±3.15)分,SOFA得分为(7.55±0.12)分,感染率为8.57%(6/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9%(66/70).经比较,观察组APACHE评分及SOFA得分、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的观察

    目的: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研究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15%.结论:针对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我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过去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和科室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臧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情况及疾病经济负担

    目的:探究分析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情况及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区选取2000名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情况和治疗费用花销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58.00%、49.00%;单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为3277.51元/人年,11963.86元/人年、3846.03元/人年,11318.80元/人年、4212.89元/人年、4353.33元/人年.结论:对社区居民展开有效的社区服务可有效减轻社区居民和社会受疾病所造成的经济负担,通过构建社区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网络的情况下,可有效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网络,并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改善社区居民,乃至整个社会人民的健康状况,终实现坚强居民个人以及社会的负担.

    作者:李刘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根管冲洗液对预防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期间出现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两组根管冲洗液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临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均为前牙共200颗.随机分为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0颗牙.根管预备,冲洗,封药.1周后复诊检查.比较用两组冲洗液分别冲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结果: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组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低于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采用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作冲洗液更有效.

    作者:姚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小儿手足口病预防及控制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近年来有小流行的趋势.本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及部分学龄前儿童,但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大多数病情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位皮疹为临床特征,少数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易致死亡.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母婴床旁护理对于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影响的分析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于初产妇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采用常规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初产妇在护理后其新生儿护理能力、总体满意率都优于A组初产妇(P<0.05).结论:在开展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以增强初产妇其对于新生儿开展护理的能力,并提升其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作者:聂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2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6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清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经过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5.00%,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2.8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10/56),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4/56).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冠心病心绞痛联合治疗价值观察

    目的:就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45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4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就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间隔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模式,可以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雍静;沈海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以无创正压通气结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肺通气功能指标和肺换气功能指标均较差,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肺换气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以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氧代谢,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倪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渐进式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患者子宫全切术后对其康复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子宫全切术患者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头晕、腰酸背痛、腹胀以及便秘等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排气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对于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渐进式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渐近式护理干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岭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6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作A组(n=33)与B组(n=33).对A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SAS(焦虑)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止血时间均短于A组;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发现,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得到了较低,但相较于A组,B组评分较低更显著,P<0.05,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还能改善其焦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颜术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