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慧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74例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康复锻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Ⅰ类、Ⅱ类肌肌力、疲乏程度改善程度显著更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采用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联合治疗,临床效果优越,帮助产妇有效改善盆底肌收缩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桑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增加补偿片的方法,研究热塑水解膜的收缩性对等中心摆位误差的影响[1].方法:在头颈肩模制作过程中,选取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通过激光灯对线、头颈肩架固定、垫空心透明头枕制作头颈肩模,分为两组,A为对照组、B为研究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制模时空心透明头枕下不垫3mm补偿片,B组在制模时空心透明头枕下垫3mm补偿片,分别于制模后20分钟和24小时于眉弓处沿两侧垂直头颈肩架板测量膜平均收缩4.5mm[2].A组制作完头颈肩膜20分钟后即行CT模拟定位,B组于制模24小时后CT模拟定位,通过TPS制作计划、校位后首次治疗摆位测量等中心X(左、右)、Y(头、脚)、Z(前、后)方向误差值.结果:统计得出两组在X、Y、Z方向误差分别为A组为(1.572±0.909)mm、(1.477±0.542)mm和(1.827±0.789)mm;B组为(1.383±0.837)mm、(1.422±0.944)mm和(0.844±0.584)mm;成组T检验p值X、Y、Z三个方向分别为0.535,0.811,0.001,两组在X轴、Y轴方向P>0.05无显著性差异,Z轴方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加垫补偿片制作头颈肩模后24小时定位能够降低体模收缩造成面部压迫不适;同时降低头颈部肿瘤等中心摆位误差,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等中心摆位精度.
作者:郭振能;胡琴;周进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了解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状况,为高校开展女性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锦州市三所高校1012名女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女大学生在初潮年龄<13岁的女生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率更高.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3.3%,初潮年龄早、睡眠质量差、学习压力大、害怕月经来潮、痛经是经前期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女大学生的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开展大学生经期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和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预防控制非常必要.
作者:喻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PACHE得分情况、SOFA得分情况、感染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对照组APACHE得分为(17.35±2.11)分,SOFA得分为(8.16±0.51)分,感染率为28.57%(20/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49/70);观察组APACHE评分为(13.86±3.15)分,SOFA得分为(7.55±0.12)分,感染率为8.57%(6/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9%(66/70).经比较,观察组APACHE评分及SOFA得分、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剖宫产患者,由于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手术因素等,患者往往受到疼痛的困扰,当前镇痛的方式有一定的效果.剖宫产术后镇痛其目的在于为产妇提供良好确切的镇痛效果,达到促进产妇早期活动,便于母婴接触及母乳喂养,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超声引导下,麻醉医师能更准确的定位拟阻滞神经或拟阻滞部位,便于进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使患者及时得到镇痛治疗,同时能减少其他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对母婴影响,提高镇痛满意度,更利于产妇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陈小云;李思盈;雷鹤寿;吴晓芸;陆建辉;舒礼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于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医的300例病患及家属为研究对象,得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人.实验组为执行联合应用后的病患及家属,对照组为采用常规管理时的病患及家属,评价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价值.结果:执行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病患及家属知识普及合格率明显提升.结论:执行综合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得到了病患及家属的普遍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高婷婷;康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0例,将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镇痛护理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针对常规护理组产妇应用常规产程护理,针对镇痛护理组产妇应用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结果:镇痛护理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产妇.结论: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适合被广泛应用.
作者:陶宗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将品管手法运用于门诊流程管理,比较改善前后病人候诊时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病人候诊时间≧1h的人数由实施前的65人降至实施后的45人,目标达成率为95.2%,进步率为30.7%.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增强科内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进而不同程度提高了大家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等.
作者:吴琼;刘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给予慢性胃溃疡病患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1例慢性胃溃疡病患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CRP均降低,胃黏膜溃疡面积均缩小,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包裹法脐部护理与暴露法脐部护理的效果,得出暴露法护理优于前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采取脐带暴露法护理,对照组采取脐带包裹法护理,比较两组脐部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脐带残端脱落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出血(2.00%)及感染发生比例(2.50%)低于对照组(6.00%、10.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断脐后采用脐带暴露法避免和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干枯、僵化、和脱落,减少人力及物品成本,值得推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总结了25例局麻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麻醉方式介绍、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配合要点.局麻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逐年增加,应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同时做好物品、仪器准备及人员有效配对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忠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病因不明、各项现代手段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以持续半年以上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极度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症状表现常见于中医学的头痛、失眠、心悸、眩晕、郁证、虚劳等病症之中.
作者:李永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近年来有小流行的趋势.本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及部分学龄前儿童,但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大多数病情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位皮疹为临床特征,少数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易致死亡.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牙周炎采取替硝唑联合复方硼砂漱口液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5至2018.1牙周炎患者.随机分组,替硝唑组采取替硝唑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取替硝唑联合复方硼砂漱口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牙周疼痛缓解时间、牙周肿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PLI、GI、SB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效率、牙周疼痛缓解时间、牙周肿胀缓解时间、PLI、GI、SBI相比较替硝唑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牙周炎采取替硝唑联合复方硼砂漱口液应用有效性高.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进入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常规与人性化联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患者精神病评分(BPRS)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分为(23.23±7.5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3.46±19.35)分,A组分别为(36.63±10.15)分、(73.77±13.68)分,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萌萌;王兆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析谵妄护理方案在ICU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ICU老年患者为本次探析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谵妄护理方案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ICU老年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ICU老年患者采用谵妄护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护理效果,降低谵妄发生的几率,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并且能够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优化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建华;赵清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62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分别应用院前护理流程和传统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病情诊断、气管插管、静脉通道开通、吸氧、心肺复苏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抢救各操作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石维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治疗淤积性皮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2018年收治的淤积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青霉素静滴抗炎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予以青霉素静滴抗炎及活血通络方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活血通络方疗效上完全优于单纯抗生素及活血治疗,且临床上明显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俊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选取本院甲状腺微小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甲状腺存在结节并通过病理检查为良性病变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节诊出率为100%,其有前后径和横径比值≥1、微钙化灶、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和低回声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其诊断效果理想,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和判断.
作者:陈振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于初产妇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采用常规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48例初产妇,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初产妇在护理后其新生儿护理能力、总体满意率都优于A组初产妇(P<0.05).结论:在开展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以增强初产妇其对于新生儿开展护理的能力,并提升其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作者:聂影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