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勤峰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与婴幼儿核磁共振检查中采用整体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需要磁共振检查新生儿与婴幼儿共计11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55)与并行整体护理模式干预实验组(n=55),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伪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生儿与婴幼儿核磁共振检查中以整体护理方案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磁共振检查成功率与准确性,可减少检查所需要的时间.
作者:陈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以及观察组15例.在对1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单纯修补术;在对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本次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5)1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4/15)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1/15)73.3%.结论:在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昌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骨盆对盆腔内的脏器(如生殖、泌尿器官及神经、血管等)有保护作用,由于骨盆周围肌肉众多,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易于愈合.
作者:徐翠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入冲击波治疗组(60例)和理疗组(56例).冲击波治疗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理疗组患者给予红外线理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疼痛程度.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值均<0.05).冲击波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时间理疗组(P值均<0.05).冲击波组治疗后各时间之间的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1年的显效率显著高于理疗组.结论:体外冲击波对肱骨外上髁炎所致的疼痛疗效明显且持久.
作者:尹翔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于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三年之内所接诊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资料60例施行分析,所选60例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研究组进行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两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止血时间和止血有效率.结果:两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止血时间以及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为其提供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封安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放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肿瘤患者放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使其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杨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1060例妊娠妇女骨密度检测结果并对处于不同妊娠时期产妇的骨密度变化状况进行探析.方法:对在我院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1060例妊娠妇女和同时期100例非妊娠妇女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前者作为研究组,后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妊娠期靠后,骨质密度T值越低,出现骨质疏松比率越大,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着孕妇孕周增加,其T值减小,骨质疏松概率越大.对孕妇进行骨密度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母体的缺钙状况,经饮食加补钙,可以使母胎的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
作者:吴红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总结了25例局麻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麻醉方式介绍、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配合要点.局麻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逐年增加,应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同时做好物品、仪器准备及人员有效配对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忠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中层干部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的调查,为制定中层干部的培训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在线调查方式,对青村镇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6名中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层干部的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人认为对科室管理尽了自己精力的80%及以上的占36.96%、30%及以下的占8.70%;个人管理能力基本发挥的占80.43%,充分发挥的占10.87%;没有发挥好的占8.70%;个人综合素质基本胜任工作岗位的占78.26%,完全胜任的占15.22%,较难胜任的占6.52%;认为自己管理的强项是执行力和沟通协调,分别占69.57%和65.22%,而差的是管理的创新力,占6.52%;对现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满意度显示:有71.7%的干部不满意目前的考核形式,认为考核维度不够全面,考核标准不够细化,考核方法不够客观公正,考核结果没有完全与工作绩效挂钩,考核流于形式.结论:目前,基层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亟需规范化培训和干部考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作者:蒋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药物腹泻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特征和针灸手法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30例小儿药物性腹泻患儿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儿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病例.结论:针灸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效果佳.
作者:唐琴;王胜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两组根管冲洗液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临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均为前牙共200颗.随机分为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0颗牙.根管预备,冲洗,封药.1周后复诊检查.比较用两组冲洗液分别冲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结果: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组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低于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采用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作冲洗液更有效.
作者:姚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患儿症状消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病人只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28例患儿的临床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韩延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描述清江浦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测全区手足口病疫情趋势及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询导出2008年-2017年清江浦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手足口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清江浦区手足口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6月份及10-12月份,发病趋势总体呈现先上升后大幅上下波动的特征;3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发病率较高;重复感染人次占比较大.结论:4-6月及10-12月为清江浦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幼托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是疫情控制的重点地区;今后疫情总体上将呈现一年高一年低的波动趋势;重复感染现象应引起关注.
作者:宋团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PACHE得分情况、SOFA得分情况、感染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对照组APACHE得分为(17.35±2.11)分,SOFA得分为(8.16±0.51)分,感染率为28.57%(20/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0.0%(49/70);观察组APACHE评分为(13.86±3.15)分,SOFA得分为(7.55±0.12)分,感染率为8.57%(6/70),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9%(66/70).经比较,观察组APACHE评分及SOFA得分、感染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在ICU重症护理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器官功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观察胃溃疡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用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将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的34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的34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一指标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于临床疗效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作者:贾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496例医院体检中心连续3年行健康体检的检查者,采集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与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多数体检者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检出率逐渐升高,这与体检者存在缺乏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危险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对于存在慢性疾病以及肥胖的患者,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从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临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卫生部在2010-2-10制定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提到了专项处方点评的概念[1].中药注射剂是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以及无菌冻干粉剂.我院自2017年开始对中药注射剂开展专项点评,目的在于发掘中药注射剂的剂型与疗效优势,分析不合理的问题,促进中药注射剂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晁薇;沈琛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对甲亢患者在131I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证患者计96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8)与并行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n=48),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在采用131I方案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瑜伽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针对一系列精神科难治性疾病体现出较为肯定的疗效.本文主要综述了瑜伽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不足,并总结机制及提出展望.
作者:孙琳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毕业后进入我院的60例规培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对比2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知识掌握水平,促进带教老师与规培护士之间的沟通.
作者:肖冬梅;孙素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