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慧
医疗器械属于医疗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辅助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诊疗效果,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落实到实处,使临床能够安全的使用医疗器械,保证医患安全,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许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我院的胰腺癌患者采取了阑尾炎手术治疗后进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胰腺癌的患者40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比较本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胰腺癌的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淑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关于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中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文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本研究选择7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路径组,每组为35例患者,在治疗中,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评价两种不同护理对患者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状况和皮损状况进行评价,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护理干预结束后,本研究的中医护理路径组患者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时,配合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轻皮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国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急诊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分组对比84例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以及急诊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的急诊应用效果.
作者:龙朝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400例本院门诊大病患者进行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400例大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大病组有122例提示肾功能早期受损,占28%.结论:大病患者多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门诊服药治疗,所以定期检测β2-微球蛋白,辅助评估肾脏的早期损害,及早干预治疗.
作者:李克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在军事训练伤腰肌劳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8年01月因军事训练导致腰肌劳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治疗,观察组则在相同的基础上辅助中医治疗,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在军事训练所造成此腰肌劳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疗效,具有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杜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所出现的淋巴水肿情况以及相关症状,探讨淋巴水肿情况与相关症状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在某院进行治疗的经过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共计150例,判定患者淋巴水肿的情况,分析患者的相关症状.结果:在所抽取的150例患者当中,有146例未出现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97.3%;3例出现了轻度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2%;1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淋巴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0.6%.对比患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出现重度淋巴水肿的患者所受到的困扰远高于轻度淋巴水肿患者.结论: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随着病人水肿情况的逐渐加剧,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相关病症.因而,做好淋巴水肿病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谢忠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获益情况.方法: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溶栓药物的差异分成常规治疗组(24例)、阿替普酶组(3例)、尿激酶组(19例).三组均接受常规治疗,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分别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总好转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阿替普酶组总好转率高于尿激酶组,但总好转率差异不显著.尿激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阿替普酶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的疗效更佳,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连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以及观察组15例.在对1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单纯修补术;在对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本次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5)1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4/15)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1/15)73.3%.结论:在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昌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B组除了做和A组一样的护理外,另外实行防范护理风险的对策.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大大高于A组(P<0.05);B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大大低于A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风险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克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患者行小切口阑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8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8例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接受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切口长度、术后排气用时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t=12.906、17.934、9.902、94.228、10.952,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例(4.08%),低于对照组6例(12.24%),(χ2=4.443,P<0.05).结论:临床采用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阑尾炎后,患者手术及住院用时、切口长度均较短,术中出血量低.
作者:彭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硬化剂聚桂醇对于肝肾囊肿进行介入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所收治的肝肾囊肿患者,选择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配合无水乙醇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硬化剂聚桂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12%(39/41),对照组为78.05%(32/41),观察组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14.63%(6/41),对照组为36.59%(15/4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肾囊肿在进行介入治疗时,为患者选择硬化剂聚桂醇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干预手段.
作者:王予屏;叶娟;梁红;谭小飞;吴永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预见护性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2、24h出血量,并采用VAS评分评价两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及出血量,减轻产时疼痛.
作者:肖丽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2018年1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血透室突发一例心脏骤停患者,予积极抢救,复苏成功后顺利转入重症监护室,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者李某,女,76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糖尿病肾病史,近 3 个月肾功能持续恶化,出现无尿并心衰症状,在我院肾内科给予透析治疗后,患者有间断性胸闷症状,在给予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放置半永久置管后,在急诊规律透析治疗,于今日转入我院北区透析室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于13:30开始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180ml/min ,设定时间4小时,超滤量1000ml,低分子抗凝;上机血压150/70mmHg,心率78次/分,给予吸氧1L/min未诉特殊不适.13:55时患者诉憋气,请示医生,遵医嘱将氧流量调至3L/min,13:56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颈动脉未触及搏动,即刻给予回血并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面罩及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叫麻醉科协助气管插管.14:00心电图示直线,指尖氧饱和度20%,血压测不出.14:04、14:07、14:10分别予肾上腺素1mg静推,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4:10麻醉科气管插管成功,14:12静推多巴胺20mg,逐渐开始出现自主心率,指尖血氧饱和度缓慢升高至90%左右,14:17再次给予肾上腺素1mg.14:20多巴胺300mg+生理盐水70ml 静点,14:24血压 219/99mmHg,心率 68 次/分,血氧饱和度95%,复苏过程中多次观察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差;无自主呼吸,始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之患者无意识反应.充分告知患者家属抢救过程及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严重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脑血管意外等),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循环稳定后转入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作者:胡盼;魏娜;廉晓志;陈羽彤;王迪;刘鑫;张申奥;柴雅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助产师助产对产妇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位产妇,使用随机分组办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的产妇各是80位,对照组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手段,也就是说,对照组的产妇在生产之前是不会和助产师接触,而观察组的产妇在孕期的时候便被助产师所护理,例如,助产师对产妇增强健康教育,并且在产期指导产妇怎样减轻疼痛以及生产之后怎样喂养婴儿,对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形式明显优过对照组的产妇(P<0.01),观察组产妇经过生产之后的出血情况以及生产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妇(P<0.01).结论:助产师全程对产妇展开助产工作明显可以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以及广泛应用.
作者:陈燕;徐淑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中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开展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社区内就诊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着重开展口腔护理,对照组护理常规开展,但口腔护理并未进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龋率、牙周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中开展口腔护理后,可有效的提升社区人口的口腔健康程度,并提升其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其社区的发生率和患病率高于医院内获得性.社区卫生服务是预防压疮的第一步,如何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社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增进病人舒适,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是近年来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从国内外社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阻碍因素、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社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借鉴.
作者:李娜;黄蔚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措施.方法: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按照GMP标准建立,通过分析静脉药物给护理人员带来的职业危害,并采取对应的职业防护措施能够大限度地保护PIVAS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减少职业危害.结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必须规范护理工作防护体系,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药物调配护理防护措施,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作者:池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两组根管冲洗液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临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均为前牙共200颗.随机分为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0颗牙.根管预备,冲洗,封药.1周后复诊检查.比较用两组冲洗液分别冲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结果: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组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低于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采用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作冲洗液更有效.
作者:姚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盆腔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总掌握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研究组对健康教育、护理技巧、服务态度、护理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提升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芬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