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超声造影和CT对肝硬化结节诊断的分析与比较

王慧

关键词:超声造影, CT, 增强CT, 肝硬化结节, 分析与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CT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0例,分别对其进行超声造影、CT平扫及增强CT检查,比较三者诊查方式结果,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和CT平扫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超声造影、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出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较CT平扫和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而超声造影和平扫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三者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所以在临床中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直接进行增强CT检查.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意义上的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营养指标及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血红蛋白数据、血白蛋白、学前蛋白等相关数据分别为(138.42±12.54)、(38.56±2.68)、(277.32±31.5),对照组的各项数据为(131.37±11.49)、(37.23±2.51)及(251.86±32.4).此外,研究组的感染情况总发生率为20.0%,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感染,同时还有2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而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为38.33%,10例肺部感染患者,胃肠道感染患者共6例,此外还有7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并减少相关感染情况发生率,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宗立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金凤区一火锅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调查报告

    2018年7月12日20时50分,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接到金凤区卫计局主管领导电话:本辖区通达南街的靓妞三元火锅店,有3名顾客就餐时突发意识不清,现已被 120 救护车送往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请速派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处置.接到指令,疾控中心负责人迅速指派流行病学医师和检验医师赶往现场,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作者:赵兴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人两侧腹肌在不同坐姿下的厚度变化的研究

    目的:运用超声测量技术,比较正常人两侧腹肌在不同稳定度的坐姿下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厚度的变化.方法:招募正常受试者(N=50)参与此次研究.通过超声测量三种不同坐位(坐无靠背椅、坐靠背椅及坐体操球)平衡状态下两侧的肌肉厚度与仰卧休息体位下测得的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肌肉厚度的变化(三种不同坐姿肌肉厚度变化/仰卧位肌肉厚度),然后将得出的结果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肌肉厚度的变化.结果:正常受试者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厚度改变百分比随着坐姿的稳定度的下降而增加,左右两侧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肌肉厚度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横肌及腹内斜肌对于正常人坐位平衡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且正常人两侧腹肌是对称平衡的.

    作者:苏楠;周伟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同步放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水平、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建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评估跟腱断裂修复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评估跟腱断裂修复术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例数5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2日到2018年2月5日,在患者术后对患者实施高频超声评估,观察患者周边软组织情况、内部回声、跟腱包膜.结果:术处跟腱厚度平均值(14.01±3.15)mm、宽度平均值(27.15±4.41)mm与健侧跟腱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50例患者中连续性完整患者有40例、部分再断裂患者2例、完全再断裂患者1例、粘连患者有7例;其中1例完全再断裂患者以及1例部分再断裂患者经过手术证实,1例部分再断裂患者未实施手术治疗.结论:高频超声能作为评价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像学方式,从而能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导.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化护理管理流程在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通过优化护理管理流程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则对护理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后进行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8.33%,较对照组的90.00%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并且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生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塞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应用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红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和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对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进行使用,观察组患者对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使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为5%,投诉事件发生率为1.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投诉事件发生率要高于观察组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将风险护理力度不断的强化,可以将护理的质量不断的提升,将护理缺陷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该防范措施的推广力度加大.

    作者:王晓艺;董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毕业后进入我院的60例规培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对比2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知识掌握水平,促进带教老师与规培护士之间的沟通.

    作者:肖冬梅;孙素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2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6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清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经过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75.00%,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2.8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10/56),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4/56).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化内科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以及效果研究

    目的:消化内科治疗胃与十二指肠的有效手段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检查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作为观察病例,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32.5±3.8)天.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具体情况分布为:效果显著例数总例数的71.25%,一般有效例数总例数的22.50%,无效例数占总例数的6.25%.经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75%(75/80),这就表明该研究所用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治疗胃与十二指肠的有效手段为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或者铋剂加以抗生素并配合针对性药物联合治疗,不仅符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还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整体痊愈率.

    作者:朱应付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促进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持续改进

    目的: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制定一系列工作标准和明确目标(P)、采取措施执行计划(D)、根据相关标准检查落实(C)、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以指导今后工作(A),进行急诊绿色通道质量管理.结果:通过PDCA循环管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有了显著提高.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循序渐进,是规范和提高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28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男性尿道结石和18例膀胱结石均碎石成功.输尿管中下段结石96例,93例成功,1例输尿管口狭窄改用eswl碎石成功,2例因结石下方输尿管粘连狭窄中转行开放手术.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8例原位碎石成功,2例部分碎石冲入或推入肾内置引流管后行eswl碎石成功.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及其以下尿路结石,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此碎石方法成功率高,尤其对输尿管下段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效果确切,损伤小.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如与eswl治疗方法结合,疗效更佳.

    作者:朱志强;潘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及有效性评定

    目的:对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及有效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6例均分为常态组与科研组.常态组43例患者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科研组43例患者行乳晕环切口治疗,比较评定其效果及有效性.结果:科研组术后无不良情况的发生,而常态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58%,(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对于患者乳房的美观度不产生影响,且瘢痕的隐藏性极好,治疗效果甚佳,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邵益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0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017.1-2018.1)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评估干预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对比差距大.结论: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作者:胡电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析医院重点科室院感监测、管理措施

    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患者前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由于患者身体携带的致病菌较多,一旦在医院内发生感染情况,将会威胁医院内医护人员甚至于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医院对于院内感染问题多加重视,采取有效的感染监测以及管理手段做好医院的防感染管理工作,以此为患者的诊疗、医护人员的工作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医院重点科室院内感染的监测工作情况进行了概述,结合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几方面有效强化重点科室院感管理的举措,以此为更多医院保质保量的完成院感防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作者:田丽霞;尹莉;李娅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采用奇偶法将该10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组患者心率、呼吸等频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护理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舒适度,可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关忠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之间本院急诊接收的74例外伤患者,根据进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7例,常规组开展普通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在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5.41%、抢救成功率为91.89%,常规组为29.73%和72.97%,以上组间差异较大,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SAS评分差异上,也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可在一定程度减轻疼痛感、减少意外事件,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龙春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与对产程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6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分娩,实验组,进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比较分娩情况,观察产程时间,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首先,实验组VAS评分为(3.1±1.07)分,对照组为(5.8±1.35)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比较产程时间,实验组第一产程时间与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后,关于并发症,实验组产后出血、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3%、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13.3%、6.7%,经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不仅镇痛效果好,而且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汤建红;赵诗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莫西沙星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一例

    患者因肺炎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用药第2天出现皮疹、肝功、血液指标异常,予以抗过敏治疗.第5天皮疹加重,停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改为莫西沙星片,同时对症治疗.第8天患者体温持续升高,皮疹进行性加重,肝功及血液指标异常,停用莫西沙星,予以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第11天皮疹减轻,肝功及血液指标恢复正常.

    作者:吴晓平;孙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