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浩新;尹炽标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对5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进行急诊CT检查,均采用枕下切口入路清除血肿,并扩大骨窗充分减压.其中8例伴中度脑积水患者同时进行脑室外引流术,13例因伴大脑挫裂伤或血肿大于30mL,导致大脑镰下疝者同时进行相应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死亡病例,7例(12%)伤后昏迷至手术时间超过5小时者因脑干继发性损害于术后3日~3个月死亡.手术3个月后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评级恢复良好43例(75%),均为术前格拉斯哥评分轻、中型者;中度残疾3例(5%);重度残疾4例(7%).结论: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外伤后昏迷至手术的时间越短,手术疗效越好,早发现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黄居科;王刚;吴良贵;麦荣康;严锡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患者心理及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减少医患双方分歧、消除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注重医患间的心理沟通,而良好的语言沟通是医患双方心理沟通的主要形式,现于医方立场,就医患语言沟通中的部分现象予以浅析.
作者:蒋樟勇;何瑾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31岁.因心悸、多汗20年,恶心、呕吐2个月,咯血3日于2003-08-12入院.患者10岁时因心悸、多汗、多食、手抖而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用药不规则,仍时有心悸,未定期复诊.1998年因明显心悸,查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升高,B超示双侧甲状腺肿大,诊断为甲亢,予丙硫氧嘧啶100mg/d等治疗,症状缓解,至2002年底自行停药.近两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伴消瘦,面色逐渐苍白,体重下降5 kg,近3日咯血痰,并有鼻出血.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戴冽;郑东辉;戴辰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患者,男,59岁.1997年10月以阵发性胸痛、胸闷3个月,加重1小时为主诉入院.无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8.7/10.7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无扩大,心率82次/分,心音正常,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扪及.
作者:王勇;杨红玲;杜国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引言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1981年先在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的男性同性恋者中被发现.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艾滋病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流行病,其病原体也被确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作者:童巧霞;罗端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在院前现场急救中应用气管插管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院前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院前现场施行气管插管,插管时间均少于2分钟.其中重度海洛因杀虫药中毒4例和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2例现场插管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因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插管的病人68例,均安全转运至专科治疗;现场心肺复苏插管4例中3例未能恢复有效循环死亡.结论:气管插管用于院前抢救是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的基础,对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智勇;管健;解传仁;王柳均;陈全福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引言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是历史长久的老药之一,在临床各科室应用普遍.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新用途被发现,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领域.现就其治疗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独特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任满意;李秀珍;杨宜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夏秋季是毛虫皮炎的高发期,引起皮炎的毛虫很多,其中以刺毛虫常见.2003年8月我院治愈刺毛虫毒毛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玲;王景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复方地芬诺酯(含地芬诺酯、阿托品)为非特异性治疗腹泻的药物,起效快,价格低廉,口感较好,为乡村医生治疗慢性腹泻的常用药.但其服用剂量较小,部分医生及家长为迅速控制病情而私自加大用药量,致使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将我科1998年9月~2000年9月收治的8例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报告如下.
作者:白彦芬;徐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引言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广泛用于临床,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及广阔前景.我院于2001~2003年对112例卵巢囊肿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其中56例采用从阴道后穹窿穿刺处取出标本,手术均成功完成,未发生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陶莹;何力;牛刚;陈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男,49岁,工人.因解紫黑色血便,伴头晕、乏力2日,于2003-02-13上午8:00入院.患者入院前因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术后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抗炎,口服双氯芬酸钾(每次25 mg,日服2次)止痛,术后第3日无明显诱因感头晕、乏力、纳差,未给予治疗,之后反复解紫黑血便共6次,量共约500g/d,头晕、乏力症状加重,伴恶心、欲吐,在单位医务室给予抗炎、输液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下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作者:王顺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内镜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6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明确病因诊断后同时(或择期)行内镜治疗.结果:69例行ERCP,67例成功,成功率97%.分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26例,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性乳头炎性狭窄18例)、胆总管癌6例、壶腹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肝总管癌2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胆总管中段外科手术后狭窄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失败的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结石26例,25例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一次成功,1例需2次取石,亦成功;乳头炎性狭窄23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18例),13例行EST后放置鼻胆管,10例直接放置鼻胆管,由华支睾吸虫病所致者加服吡喹酮驱虫;2例胆总管癌、2例壶腹周围癌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黄疸减退;胆总管癌4例、壶腹周围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2例及胆总管中段手术后狭窄1例行外科胆道吻合术;硬化性胆管炎1例口服激素治疗.肝总管癌2例因丧失手术机会,行支持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2%,其中急性轻型胰腺炎2例、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5例、逆行胆道感染1例.结论:ERCP能及早发现梗阻性黄疸的确切病因并给予相应的内镜治疗,且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刘旭明;刘泽权;林炎;陈淑銮;肖凤珊;刘妥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引言SLE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和器官,其中以肾脏受累为常见.SLE患者发生蛋白尿和(或)管型尿可诊断为狼疮肾炎.肾炎的严重程度直接与SLE预后有关,肾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韩师;叶任高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复发的影响及佳治疗时机,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76例VV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在确诊时予首次治疗:伊曲康唑200mg,每日1次,连用3日,与餐同服;第1日经擦净外阴、阴道分泌物后,将克霉唑泡腾片(每片含克霉唑500mg,德国产)1片置入阴道后穹窿.治疗后1周临床症状改善和镜检假丝酵母菌阴性则进入巩固治疗阶段.观察组于月经前7日睡前将克霉唑泡腾片1片置入阴道后穹窿;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3日采用同样药物局部治疗.连续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①76例中,62例(82%)出现不适症状或症状加重发生在月经周期黄体期;②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相当(均为P>0.05);③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复查,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8%比42%,P<0.05).结论:于月经黄体期采用抗真菌药物巩固预防治疗可减少VVC复发,提高临床疗效和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高瑞萍;邓敏端;张东枚;陈慧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和-9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5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45例UAP患者发病第1、3、5、7、10日血清MMP-2,MMP-9水平,并对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行相关性分析.结果:UAP患者起病1~7日,血清MMP-2[(413±51),(485±52),(456±43),(433±50)μg/L],MMP-9[(818±166),(771±182),(729±22),(703±180)μg/L]持续维持在高水平,与SAP患者[(369±42),(631±127)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UAP患者的MMP-2、MMP-9的峰值浓度分别在第3日、第1日[(485±52)μg/L,(818±166)μg/L],两者自第7日开始下降,至第10日降至SAP患者水平.UAP组的血清MMP-2、MMP-9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r=0.63,r=0.62,均为P<0.01).结论:血清MMP-2、MMP-9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判断指标,有助于UA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作者:赵强;陈国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症药物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氟西汀20mg/d.观察期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28例心绞痛发作每周少于或等于1次、5例为每周2次以上,对照组则分别为10例、23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每周硝酸甘油用量少于或等于2 mg、2 mg以上的患者分别为26例、7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1例、2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组治疗3、6个月时心肌缺血(ST段压低次数)分别为(76±17)次、(55±17)次,对照组则分别为(109±26)次、(118±27)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再次住院2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医疗总费用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加用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刘丰;黄为民;陈蕴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我院小儿科2000年4月~2003年6月收治1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患儿,其中男13例,女5例;早产儿2例,足月儿16例;年龄1~3个月,中位年龄2个月;发病至入院时间3~48小时,中位时间25.5小时.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例,有腹泻史3例,无任何诱因突发者10例.
作者:魏金芬;潘雪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引言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低的特点,若不积极防治,有可能使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脑、肾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
作者:赵连友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