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尿、尿蛋白、腹水、低蛋白血症——思考病例(111)讨论部分

黄扬扬

关键词:血尿, 尿蛋白, 腹水, 低蛋白血症, 病例, 临床特点, 临床讨论, 近亲结婚, 发育正常, 智力, 女性, 健康, 父母, 儿童, 病历
摘要:1 病历摘要见2002年第10期617页.2 临床讨论2.1临床特点本病例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女性儿童,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婚、智力、发育正常;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液免疫改变的探讨

    目的:探讨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32例SLE、27例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补体3、补体4及B因子的水平,并分别与26名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SLE组、RA组、对照组的IgG分别为(19±7)g/L、(19±5)g/L、(13±3)g/L;IgA分别为(2.3±1.1)g/L、(2.9±0.9)g/L、(1.2±1.1)g/L;IgM分别为(1.8±1.3)g/L、(1.8±0.6)g/L、(1.3±0.6)g/L;CRP分别为(7.9±2.9)mg/L、(8.7±2.1)mg/L、(6.8±2.3)mg/L,SLE组、RA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A、IgM、CRP均升高(P<0.05);SLE组、RA组的补体3分别为(0.8±0.4)g/L、(1.0±0.4)g/L,补体4分别为(0.3±0.2)g/L、(0.4±0.2)g/L,比对照组(11±0.6)g/L、(9.8±0.1)g/L均降低(P<0.01);SLE组、RA组的B因子分别为(0.5±0.2)g/L、(0.5±0.2)g/L,与对照组(0.4±0.2)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RA患者体液免疫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变.

    作者:孟锦焕;陆才生;张晓;余步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思考病例(110)一等奖获奖名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性尖锐湿疣53例诊断及治疗体会

    1 引言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老年人患本病相对较少.我院泌尿外科专科门诊近几年共诊治老年性尖锐湿疣病人53例,在利多卡因加干扰素局部封闭下,用高频电刀行电切、电灼或包皮环切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廖济林;马作良;曾祥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测验(31)合格者名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价值——附21例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心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对VMC组21例,疑似VMC组24例及非心脏疾病患儿的对照组23例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并将3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前二组中39例患儿测定左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与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VMC组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MB值均明显高于疑似VMC组.对照组心肌肌钙蛋白I值均正常.VMC组及疑似VMC组心肌肌钙蛋白I阳性率均高于肌酸激酶、CK-MB阳性率.39例测定左心功能,VMC组射血分数异常率为57%(12/21),缩短分数异常率为48%(10/21),明显高于疑似VMC组[6%(1/18)、11%(2/18)],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早期诊断小儿VMC优于肌酸激酶、CK-MB,且可提示心肌受累的程度及判断心功能.

    作者:李琪;高秀玲;陈煦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苯唑西林致低血糖反应1例

    患者,女,32岁,工人.因咳嗽、咯痰、气喘1个月于2001-10-24入院.入院后经摄X线胸片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苯唑西林(河北产,批号:0104002)3.0 g每日2次,山莨菪碱1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口服甘草片、盐酸溴己新、叔丁喘宁等药物治疗.

    作者:韩武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性肥胖的防治

    1 引言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储积过多,是能量摄取大于消耗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中体重超重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老年性肥胖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性问题.

    作者:张晓雷;谭明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介入检查与治疗在抢救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价值

    1 引言急性大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在临床上对于非外伤性咯血一般考虑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王春梅;尹丽霞;王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肥胖症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1 引言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机体的消耗,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使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作者:陈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碘与甲状腺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1)

    1 引言碘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甲状腺有浓集碘以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而甲状腺激素在各个器官系统的代谢、生长和发育成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关海霞;滕卫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89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1 引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又称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作者:赵佑新;钱祖祥;任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关于医学名词英文缩略语的启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1男,6岁.不规则发热10日,黑便、面黄6日于2001-03-26入院.无咳嗽及吐泻史,当地发现肝、脾肿大诊断不明.

    作者:李亚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生活在荷兰的印度后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高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头晕、乏力、鼻出血——查房选录(247)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4岁.因头晕1个月,加重1日于1998-04-20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未予治疗.

    作者:廖跃光;王远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附120例报告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探讨卡托普利增强单硝酸异山梨酯疗效的机制.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40 mg,每晚1次,卡托普利6.25 mg,每日2次;对照组仅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剂40mg,每晚1次.2组均以4个月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胸闷次数、急救硝酸甘油含量,给药前及给药后第四个月静息状态12导联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胸闷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电图ST段压低的总和(∑ST)下降(mm)、∑T波倒置导联数、∑T波倒置深度(mm),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均为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提高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查艳萍;秦永文;邱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无效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72例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7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10~20 mg/(kg@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1%,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率为52%,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皮肤、消化道紫癜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有确切疗效,可缓解各种症状和缩短病程.

    作者:赵晓霞;曹文霞;梁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肥胖与糖尿病

    1 引言近二十年来肥胖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后果之一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迅速上升.目前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已渐取代营养不良与感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全人类健康的重要流行性疾病.

    作者:高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氧化碳等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及间接胆红素(间胆)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OSA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浆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其中20例中、重度患者使用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airway positive pressure,CPAP)呼吸机治疗30日,于治疗前、治疗第一日、治疗1个月后分别测定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结果:①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重度组一氧化碳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OSA合并高血压组的一氧化碳水平亦显著高于无伴高血压组(均为P<0.05);②正常人血浆中间胆水平显著高于OSA患者;轻、中度组间胆水平显著高于重度组,OSA无伴高血压组血浆间胆显著高于合并高血压组;③20例OSA患者血浆一氧化碳于治疗1个月后显著降低,间胆则显著升高(均为P<0.05);④OSA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与舒张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均呈正相关,血间胆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0.90占总睡眠时间比值和呼吸暂停低吸气指数均呈负相关,一氧化碳与间胆呈负相关.结论:低血氧是引起OSA患者一氧化碳显著增高或间胆显著降低的原因,一氧化碳和间胆都可能参与了OSA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血浆中一氧化碳和间胆水平可考虑作为考察其是否有合并症的指标.

    作者:柳广南;陈学远;白晶;钟小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