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林;高建琴;宋蕾;肖红雨;蒋天裕
临床上口服、静注药物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较多,但采用高压氧治疗的较少,高压氧(high pressure oxygen,HB0)对糖尿病甲襞微循环效果如何、机制怎样尚不清楚.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4月采用HB0治疗糖尿病甲襞微循环3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邬存鹃;方瑞忠;甄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预后恢复与患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患者18l例,年龄15-79岁,男126例,女55例.Bell麻痹171例,Hunt综合征10例.强度-时间曲线检测患侧额枕肌额腹及上口轮匝肌.病程评定标准:额枕肌额腹以抬眉动作恢复;口轮匝肌以患侧表情肌运动恢复到House-Brackmann I、Ⅱ级,部分中度及重度病变恢复到稳定期的时间为恢复时间.结果:患侧额枕肌额腹及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上与50岁以下,轻度病变口轮匝肌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而中、重度病变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神经病变中,随着年龄增大,患中、重度面神经病变的几率增大.结论:患病年龄大,患中、重度面瘫的几率高,因此面瘫症状恢复缓慢.
作者:王兴林;高建琴;宋蕾;肖红雨;蒋天裕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早期颅骨穿刺血肿抽吸加冰盐水(含尿激酶)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通过CT定位穿刺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6例(超早期抽吸31例,早期抽吸35例;CCS评分3-6分),同时加强术后灌洗引流的护理.结果:66例患者中存活31例,其中日常生活能力评断(ADL)良好3例(全部是超早期),轻残9例(超早期5例,早期4例),中残11例(超早期7例,早期4例),重残7例(超早期4例,早期3例),植物生存1例为早期手术者,死亡35例(超早期12例,早期23例).结论:超早期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优于早期.
作者:黄小惠;陈伟娟;邓桂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1年4月-2003年10月我院针推康复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7例,经临床救治1周内意识基本恢复,偏瘫侧肢体处于软瘫期(Brunnstrom I阶段),CT或RMI确诊为首次发病,并附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综合康复组.
作者:汪土松;金敏娟;冯祯根;陈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儿童,行Steell三联截骨手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与综合康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平均年龄为74±1.5岁的DDH的患儿,行Steell三联截骨手术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如助力训练、CPM训练及物理治疗等.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侧髋关节各个方向活动的大角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平均髋关节功能受损为55.2%,治疗后为10%.结论:Steell三联截骨术是治疗大龄DDH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早期、合理的综和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效果、恢复髋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但不同的患儿应根据临床体征等条件合理制定康复计划,防止髋关节再脱位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作者:杜青;沈品泉;傅珊;栾静芬;陈珽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近年来取得较好疗效,但仍有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早期无法接受康复治疗,或错过了治疗佳时期,对这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型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否有必要,疗效如何,笔者就这一问题对所治疗的8例重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作者:刘晓艳;李奎成;唐丹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静态运动负荷对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sEMG信号变化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四肢肌肉活动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方法:15例脑卒中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静态运动负荷诱发上肢肘关节屈肌和下肢膝关节伸肌收缩,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上肢三角肌前部的AEMG和MPF均值明显小于健侧,运动负荷对各组观察肌肉MPF时间序列曲线斜率变化均无明显实验效应.结论:静态运动负荷条件下脑卒中患者患侧肌肉sEMG信号活动的振幅降低,频率下降.
作者:戴慧寒;王健;杨红春;张海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振动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物理现象,它表示机械系统中的振荡,它由频率和振幅组成.不论是一种结构或是某种物体的运动,还是作用于机械系统的波动力,从广义上说都是振动范畴.
作者: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16脑梗死患者,其中早期康复组与晚期康复组各108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天开始康复.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15-30天开始康复.两组均采用B0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进行训练.采用改良巴式指数(MBI)、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进行康复评价.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FMA和MBI入选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0天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氏0.01),早期康复组较晚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与晚期康复均可明显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但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康复.
作者:张东君;朱士文;崔贵祥;刘素君;李义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脂微球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康复的作用.方法:随机将71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后3-6个月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10μg/天,静脉滴注,共2周;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功能、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收缩功能的变化无显著差异,而治疗组在治疗后内皮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则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脂微球携载前列腺素E1更能有效地改善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许左隽;卞玲;陈寒萼;王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推拿治疗由于具有方法简便,舒适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已被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疗法之一[1].但若适应证掌握不当,将会影响其疗效.我科自1990年-2001年对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推拿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的4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汤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将SHR大鼠的肾脏切除5/6建立慢性自发性高血压肾功能衰竭模型,探讨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是否会使肾功能恶化,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是否会对此模型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将SHR大鼠在8周龄时行右肾2/3切除,9周龄时行左肾全摘除,制备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于11周龄时随机分为非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训练组.运动训练组所有动物进行跑台训练,速度20m/min,时间60min/d,5d/w.研究为期8周的长期运动训练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进一步明显抑制尿蛋白分泌和减少血清总胆固醇.另外,运动训练明显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血肌酐.结论: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此模型也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吴学敏;孙启良;上月正博;佐藤德太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O.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徐本华;干汝起;于文;谢斌;黄永禧 刊期: 2004年第08期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月1月-2002年6月我科收治的小儿手部深度烧伤患者89例,102只手;男52例,女37例;均为深Ⅱ°-Ⅲ°的患儿;年龄9个月-13岁;其中热液烫伤49例,火焰烧伤23例,化学烧伤10例,其它7例.
作者:王桂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李xx,男,32岁,2003年4月,因塌方导致右肱骨中上1/3骨折(单纯闭合稳定性),无血管神经损伤,于市内某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于颈丛麻醉生效后,试行于肱骨大结节前下方钻孔打入一胫骨针未能成功,又将一直径6.5mm梅花针于骨折远段逆行打入,于尺骨鹰嘴窝处穿出,打入针尾残留5cm,不能继续打入,但也不能拔出,遂于右肱骨下1/3后侧皮质凿槽约13cm长,宽1cm,下端达鹰嘴窝,将梅花针拔除后,又将其自骨折近段逆打,于大结节处穿出,骨折对位良好后,自上打入远折段约13cm.因骨折处不稳定,用石膏后托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手术共进行8h.10天后患者出院.但肘关节遗留功能障碍,活动范围在屈曲30°-80°之间.
作者:赵振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据统计,85%-90%的患者经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都可获得满意的恢复.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手法、牵引、微波、干扰电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述刚;于善良 刊期: 2004年第08期
运动血压是指运动试验中的血压反应,有助于预测高血压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1],但是,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客观地反映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内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变化,而没有潜在危险.本研究通过分析运动血压与动态血压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其临床意义.
作者:洪乐凤;林伟;夏良芬;陈仁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巩固治疗的影响.方法:对初治AL患者进行心理辅助和运动康复指导,以治疗前的AL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他们在6个月巩固治疗期间的化疗间歇期感染率、按时复治率、半年复发率及精神状态的变化.结果:康复治疗组(康复组)的按时复治率和半年复发率分别为95.00%、10.68%,与对照组的63.15%、36.84%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化疗间歇期感染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丧失信心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0%、35%和42.10%、63.15%,两组治疗后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AL患者实施心理辅助及运动康复指导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延长缓解期.
作者:周振海;李小银;李娟;罗绍凯;原耀光;洪文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下腰痛(1ow back pain,LBP)的致病原因较多,病理机制复杂[1],但是各种原因所致的LBP均在不同程度上与腰部肌肉疲劳和收缩能力下降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2-3].疼痛可不同程度地限制腰部肌肉的活动,造成肌肉功能退化;而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又可直接影响腰部脊柱的结构稳定性,造成椎间小关节及其周围韧带组织和椎间盘损伤,从而加重疼痛.这种因果关系使得腰部肌肉功能评价无论对于LBP诊断,还是疗效评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健;方红光;刘加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步行矫形器在下胸段脊髓损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T10-12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6例,在装配步行矫形器前进行强化康复训练与治疗(包括肌力、心肺功能、转移、ADL、膀胱功能等),其中5例装配KAF0(KAF0组),5例装配Walkabout(Walkabout组),6例装配RG0(RG0组),矫形器装配后配合步态步行训练;分别于矫形器装配前和装配训练8周后应用ASIA运动评分、MBI及限时的步行功能检查(包括6min步行评测和10m步行时间评测)作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3组患者ASIA运动评分矫形器装配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DL(MBI)评分装配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装配训练8周后步行能力评分比较,Walkabout组与KAF0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RG0组与Walkbout组和KAF0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步行矫形器与功能训练相结合对改善下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疗效显著,Walkbout和KAFO可恢复患者治疗性步行能力,而RG0则在恢复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方面效果理想.
作者:唐丹;刘四文;刘海兵;孙天宝 刊期: 200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