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周间歇性隐痛、腹泻1周,加剧伴呕吐6小时--思考病例(106)

关键词:间歇性, 腹泻, 呕吐物, 无放射性, 胃内容物, 畏寒, 诺氟沙星, 患者, 阵发性, 症状, 药物, 疼痛, 农民, 黏液, 口服, 褐色, 腹痛, 发热, 发病, 恶心
摘要:1 病历摘要患者,男,71岁,农民.因脐周间歇性隐痛,腹泻1周,疼痛加剧伴呕吐6个小时,于2000年6月30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隐痛,为间歇性,无放射性,伴腹泻每日4次至5次,为稀便,黄褐色,无黏液脓血.发病来,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曾在当地多次求诊,口服诺氟沙星等药物,症状无好转.入院前6小时腹痛加剧,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畏寒感.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执业医师、医师晋升、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1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某一室模型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静注500mg(A值)后3小时及7.5小时的血药浓度为16 mg/L及2mg/L,该药的表观分布容积(Vd)是:A.6L;B.8L;C.10L;D.12L;E.14L.

    作者:萧建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91例肺不张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肺不张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病因诊断及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采用纤支镜检查的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纤支镜下82例获得明确病因诊断,诊断率90%,其中肺癌发病居首位(63%),炎症及结核分别占21%、11%.病变部位以右中叶多,共25例(27%),肺癌及炎症是右中叶肺不张的主要病因.对53例(58%)患者以纤支镜辅助吸痰、给药、灌洗、置入支架等治疗后不张肺叶的不同程度复张,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纤支镜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针对病因通过纤支镜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可促进肺复张.

    作者:黄艳芬;左万里;毕婉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1 引言结核性胸膜炎的形成可通过下列途径:结核菌从原发综合征的肺门淋巴结经淋巴管到达胸膜;从胸膜下的肺结核病灶蔓延至胸膜;结核菌血行播散在胸膜上形成粟粒性病灶.胸膜感染结核菌后所出现的充血、渗出、坏死、增生、纤维化等炎症性病变,主要是结核杆菌直接侵犯胸膜所致.以往曾有人认为结核性胸膜炎可能是由于机体对结核杆菌或其代谢产物过敏引起的,主要依据为胸腔积液结核杆菌培养常为阴性,而由结核菌素刺激产生的T细胞在胸腔积液中找到.

    作者:廖增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436例甲状腺肿块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采用东芝240A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对436例甲状腺肿块及颈两侧进行常规扫描检查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36例甲状腺肿块,与病理结果对照,总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2%(402/436);其中腺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7%(208/215),结节性甲状腺肿为90.2%(185/205);甲状腺癌为563%(9/16).结论:超声对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对甲状腺癌因良性、恶性肿块的并存及微小癌早期缺乏恶性图像特征,其超声诊断正确率较低,必要时还需结合其它影像检查或细针穿刺检查.

    作者:肖丽达;叶彩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二巯丙磺钠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15例疗效观察

    2000年3月至2000年9月,我院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15例,全部病例误服病史明了,症状典型.采用以二巯丙磺钠为主的综合治疗后,14例症状迅速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脓胸的诊断与治疗

    1 引言胸膜腔被致病菌感染,产生脓性胸腔积液积聚在胸膜腔内称为化脓性胸膜炎,简称脓胸,按其起病缓急和病程,大致分为急性和慢性脓胸.

    作者:刘国祥;黄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AMI后应用庾柚鸵?小剂量与大剂量效果相同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多塞平治疗1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1 引言女性尿道综合征新的定义是指无膀胱器质病变及明显菌尿,而有下尿路刺激症状,包括尿频、排尿困难、耻骨上不适等,而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多塞平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明;朱厚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胸膜炎

    胸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 引直胸膜炎是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胸膜疾病的统称.根据病因不同,胸膜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根据病理变化,胸膜炎可分为纤维蛋白性(干性)和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性);各种胸膜炎性病变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若积液量多,未被及时抽吸引流或久不吸收,大量纤维蛋白沉着、纤维化后形成胸膜粘连、增厚,甚至钙化.

    作者:罗永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应用Fleth导尿管取食管表面光滑扁圆形异物

    对于确诊为外形规则、表面光滑的扁圆形食管异物,在患者无明显禁忌证的情况下,我科应用Fleth导尿管,对41例病人施手术,成功取出40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曾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进展

    1 引言渗出性胸膜炎是常见病,几十年来对其治疗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凡是病因可以控制者,积极控制病因,排除积液;而对病因未能控制或控制不彻底者,则应用化学性胸膜固定疗法使胸膜粘连,胸膜腔消失,积液无处存储.

    作者:曾纪霖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典型心房扑动消融中两个靶点的随机比较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上胃肠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2)(待续)

    1 引言上胃肠道出血(UGIB)是指十二指肠悬肌(treitg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胰管的出血.临床表现多为黑便、呕血或两者兼有,少数情况是隐性出血,要通过粪便化验才能确定.本症是临床常见症候,近年由于内镜、血管造影等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加上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的改进,进展较大.

    作者:李瑜元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 引言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和发病率都较高,因此,乙型肝炎是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为了及时预防或诊治本病,常需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本文对常用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作者:杨绍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肠重复畸形1例

    患儿男,6岁,反复发作腹痛、黑便6年,加重5个月,于2000年8月31日入院.出生后3日行脑脊膜膨出修补术,4个月开始出现间歇性少量黑使,并经常腹痛.入院前5个月出现持续性黑便、腹痛、贫血,输入1200mL新鲜血后症状缓解.曾多次在本院及省、地级医院就诊,诊断不明.

    作者:张慧玲;杜生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甲状腺癌肺转移11例临床分析

    1 引言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常呈隐匿生长,故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我院1992年至1999年共收治1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旨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作者:陈彦凡;陈少贤;王良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风湿性胸膜炎

    1 引言本文所指的风湿性胸膜炎系专指风湿热胸膜炎而言,不涉及其他风湿性疾病所引起的胸膜炎.风湿性胸膜炎很少单独出现,常与心包炎、肺炎等伴发,被视为多浆膜炎组成部分之一,但也可作为风湿热的早期征象而孤立出现,成为诊断上的难题.

    作者:彭兴;彭远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去带盲肠、结肠可控膀胱术31例报告

    目的:探讨去带盲肠、结肠可控膀胱术对解决膀胱全切除术后患者贮尿和排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膀胱全切除患者行去带盲肠、结肠可控性膀胱术.结果:随访6个月至31个月,贮尿囊容量400mL至700mL,平均550mL,平均内压力(1.49±0.68)kPa,可控性好,无输尿管反流,肾功能正常.结论:去带盲肠、结肠可控膀胱术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手术简单,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赖建生;李仲宏;许胜利;郑东升;赵国平;黄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痰标本检测p53基因突变及其在肺癌早期临床争端中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妊娠期肺结核8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与肺结核并存时两者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方法:对83例妊娠与肺结核并存住院患者的临床与部分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肺结核特点为,①肺结核包括成人肺结核的Ⅱ型至V型,妊娠与肺结核发生的先后次序可互换;②80%以上的病人存在贫血;③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在贫血者较非贫血者高,两者间有差异显著性;④痰菌阳性率在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发生率较正常血脂患者的要高,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活动期肺结核对妊娠不利,而妊娠能使肺结核病情加重.

    作者:李嫣红;谢灿茂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