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业务测验(129)一等奖获奖名单

关键词:业务, 测验
摘要: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01)

    心肌有缺血病因却不同 --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误诊误治的教训患者,男,34岁.因心前区疼痛3小时收入院.患者3小时前体力劳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伴心慌、胸闷、大汗淋漓,无昏厥,服用硝酸甘油2片疼痛不见减轻,入院后疼痛始缓解.既往有劳累后发作性头晕病史1年,无心绞痛、高血压病史,家族中无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作者:宋安洋;张继武;程金风;黄罗士;鲍晓红;张天奇;方永奇;孙红丽;骆楚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审定名词与非规范名词对照(续前)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脑卒中患者血浆GMP-140及vWF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在高血压病和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的发病过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GMP-140及vWF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GMP-140及vWF的含量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脑出血患者的血浆GMP-140的含量高于高血压病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脑卒中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这些改变可能参与了这两类疾病的发病过程.对这些患者应针对以上改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卢岑;王小朝;汤立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咯血的监护和治疗

    1 引言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任何部位的出血,并经口腔排出.咯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作者:朱建军;鲍光欣;蔡绍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晚期妊娠合并罕见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女,27岁,孕1产0.因停经34周,腹泻2日,腹痛6小时于1998年7月11日0时30分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11月15日,预产期1998年8月22日.孕期无自觉不适,未行产检.7月9日下午无诱因排稀薄便2次,无呕吐、腹痛.次日腹泻3次,于18时开始出现下腹部隐痛,23时45分腹痛加剧,呈阵发性,急诊收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 kPa/10 kPa.

    作者:吴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并发大面积心肌梗死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女,48岁.因反复四肢多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3年,复发1周于1996年6月23日入西南兵工成都医院.患者于3年前起四肢多关节肿胀、疼痛,晨起时关节僵硬,活动后缓解,反复发作,于多家医院均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A).

    作者:张洪君;李桂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附32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入选对象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18岁至65岁的门诊患者;②选前3日内经内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溃疡长径超过3 mm;③尿素酶法、细菌培养及改良姬姆萨(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至少二项阳性;④试验前48小时停服一切抗溃疡药,试验前1个月内未服过抗生素、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铋剂、质子泵抑制药;⑤自愿受试.

    作者:袁世珍;苏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度烧伤儿童气管切开术后再窒息28例临床分析

    1 引言吸入性呼吸道烧伤所引起的急性喉头、颈部水肿或环形焦痂压迫气管等常引起窒息,气管切开是迅速解除窒息、挽救生命的有效措施,但术中操作不严谨、术后观察不细,或治理不当又常会发生再窒息而再次危及生命[1].本文报道28例患儿气管切开后再窒息的紧急处理及原因分析.

    作者:苏爱云;唐庆;朱家源;朱斌;曾庆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氨苄西林与诺氟沙星合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27例

    1 引言单用诺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的报道很多,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93年8月至10月用氨苄西林与诺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菌痢27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诺氟沙星的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会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α干扰素栓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临床观察——附100例报告

    1 引言近年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明显增高[1].我院采用激光治疗前、后联合应用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对降低复发率有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建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早期糖尿病肾病18例的疗效观察

    1 引言1996年6月至1998年8月间,我院对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52例患者在予以降血糖及卡托普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尿蛋白排泄量、血糖及血脂的变化情况,以了解黄芪佐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作者:张仕伟;纪玉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单手法与双手法及双人法肾穿刺活检成功率比较

    1 引言近数十年来,肾穿刺活检带动了肾脏病研究水平的提高,达到了病理与临床相结合的诊治水平.但由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操作难度较大,在我国尚未广泛普及.因此,近年来,我们在半自动负压肾穿刺装置[1]的基础上,研制成自动同步负压肾穿刺装置,并将单人双手操作(双手法)改为单人单手操作(单手法),将手动进针改进为自动进针,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就单手法肾穿刺活检与双手法及双人法肾穿刺活检(双人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谢福安;庄永泽;余毅;王丽萍;林沁;张明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病人左心室肥厚的影响——附56例报告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病人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56例未经正规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使用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连用24周.结果: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为93%.在降压的同时氨氯地平可降低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结论:氨氯地平应用24周可使左心室肥厚逆转.

    作者:黄震华;朱雅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针刺胸膜活检的临床应用

    1 引言胸膜疾病是内科常见病,而胸膜疾病或累及胸膜的疾病大多表现为胸腔积液,过去大都通过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和胸腔积液的检查[1]来进行病因诊断,虽然这些对临床诊断有很大帮助,但仍有许多病例得不到确诊,甚至造成误诊误治.60年代由于经皮针刺胸膜活检(胸膜活检)的应用,使胸腔积液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与胸腔镜和开胸活检相比,胸膜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和创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铁群;曾纪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恶性淋巴瘤并脾梗死1例

    病人男性,41岁.因间断性发热20日,伴左侧上腹部疼痛3日,于1998年6月25日入院.病人于20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至41℃之间,在家经应用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体温有所下降,发热时无畏寒、大汗淋漓和关节疼痛.

    作者:刘银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与骨密度变化及临床意义——附46例报告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敏感检测指标.方法:对46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46名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并对骨钙素与骨密度进行相关分析.同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3.3±1.4)μg/]与骨密度[0.67±0.11)g/c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1.2)μg/L、(0.78±0.12)g/cm2],(P<0.001).骨钙素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γ=0.5902,P<0.001),与病程及血糖呈负相关(γ=-0.6760,-0.4512,P<0.01~0.001).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属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14例(30%),骨质疏松11例(24%),而对照组骨量减少4例(9%),未发现骨质疏松者.结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骨钙素可以作为检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敏感指标.

    作者:向明珠;杨柳;李海平;陈小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多塞平治疗老年性瘙痒症48例

    多塞平(doxepin)系三环抗忧郁药,近发现它还有抗组胺作用.我们在1995年起用多塞平治疗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48例老年性瘙痒症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宏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患者心肌酶谱异常原因探讨

    1 引言根据以往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AST、肌酸激酶(CK)浓度低于正常人群[1-3].本文对20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高渗性昏迷)病人及30例不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无急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酶谱及与血钠、血浆渗透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了解糖尿病高渗昏迷患者心肌酶谱异常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作者:沈飞霞;汪大望;冯文焕;叶真;李上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上海静安区1997年、1999 年中学毕业生HBsAg阳性率调查

    1 引言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极其广泛.1994年至1999年静安区防疫站在学生中大力推广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有效地阻断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使青年学生的HBV感染率逐年下降.现将有关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任梅雄;陈惠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管前置性帆状胎盘2例报告

    1 引言帆状胎盘即脐带附着于胎膜上,脐带血管经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如船帆的缆绳,亦称脐带帆状附着.帆状附着的血管越过子宫下段或跨过子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之前者称为血管前置.帆状胎盘血管前置可严重危及围生儿的生存.现将我院诊断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谭丽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