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力
1 引言近数十年来,肾穿刺活检带动了肾脏病研究水平的提高,达到了病理与临床相结合的诊治水平.但由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操作难度较大,在我国尚未广泛普及.因此,近年来,我们在半自动负压肾穿刺装置[1]的基础上,研制成自动同步负压肾穿刺装置,并将单人双手操作(双手法)改为单人单手操作(单手法),将手动进针改进为自动进针,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就单手法肾穿刺活检与双手法及双人法肾穿刺活检(双人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谢福安;庄永泽;余毅;王丽萍;林沁;张明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994年10月至1999年4月救治严重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何明丰;谭沛泉;罗汉文;陈文元;张兴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当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100×109/L时,称高白细胞计数(HL)或高白细胞白血病(HLL).HL可影响血流动力学或当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时药物破坏大量白细胞而给机体带来多种危害.本文观察白细胞分离术(LP)联合化疗治疗13例HLL疗效,并与单纯予化疗治疗的41例HL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探讨其疗效及优越性.
作者:刘戬;原耀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吸入性呼吸道烧伤所引起的急性喉头、颈部水肿或环形焦痂压迫气管等常引起窒息,气管切开是迅速解除窒息、挽救生命的有效措施,但术中操作不严谨、术后观察不细,或治理不当又常会发生再窒息而再次危及生命[1].本文报道28例患儿气管切开后再窒息的紧急处理及原因分析.
作者:苏爱云;唐庆;朱家源;朱斌;曾庆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自我国首创的全反式维A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以来,该病的缓解率明显提高,完全缓解率达80%至90%[1],但完全缓解后用哪一种巩固维持治疗方案各家意见不一,也是目前研究的要点.为总结经验,我们对72例经ATRA诱导完全缓解后用不同治疗方案作巩固维持治疗的M3病例的临床资料跟踪随访,分析如下.
作者:左翠娥;李栋;张凌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格林-巴利综合征现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árre syndrome,GBS),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以急性脊神经型、脑脊神经型为常见,诊断不难.而有些特殊类型,如脑神经型、共济失调型、慢性进行型及合并高颅压的GBS,临床少见,常易误诊.本文拟通过对几种容易误诊的特殊类型GBS的诊疗分析,提高对其认识,以减少误诊.
作者:李卫东;黄远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入选对象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18岁至65岁的门诊患者;②选前3日内经内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溃疡长径超过3 mm;③尿素酶法、细菌培养及改良姬姆萨(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至少二项阳性;④试验前48小时停服一切抗溃疡药,试验前1个月内未服过抗生素、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铋剂、质子泵抑制药;⑤自愿受试.
作者:袁世珍;苏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多塞平(doxepin)系三环抗忧郁药,近发现它还有抗组胺作用.我们在1995年起用多塞平治疗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48例老年性瘙痒症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宏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心肌有缺血病因却不同 --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误诊误治的教训患者,男,34岁.因心前区疼痛3小时收入院.患者3小时前体力劳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伴心慌、胸闷、大汗淋漓,无昏厥,服用硝酸甘油2片疼痛不见减轻,入院后疼痛始缓解.既往有劳累后发作性头晕病史1年,无心绞痛、高血压病史,家族中无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作者:宋安洋;张继武;程金风;黄罗士;鲍晓红;张天奇;方永奇;孙红丽;骆楚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进修医生 请问教授,近年来高血压病治疗有何重大进展?教授 重视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上的一大进展;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广泛应用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的应用是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上的另一大进展;抗高血压药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肥厚的预防和逆转作用及预防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正受到重视.
作者:周和;伍爱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单用诺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的报道很多,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93年8月至10月用氨苄西林与诺氟沙星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菌痢27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诺氟沙星的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会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1980年Furchgott和Zawadzki发现血管内皮层对乙酰胆碱的血管舒张作用是必需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酶的作用从L-精氨酸末端的胍氮原子合成一氧化氮,后者弥散到邻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体,在那里与鸟嘌呤环化酶结合,增加环磷鸟苷(cGMP)的产生,随后使平滑肌松弛.
作者:朱兆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文献[1]报道病死率大约5%,但老年人中高达43%.对其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间共收治DKA40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亚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病人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56例未经正规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使用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连用24周.结果: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为93%.在降压的同时氨氯地平可降低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结论:氨氯地平应用24周可使左心室肥厚逆转.
作者:黄震华;朱雅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白血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产生多药耐药(MDR),是白血病治疗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化学药物联合耐药修饰剂治疗10例P-糖蛋白阳性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高表达的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艳萍;卞寿庚;赵耀中;肖志坚;秘营昌;邹德慧;杨铭;钱林生;杨纯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根据以往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AST、肌酸激酶(CK)浓度低于正常人群[1-3].本文对20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高渗性昏迷)病人及30例不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无急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酶谱及与血钠、血浆渗透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了解糖尿病高渗昏迷患者心肌酶谱异常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作者:沈飞霞;汪大望;冯文焕;叶真;李上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1996年6月至1998年8月间,我院对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52例患者在予以降血糖及卡托普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使用黄芪注射液后尿蛋白排泄量、血糖及血脂的变化情况,以了解黄芪佐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作者:张仕伟;纪玉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引言胸膜疾病是内科常见病,而胸膜疾病或累及胸膜的疾病大多表现为胸腔积液,过去大都通过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和胸腔积液的检查[1]来进行病因诊断,虽然这些对临床诊断有很大帮助,但仍有许多病例得不到确诊,甚至造成误诊误治.60年代由于经皮针刺胸膜活检(胸膜活检)的应用,使胸腔积液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与胸腔镜和开胸活检相比,胸膜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和创伤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铁群;曾纪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在高血压病和有高血压病史的脑卒中的发病过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中GMP-140及vWF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GMP-140及vWF的含量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脑出血患者的血浆GMP-140的含量高于高血压病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脑卒中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度活化状态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这些改变可能参与了这两类疾病的发病过程.对这些患者应针对以上改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卢岑;王小朝;汤立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女,27岁,孕1产0.因停经34周,腹泻2日,腹痛6小时于1998年7月11日0时30分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11月15日,预产期1998年8月22日.孕期无自觉不适,未行产检.7月9日下午无诱因排稀薄便2次,无呕吐、腹痛.次日腹泻3次,于18时开始出现下腹部隐痛,23时45分腹痛加剧,呈阵发性,急诊收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 kPa/10 kPa.
作者:吴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