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13例

刘戬;原耀光

关键词:高白细胞白血病, 分离术, 化疗治疗, 血白细胞计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化学药物治疗, 血流动力学, 临床资料, 疗效, 患者, 对比分析, 危害, 外周, 机体
摘要:1 引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当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100×109/L时,称高白细胞计数(HL)或高白细胞白血病(HLL).HL可影响血流动力学或当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时药物破坏大量白细胞而给机体带来多种危害.本文观察白细胞分离术(LP)联合化疗治疗13例HLL疗效,并与单纯予化疗治疗的41例HL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以探讨其疗效及优越性.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处理体会——附99例分析

    1 引言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脑出血急性期若血压过高不及时降压,有可能加重出血,而血压降得过低又可加重脑缺血.因此,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处理相当棘手.现就我院1995年5月至1997年12月99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就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处理谈以下体会.

    作者:刘世升;吴兴田;姜桂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恶性淋巴瘤并脾梗死1例

    病人男性,41岁.因间断性发热20日,伴左侧上腹部疼痛3日,于1998年6月25日入院.病人于20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至41℃之间,在家经应用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体温有所下降,发热时无畏寒、大汗淋漓和关节疼痛.

    作者:刘银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治疗进展(上)

    进修医生 请问教授,近年来高血压病治疗有何重大进展?教授 重视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病治疗上的一大进展;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广泛应用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的应用是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上的另一大进展;抗高血压药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肥厚的预防和逆转作用及预防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正受到重视.

    作者:周和;伍爱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α干扰素栓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临床观察——附100例报告

    1 引言近年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明显增高[1].我院采用激光治疗前、后联合应用α干扰素栓治疗尖锐湿疣,对降低复发率有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建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01)

    心肌有缺血病因却不同 --1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误诊误治的教训患者,男,34岁.因心前区疼痛3小时收入院.患者3小时前体力劳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部放射,伴心慌、胸闷、大汗淋漓,无昏厥,服用硝酸甘油2片疼痛不见减轻,入院后疼痛始缓解.既往有劳累后发作性头晕病史1年,无心绞痛、高血压病史,家族中无肥厚性心肌病患者.

    作者:宋安洋;张继武;程金风;黄罗士;鲍晓红;张天奇;方永奇;孙红丽;骆楚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患者心肌酶谱异常原因探讨

    1 引言根据以往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血AST、肌酸激酶(CK)浓度低于正常人群[1-3].本文对20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高渗性昏迷)病人及30例不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无急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酶谱及与血钠、血浆渗透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了解糖尿病高渗昏迷患者心肌酶谱异常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作者:沈飞霞;汪大望;冯文焕;叶真;李上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晚期妊娠合并罕见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女,27岁,孕1产0.因停经34周,腹泻2日,腹痛6小时于1998年7月11日0时30分入院.末次月经1997年11月15日,预产期1998年8月22日.孕期无自觉不适,未行产检.7月9日下午无诱因排稀薄便2次,无呕吐、腹痛.次日腹泻3次,于18时开始出现下腹部隐痛,23时45分腹痛加剧,呈阵发性,急诊收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 kPa/10 kPa.

    作者:吴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与骨密度变化及临床意义——附46例报告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及敏感检测指标.方法:对46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46名正常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并对骨钙素与骨密度进行相关分析.同时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3.3±1.4)μg/]与骨密度[0.67±0.11)g/c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1.2)μg/L、(0.78±0.12)g/cm2],(P<0.001).骨钙素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γ=0.5902,P<0.001),与病程及血糖呈负相关(γ=-0.6760,-0.4512,P<0.01~0.001).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属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14例(30%),骨质疏松11例(24%),而对照组骨量减少4例(9%),未发现骨质疏松者.结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骨钙素可以作为检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敏感指标.

    作者:向明珠;杨柳;李海平;陈小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自发性膀胱破裂4例报告

    1 引言自发性膀胱破裂系指非外伤性引起的膀胱突然破裂,临床极为罕见.自1988年10月至1999年8月,我院共收治自发性膀胱破裂患者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与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与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耻骨上组)与23例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保留尿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无差别;术后两组病人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和发热时间无差别;但保留尿道组在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耻骨上组缩短,总住院费用比耻骨上组减少.结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优于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作者:邱剑光;赵鼎;蔡育彬;区来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36例发热性惊厥患儿脑血流检测分析

    目的:观察发热性惊厥患儿是否伴有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技术,测定36例发热性惊厥患儿(观察组)及45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脑底动脉血流速值和频谱形态.结果:观察组的动脉血流速值收缩期大峰流速(Vs)、舒张末期峰流速(Vd)和平均峰流速(Vm)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值异常率为100%.结论:发热性惊厥患儿惊厥时脑血流动力学异常.TCD超声技术可用于动态观察惊厥后患儿脑供血情况.

    作者:刘济英;侯军;吕慧;王衍彬;刘风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单手法与双手法及双人法肾穿刺活检成功率比较

    1 引言近数十年来,肾穿刺活检带动了肾脏病研究水平的提高,达到了病理与临床相结合的诊治水平.但由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操作难度较大,在我国尚未广泛普及.因此,近年来,我们在半自动负压肾穿刺装置[1]的基础上,研制成自动同步负压肾穿刺装置,并将单人双手操作(双手法)改为单人单手操作(单手法),将手动进针改进为自动进针,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就单手法肾穿刺活检与双手法及双人法肾穿刺活检(双人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陈建;谢福安;庄永泽;余毅;王丽萍;林沁;张明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1世纪消化系肿瘤治疗的策略与展望

    1 引言本世纪90年代以来,肿瘤研究已面临全球性挑战的态势.在我国,消化系肿瘤,如胃癌、肝癌、食管癌高居恶性肿瘤发生率、病死率的前一、二、四位.因此,我们需运用更先进的治疗手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以便在21世纪战胜肿瘤对人类的挑战.

    作者:杨冬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胎儿宫内治疗的现状

    1 引言近年来,由于现代介入超声及分子生物学在产科的应用,使产前诊断的范围有了很大扩展,带动了胎儿医学的发展.对处于病理状态的胎儿,目前进行宫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超声介导下的宫内治疗及胎儿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游泽山;何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癫(癎)新药介绍

    1 引言本世纪50年代以前,治疗癫(癎)主要药物是苯巴比妥和苯妥英,这和上个世纪仅有溴化钾相比有很大进步.本世纪近50年来,抗癫(癎)药的研制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扑米酮、乙琥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有效的第一线药物,并有诸如乙酰唑胺、地西泮、氯硝西泮等第二线药物.

    作者:沈鼎烈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咯血的监护和治疗

    1 引言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任何部位的出血,并经口腔排出.咯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作者:朱建军;鲍光欣;蔡绍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异丙肾上腺素试验致心率减慢2例报告

    1 引言异丙肾上腺素(ISOP)试验常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生理检查(EPS)及射频消融术后的评价.ISOP为β受体兴奋药,具有兴奋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增快心率,加速传导的作用.我院在157例射频消融术中行ISOP试验时,发生心率减慢异常现象2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剑光;曾知恒;赵定菁;彭传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1 引言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生物-社会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又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日益受到重视,张晋碚等(1997年)通过对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1986年至1993年在该院其他科室会诊或到其他医院进行会诊的资料分析发现,综合医院内几乎所有专科都曾有患者因出现精神障碍而请精神科会诊,确诊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例占会诊病例的44%,可见这类疾病甚为多见,国内尚有许多类似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文拟从概念、特点、病因及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方面对这类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观点作一综述.

    作者:王相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50例严重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症监护治疗

    1 引言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994年10月至1999年4月救治严重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何明丰;谭沛泉;罗汉文;陈文元;张兴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慢性肉芽肿病伴发化脓性脑膜炎1例

    患儿,男,1.5岁.因皮肤、黏膜、淋巴结、呼吸道反复化脓性感染1年,发热、嗜睡、呕吐3日于1998年11月18日就诊.体检:体温38.4℃,嗜睡状态,皮肤多处疖肿,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等硬,不易活动,有些已化脓.颈抵抗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

    作者:秦满吉;王辉;乔彩萍;崔建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