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

欧阳凌霞;袁志忠;郁胜强;张黎明

关键词:老年组, 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生率, 病死率, 人口老龄化, 透析疗法, 对照分析, 治疗, 年龄, 病人
摘要: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逐渐增高,虽然透析疗法使其预后有所改善,但病死率仍较高.现将笔者经治的88例ARF病人分老年组(年龄达到或超过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以下)作一回顾性对照分析,以探讨老年ARF发生率、病死率高的原因,以便指导治疗.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蝮蛇抗栓酶联用对80例心绞痛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对心绞痛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给予80例心绞痛病人葛根素400 mg、蝮蛇抗栓酶0.56 U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病人的每搏量、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1).结论:葛根素、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可改善心绞痛病人的左心室泵血功能、降低血液黏滞度,适用于发作频繁、需住院治疗的心绞痛病人.

    作者:张美春;李艳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白塞综合征44例临床分析

    1 引言白塞综合征又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风湿性疾病.当病人表现出典型症状即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病变及皮肤损害时,诊断不难.

    作者:孙乐栋;邱建长;周再高;曾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妇科再次腹腔镜术的探讨——附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再次腹腔镜术的指征、手术时机、处理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妇科疾病行再次腹腔镜术的3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腹腔镜术与首次腹腔镜术间隔时间3个月至60个月,中位间隔时间为25个月.18例(50%)的再次腹腔镜术指征与首次相同,其中不孕症14例(原发不孕9例,继发不孕5例),盆腔包块3例,继发性痛经1例.手术指征不一致的18例中,不孕症3例,盆腔包块4例,绝育1例,异位妊娠6例,配子输卵管移植4例.再次腹腔镜术完成镜下手术治疗32例,占89%,镜下治疗人数较首次腹腔镜术多(P<0.01),疗效满意.结论:再次腹腔镜术手术指征与首次相比有所不同,手术时机依不同情况而异;再次腹腔镜术与首次腹腔镜术一样,对妇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何勉;黄建昭;王宁宁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乏力、胸痛、心悸、气促、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思考病例(103)

    1 病历摘要病人男性,43岁.因乏力1个月,胸痛、心悸、气促4小时于1999年2月1日入院.病人1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低热、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其后1个月内曾反复感冒,体力明显下降,一般体力劳动及上二、三楼感明显乏力、气促.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冠心病的心电监护

    1 引言心电监护是指利用心电监测仪器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长时间和(或)远距离监测,可弥补常规心电图不能长时间或远距离记录心电变化的不足.

    作者:蒋龙元;黄子通;吴海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思考病例(101)一等奖获奖名单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电灼术加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尖锐湿疣37例

    目的:探讨电灼术加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包皮过长尖锐湿疣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电灼术治疗,治疗组在电灼创面愈合后予包皮环切术,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4),治疗组复发次数(73例次)较对照组(126例次)明显减少(P<0.001).结论:电灼术加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尖锐湿疣可减少复发次数.

    作者:凌宏忠;曹光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209)

    病理检查诚重要临床经验价更高--1例胃癌误诊的教训患者,男,48岁,医师.因上腹部疼痛八个月余就诊.疼痛无明显规律,与进食无关,伴烧心、乏力,无腹胀、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剑突下压痛,余未发现阳性体征.

    作者:陈振华;付明燕;李元民;战秀兰;朱爱霞;莫善祥;张宏伟;何明艳;王志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诊治糖尿病病人五个心理误区的体会

    1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杀手.

    作者:刘晓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消化系统专题(三)

    题目A型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的症状是:A.恶心;B.呕吐;C.胃灼热;D.嗳气;E.咽下困难.

    作者:刘思纯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医学继续教育测验(7)答案与题解

    答案1. A 2.C 3.E 4.D 5.C 6.B 7.E 8.A 9.A 10.E 11. D 12.B 13.B 14.D 15.E题解1.高血压的早期病理变化是全身细小动脉痉挛.2.向气囊内充气必须达到收缩压之上约4 kPa(30mmHg).气囊放气速度不可过快,应为0.26 kPa/s至0.52kPa/s,过慢致血压读数偏高.

    作者:冯冲;董吁刚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发热性惊厥与血清钠浓度关系的探讨——附59例报告

    目的:探讨发热性惊厥与血清钠浓度的关系.方法:测定59例发热性惊厥病儿(观察组)及50例有发热但无惊厥性病儿(对照组)的血清钠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中有21例(占36%)病儿反复惊厥发作,其血清钠浓度低于首次发作者,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发热性惊厥的发生和复发与血清钠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龚定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先天性膈疝1例报告

    男,21岁,农民.因左季肋区胀痛、恶心、呕吐3日,加重伴心悸、气促1日来急诊,胸片示左膈疝,于1999年9月30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98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6 kPa/10 kPa.

    作者:胡登奎;彭春林;王志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

    1 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率逐渐增高,虽然透析疗法使其预后有所改善,但病死率仍较高.现将笔者经治的88例ARF病人分老年组(年龄达到或超过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以下)作一回顾性对照分析,以探讨老年ARF发生率、病死率高的原因,以便指导治疗.

    作者:欧阳凌霞;袁志忠;郁胜强;张黎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糖尿病致消化系统病变的检查

    1 引言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引起病人食管和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姚君厘;杨永年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突眼、皮疹、发热、咽部溃疡、尺神经炎——思考病例(102)讨论部分

    1 病历摘要见2000年第7期424页.2 临床讨论2.1 本病例临床特点具体为:①年青女性,妊娠期发病;②长期发热,予抗炎、退热治疗效果欠佳;③皮肤损害广泛,以结节、红斑、皮疹为主;④口腔黏膜溃疡;⑤双眼炎性假瘤;⑥尺神经炎;⑦白细胞计数不高,中度贫血,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⑧皮肤活组织检查发现血管周围有肉芽肿.

    作者:朱国兴;陆春;赖维;顾有守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与诊治

    1 引言肝豆状核变性(HLD)首先由Wilson于1912年报道,故又称Wilson病.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是少数发病率较高而又可治愈的疾病之一.

    作者:徐嘉望;裴的善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小儿肠套叠25例误诊分析

    1 引言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占婴幼儿肠梗阻的首位[1].如果延误诊断,轻则加重病儿痛苦,重则导致病儿死亡.现将我院1985年1月至1995年1月10年间住院误诊的25例作一分析.

    作者:肖静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食用巧克力引起哮喘、过敏性休克1例

    病人女,38岁.因食用巧克力5分钟后出现头晕、恶心,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于1999年7月21日急送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140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测不出.

    作者:贺良德;牟新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的临床价值——附94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9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以快速尿素酶、组织学检测结果作为诊断Hp的标准.结果:在快速尿素酶、组织学检查均阳性的44例中,HpSA检测为阳性的有42例,阴性的有2例;而在快速尿素酶、组织学检查阴性的50例中,HpSA检测为阴性的有49例,阳性的有1例.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42/44)、98%(49/50)和97%(91/94).结论: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准确的非侵入性诊断Hp感染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志荣;胡品津;陈旻湖;何瑶;陈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