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君厘;杨永年
目的:评价冠心痛并高脂血症病人长期口服血脂康及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脂水平及冠心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122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及对照组57例,治疗组口服血脂康600mg,2次/日,阿司匹林50 mg,1次/日;对照组口服烟酸肌醇0.4 g,3次/日,阿司匹林50 mg,1次/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6个月、1年检查血脂水平,随访结束时统计冠心病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与自身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也愈加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的冠心痛病死率为2%,对照组为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用能显著降低冠心痛的病死率,适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王健;肖明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对象:订阅<新医学>杂志的读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每期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收160元学费(含试卷处理费、证书费、挂号邮费等).随时参加,无时间限制.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病历摘要见2000年第7期424页.2 临床讨论2.1 本病例临床特点具体为:①年青女性,妊娠期发病;②长期发热,予抗炎、退热治疗效果欠佳;③皮肤损害广泛,以结节、红斑、皮疹为主;④口腔黏膜溃疡;⑤双眼炎性假瘤;⑥尺神经炎;⑦白细胞计数不高,中度贫血,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⑧皮肤活组织检查发现血管周围有肉芽肿.
作者:朱国兴;陆春;赖维;顾有守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药物对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机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对肾脏.随着抗生素、各种化学合成药物及中草药的广泛应用,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率日益增多.
作者:周希静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占婴幼儿肠梗阻的首位[1].如果延误诊断,轻则加重病儿痛苦,重则导致病儿死亡.现将我院1985年1月至1995年1月10年间住院误诊的25例作一分析.
作者:肖静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脑血管造影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脑血管痉挛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0年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以来,诱发了脑血管痉挛2例(占0.9%),由于及时采用尼莫地平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群;陈眉;王珏;黄晓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评估纳洛酮治疗肝硬化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的疗效.方法:47例SHE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A组),对照组23例(B组).双盲法分别给予治疗组纳洛酮0.4 mg(1 mL)、对照组0.9%氯化钠1 mL,均1日1次肌肉注射,连用10日.用药前后分别行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检测及测定血氨,并随访有否发生临床型肝性脑病.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CT、DS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无1例发展为临床型肝性脑病.不良反应轻微.对照组治疗前后NCT、DS无变化,发生临床型肝性脑病3例.结论:纳洛酮是一种有效、安全的SHE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试用.
作者:刘建生;鲍念慈;费正权;傅极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男,21岁,农民.因左季肋区胀痛、恶心、呕吐3日,加重伴心悸、气促1日来急诊,胸片示左膈疝,于1999年9月30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98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6 kPa/10 kPa.
作者:胡登奎;彭春林;王志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灼术加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包皮过长尖锐湿疣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电灼术治疗,治疗组在电灼创面愈合后予包皮环切术,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4),治疗组复发次数(73例次)较对照组(126例次)明显减少(P<0.001).结论:电灼术加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尖锐湿疣可减少复发次数.
作者:凌宏忠;曹光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突发性双下肢无力伴头晕、语言障碍2小时急诊入院.患者3日前受凉感冒,于入院前2小时服用在本院取的第一剂中草药后约20分钟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头晕及语言障碍.
作者:苏玲玲;秦瑶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引起病人食管和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姚君厘;杨永年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阴道异物通常发生在8岁以下幼女,病史多不确切.因幼女阴道发育不成熟,阴道异物的诊断与处理有一定困难.阴道异物如不及时取出,会引起阴道反复感染,严重者可致阴道闭锁甚至影响日后生育功能.本文总结了我院诊治的9例幼女阴道异物,报道如下.
作者:柯珮琪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老年性疾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帕金森病在神经科老年病人中比较常见.现在谈谈我在临床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同道们进行交流,以期共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刘焯霖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脑血管病已在各种疾病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三位.因此,研究和防治脑血管病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徐广润;张苏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肝豆状核变性(HLD)首先由Wilson于1912年报道,故又称Wilson病.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是少数发病率较高而又可治愈的疾病之一.
作者:徐嘉望;裴的善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白塞综合征又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风湿性疾病.当病人表现出典型症状即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病变及皮肤损害时,诊断不难.
作者:孙乐栋;邱建长;周再高;曾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病人女,38岁.因食用巧克力5分钟后出现头晕、恶心,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于1999年7月21日急送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140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测不出.
作者:贺良德;牟新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临床应用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进展.ACEI既抑制循环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又抑制局部组织中的ACE,从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并干预心室重构的过程.
作者:韩淑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我们在1997年4月至1999年8月间,采用口服氯化钾控释片(补达秀,广州兴华制药厂生产)与静脉补钾两种途径治疗低钾血症共44例,比较这两种途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作者:黄淑存;张娟;张爱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答案1. A 2.C 3.E 4.D 5.C 6.B 7.E 8.A 9.A 10.E 11. D 12.B 13.B 14.D 15.E题解1.高血压的早期病理变化是全身细小动脉痉挛.2.向气囊内充气必须达到收缩压之上约4 kPa(30mmHg).气囊放气速度不可过快,应为0.26 kPa/s至0.52kPa/s,过慢致血压读数偏高.
作者:冯冲;董吁刚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