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玲玲;秦瑶
目的:评价冠心痛并高脂血症病人长期口服血脂康及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脂水平及冠心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122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及对照组57例,治疗组口服血脂康600mg,2次/日,阿司匹林50 mg,1次/日;对照组口服烟酸肌醇0.4 g,3次/日,阿司匹林50 mg,1次/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6个月、1年检查血脂水平,随访结束时统计冠心病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与自身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也愈加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的冠心痛病死率为2%,对照组为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用能显著降低冠心痛的病死率,适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王健;肖明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肝豆状核变性(HLD)首先由Wilson于1912年报道,故又称Wilson病.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是少数发病率较高而又可治愈的疾病之一.
作者:徐嘉望;裴的善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佐治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20 mg/d至40 mg/d,疗程3个月;对照组38例仅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疾患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抑郁量评分及焦虑量评分,以及大尿道闭合压及前列腺内尿液反流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上述参数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帕罗西汀佐治CP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邓春华;丘少鹏;梁宏;张徐龙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心电监护是指利用心电监测仪器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长时间和(或)远距离监测,可弥补常规心电图不能长时间或远距离记录心电变化的不足.
作者:蒋龙元;黄子通;吴海东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的救治体会.方法:对327例口服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327例口服中毒均以意识障碍、癫(癎)样发作及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96.9%的患者脑电图异常,提示大脑皮层广泛受累;救治主要应用解氟灵;本组307例治愈,20例死亡.本病的预后与接触毒物的剂量、时间长短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作者:冯国栋;徐银领;王平;王耀国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病人,女,50岁.因左下胸胀痛伴低热、乏力2个月于1997年4月1日入院.2个月前病人开始出现左下胸胀痛不适,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至38℃之间,曾反复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无伴气喘、咳嗽.
作者:许俊海;高思举 刊期: 2000年第10期
进修医生 教授,请问何为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教授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又称静息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它表现为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如心电图ST段改变、左心室充盈压升高、收缩力下降等,但又没有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作者:董吁钢;孙晓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对象:订阅<新医学>杂志的读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每期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收160元学费(含试卷处理费、证书费、挂号邮费等).随时参加,无时间限制.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上较为少见.兹将我院1993年至1999年来收治的13例作一报道.
作者:朱立菁;钱可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病历摘要见2000年第7期424页.2 临床讨论2.1 本病例临床特点具体为:①年青女性,妊娠期发病;②长期发热,予抗炎、退热治疗效果欠佳;③皮肤损害广泛,以结节、红斑、皮疹为主;④口腔黏膜溃疡;⑤双眼炎性假瘤;⑥尺神经炎;⑦白细胞计数不高,中度贫血,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⑧皮肤活组织检查发现血管周围有肉芽肿.
作者:朱国兴;陆春;赖维;顾有守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52岁,咳嗽、发热一个月余于1999年9月24日入院.患者曾在院外行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既往患糖尿病3年.
作者:姜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目的:对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9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以快速尿素酶、组织学检测结果作为诊断Hp的标准.结果:在快速尿素酶、组织学检查均阳性的44例中,HpSA检测为阳性的有42例,阴性的有2例;而在快速尿素酶、组织学检查阴性的50例中,HpSA检测为阴性的有49例,阳性的有1例.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42/44)、98%(49/50)和97%(91/94).结论:HpSA检测是一种简便、准确的非侵入性诊断Hp感染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志荣;胡品津;陈旻湖;何瑶;陈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白塞综合征又称眼、口、生殖器三联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风湿性疾病.当病人表现出典型症状即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病变及皮肤损害时,诊断不难.
作者:孙乐栋;邱建长;周再高;曾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男,21岁,农民.因左季肋区胀痛、恶心、呕吐3日,加重伴心悸、气促1日来急诊,胸片示左膈疝,于1999年9月30日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98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6 kPa/10 kPa.
作者:胡登奎;彭春林;王志遥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脑血管病已在各种疾病的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三位.因此,研究和防治脑血管病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徐广润;张苏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突发性双下肢无力伴头晕、语言障碍2小时急诊入院.患者3日前受凉感冒,于入院前2小时服用在本院取的第一剂中草药后约20分钟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伴头晕及语言障碍.
作者:苏玲玲;秦瑶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临床应用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进展.ACEI既抑制循环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又抑制局部组织中的ACE,从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并干预心室重构的过程.
作者:韩淑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引言老年性疾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帕金森病在神经科老年病人中比较常见.现在谈谈我在临床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同道们进行交流,以期共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刘焯霖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