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乾金
目的:比较不同的生长抑素制剂(施他宁、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2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15例予施他宁治疗,剂量为首次250μg静注,再以6000 μg/24 h持续静滴;15例予奥曲肽治疗,剂量为首次0.1 mg静注,再以0.6 mg/24 h持续静滴;22例予垂体后叶素30 U/8 h持续静滴,3组均连用3天.结果:施他宁组、奥曲肽组、垂体后叶素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6±11)、(20士7)、(37±30)小时,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施他宁组与奥曲肽组的疗效均优于垂体后叶素组.结论:施他宁、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较垂体后叶素好.
作者:任涟萍;沈晟晖;姜靖寰 刊期: 199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检测癌基因产物bcl-2、p53和p21蛋白时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应用标记的链霉卵白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3例胰腺癌和10例慢性胰腺炎组织进行bcl-2、p53和p21癌基因蛋白检测.结果:①bcl-2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仅见于胰腺癌组,阳性率分别为36%和55%,比较胰腺癌组与慢性胰腺炎组的bcl-2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②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组织分别为52%和40%,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基因产物bcl-2和p53蛋白对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晓琴;袁世珍 刊期: 1998年第09期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说明心理社会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在儿童时期,心理社会因素对儿童心身健康的发育成长影响更明显.现将有关因素简介如下.
作者:李雪荣 刊期: 1998年第09期
本综合征是由Mallory和Weiss于1929年首先报道,1958年Small等正式命名为马洛里-魏斯综合征.近年来本征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患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我院近十年收治8例,现将本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黄斯峰;王连源;詹俊 刊期: 1998年第09期
办法 没虚线剪下答卷,用钢笔正楷填写姓名、科别、工作单位、详细地址及发奖用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当地邮政编码、包括路(街)门牌号码的详细地址、姓名].
作者: 刊期: 1998年第09期
心理社会因素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临床研究与实践证明,人的生理和心理互相关联,不可分割.对消化系统生理功能的观察和研究,也证实了生理与心理相关的论断.早在1947年,纽约康乃尔大学的Wolf和Wolff在一位病人身上观察到了心理应激和胃的蠕动、分泌的显著关联.
作者:徐俊冕 刊期: 1998年第09期
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汉族,未婚.因头痛、头昏20天,恶心、呕吐3天于1996年6月20日入院.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面色苍白,伴头痛、头昏,无咳嗽、咳痰,大便正常,尿量大约为2000 mL/d,在市某医院检查,血红蛋白68 g/L,白细胞11.4×109/L,血尿素氮20.5 mmol/L,血肌酐420 μmol/L.骨穿骨髓涂片检查正常.按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收入院治疗20天,近3天恶心、呕吐,无鼻衄及紫癜,以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转入我院.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关节炎史,无皮疹及溃疡史.
作者:赵顺清;陈继成 刊期: 1998年第09期
从疾病的原因及疾病的表现来看,可以把疾病分为三大类:躯体疾病、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指的是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及病程演变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体疾病.此类疾病有下列几个特点:①以情绪障碍为发病因素之一;②常有特殊的个性心理特点类型;③发病率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④同一病人可患几种性质相似的疾病;⑤有同一疾病或类似疾病的家族史;⑥常有缓解、复发的倾向.
作者:黄铎香 刊期: 199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氩离子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炎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未出现新生血管的早期患者(138眼),予单纯播散性视网膜光凝;已出现视网膜或视乳头新生血管未伴纤维膜形成的中期患者(200眼),予播散性与融合性联合光凝治疗.结果:早期患者视力进步21%(29眼),视力不变76%(105眼),视力下降3%(4眼);显效68%(94眼),有效29%(40眼),无效3%(4眼).中期患者视力进步45%(90眼),视力不变47.5%(95眼),视力下降7.5%(15眼);显效52.5%(105眼),有效40%(80眼),无效7.5%(15眼).结论:早中期视网膜血管炎用氩离子激光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作者:梁小玲;金陈进;梁凌毅 刊期: 1998年第09期
男,53岁,干部.因头晕、头痛、耳鸣3年于1983年就诊,连续3天测血压23/12 kPa,诊断为高血压病,口服多种降压药物无效.血压渐升至25/13 kPa,并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及下肢发作性无力.1993~1995年6月共6次住院,分别诊断为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动脉硬化,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
作者:陈树英 刊期: 1998年第09期
我科于1994年6月至1996年3月采用30%及50%氯化锌治疗鼻出血109例(126侧),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琴;张贤芬 刊期: 1998年第09期
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是一种高效、剧毒、高残留的有机氟杀虫剂,由于市面上常有非法贩卖的高浓度制剂用于杀鼠,中毒屡有发生.1992年12月至1997年11月我院共收治氟乙酰胺急性中毒82例,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敏;叶遗星 刊期: 1998年第09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科常见的角膜疾病,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所引起,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致盲率,是目前重要的致盲角膜病之一,但迄今仍无特效疗法.兹将近几年治疗HSK的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周利民 刊期: 1998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1998年第09期
反应性精神障碍是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组精神障碍.其临床症状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密切相关,常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理解.消除或减弱相关的刺激因素,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精神状态可恢复正常,一般不演变为其他病态类型.
作者:李焕堂 刊期: 1998年第09期
自80年代初在实体器官移植中使用免疫抑制药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以来,移植器官的存活率和移植受者的存活率均明显改善,但由于环孢素A的高药物成本及其与剂量相关的毒性如肾毒性、高血压等而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因此,对环孢素A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估其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环孢素A的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伍杰雄;张黔桓 刊期: 1998年第09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各环节与心理社会因素均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姜乾金 刊期: 1998年第09期
患者女,64岁.1996年11月2日因左上牙疼痛治疗无效而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患者因左上牙疼痛到当地一医院检查治疗,诊断为咬合创伤.当时在局部麻醉下打开牙齿髓腔,进行牙髓摘除术,然后在窝洞内放入止痛棉粒,并予口服消炎药物治疗.但疼痛加剧.
作者:张玉京 刊期: 1998年第09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由于BV与妇产科的许多疾病密切相关,近来已引起关注,然而BV尚未列入常规检查项目,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由于国外文献[1]所报道的BV患病率10%~61%不等,悬殊很大,为此笔者对本院门诊中的BV患病率进行调查,以供今后制订此病的诊疗常规时作参考.
作者:汪清;徐爱娣;丁爱华 刊期: 1998年第09期
病例报告女,69岁.因反复脐周胀痛4月余,加重10天于1994年10月12日入院.曾服用西沙比利、胶体次枸橼酸铋(丽珠得乐)等药治疗无改善,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体检:中度贫血貌,左锁骨上窝可触及一花生米大小之淋巴结,质硬、固定.心、肺、肝、脾(-),脐周压痛(+),侧位于脐下可触及一1cm×2 cm的硬块,活动性差.
作者:徐米清 刊期: 199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