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云龙;李赟;黄敏;陶礼华;赵斯君
目的 探讨分析输尿管镜手术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30例小儿输尿管结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15例.研究组患儿采用输尿管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ESWL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的碎石成功率和术后四周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和术后四周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和术后四周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可将输尿管镜手术方式作为治疗方案进行选择,尤其是中下段结石可首选此方案,其疗效显著.
作者:殷波;宁峰;刘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实施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300例,随规分为对照组145例和观察组1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预防DVT,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及分析发生DVT的可能原因.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2% (5/1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 (18/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发DVT的可能原因基本一致,均为高龄、肥胖、制动、高血压、糖尿病和既往血栓史等,且各原因所致DVT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王翠兰;黄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行外科手术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坚强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的手术效果佳,感染发生率低,治疗优良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阈值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26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起搏器阈值升高分为起搏器阈值升高组(A组,92例)及起搏器阈值正常组(B组,7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分析起搏器阈值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起搏阈值正常组比较,起搏阈值升高组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等因素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起搏阈值升高与上述因素具有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糖代谢异常、充血性心衰、高脂血症等常见病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其起搏器阈值升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考虑可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
作者:李日健;黄瑞娜;吴铿;游琼;叶少强;李上海;闫海;郑锡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与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4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74例.研究组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至下地活动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传统的肝部分切除术,胆道镜下行肝胆管切开取石术除了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外,在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同时优势明显.
作者:朱展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88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患儿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82%vs 25.00%,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配合临床治疗有助于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少红;蒋璐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下肢DVT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深静脉造影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90例疑似下肢DVT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阳性74例,阴性16例,经深静脉造影检查诊断阳性73例,阴性17例.两种方法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敏感度为97.3% (71/73),特异度为82.4%(14/1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显示出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具有无创、实时等优点,可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作者:程起;陈明;李桔莲;范齐波;相广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术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换药术,实验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植皮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创面面积、换药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传统换药术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进强;李龙;周华乔;李亮;梁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制一种简易近用对比度视力表,并评估其在视频终端(VDT)视疲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新版国家标准对数近视力表为依据,在视标对比度的设计上,除原来的100%对比度外,增加10%对比度及低亮度两项指标.制作完成后,对35名志愿者以连续操作电脑游戏“连连看”的方法诱导视频终端性视疲劳,随后检测视疲劳者前后近对比度视力的变化,以了解该视力表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游戏前后的高亮度100%对比度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戏后高亮度10%对比度近视力、低亮度近视力均低于游戏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简易近用对比度视力表具有检查方便、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应用于VDT视疲劳的临床诊断.
作者:闫冉;邓葵兴;陈伟坤;王幼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和观察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围术期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顺序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38.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并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丽;张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基葡糖糖胶囊(奥泰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类风湿关节炎而导致膝软骨受到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风湿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糖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Lequesne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NOYES软骨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盐酸氨基葡糖糖胶囊配合抵抗风湿的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患者,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经胃镜下高频电凝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经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局部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脓毒症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只SPF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50只.Ⅰ组为假手术组,Ⅱ、Ⅲ和Ⅳ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CLP后的0h、2h、4h、6h分别向Ⅰ、Ⅱ组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钠溶液12.5,25.0μg/kg,向Ⅲ、Ⅳ组大鼠腹腔注射Dex 12.5,25.0 μg/kg.CLP后的0h、2h、4h、6h、24 h分别测定IL-6和TNF-α浓度,CLP后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检测肺湿质量和干质量的比(W/D).结果 CLP后Ⅱ、Ⅲ、Ⅳ组的肺组织IL-6浓度均不断升高,且CLP后2h、4h、6h、24 hⅡ组的IL-6浓度均显著高于Ⅲ、Ⅳ组(P <0.001).CLP后Ⅱ、Ⅲ、Ⅳ组的肺组织TNF-α浓度均不断升高,且CLP后2h、4h、24 hⅡ组的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Ⅲ、Ⅳ组(P <0.001).CLP后24 hⅡ组的TLR4表达、肺组织损伤评分、W/D和肺HMGB1浓度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 <0.001),Ⅲ组和Ⅳ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Dex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达到减轻脓毒症对大鼠肺组织损害的目的,其机制可以通过对TLR4通路进行抑制来实现.
作者:赖尚导;钟伟强;陈伟元;张彦峰;郑映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研制一种集吸痰、吸氧及气管切开换药功能于一身的新型气道护理车,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中的疲劳感.方法 遵循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临床实际需要,研制出一种多功能气道护理车.结果 多功能气道护理车在医院护理新技术新发明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并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较高的护士满意度.结论 多功能气道护理车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适用于临床气道切开及非气道切开需要吸氧、吸痰的患者,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郑飞辉;钱彩文;周丽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的可行性,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可行,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唐赛利;叶惠兴;方巧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COPD患者14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CRP、PCT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配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肝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肝功能复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急性黄疽型肝炎(AIH)、肝炎后肝硬变(LC)及慢性重型肝炎(CSH)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肝损伤中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了肝功能复常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余天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静脉成像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和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显示情况及门脉侧支循环情况等,分析其与肝功能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 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显示食管静脉曲张52例,占86.7%,胃底静脉曲张34例,占56.7%;胃镜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53例,占88.3%,胃底静脉曲张32例,占53.3%.两种方法显示的食管静脉曲张与胃底静脉曲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门静脉、胃左静脉、奇静脉以及半奇静脉的直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能产生高质量的血管图像,清晰显示肝硬化病人的门脉侧支血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训平;翟锦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刀豆球蛋白A刺激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佳浓度.方法 以人外周血制备T淋巴细胞,与刀豆球蛋白A共同培养后,采用CCK-8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刀豆球蛋白A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刺激效果不同,以20 μg/mL时刺激增殖效果好.大于20 μg/mL时,刀豆球蛋白A表现出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刀豆球蛋白A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双重作用,且在20 μg/mL时刺激增殖效果好.
作者:张娜;封颖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PL)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CHD伴HPL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CHD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CHD伴HPL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可提高降脂效果及控制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辉;林力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