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强;张丽;何勇;许发珍;王茂生;李中杰;陈冲;邱龙兴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探讨应用在妇科门诊中的意义.方法 190例妇科患者分为实验组90例与对照组100例.实验纽患者手术后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手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分析患者的躯体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通过患者自评的方法评价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恢复情况在结果上有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纽,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明显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护理后患者对此护理模式极其满意,并且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减少妇科门诊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心理压力,降低手术后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叶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探讨其在缺血缺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大鼠分为实验组(缺血缺氧组,n=20)和对照组(n=20),运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观察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脑皮质内的神经化学物质乳酸(Lac)、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缺氧组大鼠脑皮质Glu、Asp和Lac总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 缺血缺氧促进脑组织Glu、Asp和Lac的释放,采用离体高分辨质子磁共振波谱学方法有助于研究缺血缺氧脑病的神经化学机制以及组织细胞代谢变化.
作者:黎萍;陈晓晴;胡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机械辅助通气对重症监护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到2012年间对我院接诊的60名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0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人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疗法.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5例抢救无效,有效患者33例、显效患者22例,总有效率为91.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改善pH、PO2、SpO2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机械通气疗法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游建明;林创辉;杜育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影响护士正确执行床旁血气分析流程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护士对床旁血气分析流程的正确执行率.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列出影响护士对床旁血气分析操作流程的正确执行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措施.结果 护士对仪器的规范操作流程的执行率从原来的87.94%上升到96.31%.结论 应用张贴温馨提示,加强学习培训,加强考核提问等应对措施能有效提高护士床旁血气分析操作流程的正确执行率.
作者:周泽和;梁创兴;李玲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32例经腹腔镜根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患者32例作为对照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术中流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21.89%,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用于胃癌根治术不仅临床治疗效果好,且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
作者:吕培标;毛常青;李俊;周志涛;钟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应用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MS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分为脊髓型14例和脑/脑脊髓型16例,与同期1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比,分析MS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流敌变.结果 脑/脑脊髓型MS组和脊髓型MS组认知障碍发生率62.5% (10/16)和42.9% (6/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7% (1/15),MS病例组在多处放射性比值低于对照组,以右丘脑和左顶叶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可早期诊断M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冰华;黎冠东;李方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羟脯氨酸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草酸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草酸前体.在尿路结石形成过程中,草酸钙结石占大部分,而羟脯氨酸作为草酸前体在人的肉类饮食过程中占了绝大部分,并终可能诱发草酸钙结石形成.本文综述羟脯氨酸诱发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代谢过程,并初步探讨羟脯氨酸在动物模型上的应用.
作者:贺徐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是异体或异种皮经过特殊处理制备而成的新型真皮移植替代材料,目前在烧伤创面修复、整形美容、皮肤软组织缺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ADM在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西乐葆复合PCEA的多模式镇痛应用于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采用西乐葆复合PCEA多模式镇痛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0例单纯采用PCEA镇痛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VAS评分、不良反应、睡眠、满意度和慢性疼痛.结果 观察组VAS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低于对照组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出院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观察组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西乐葆复合PCEA的多模式镇痛,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丽丹;韩碧园;冉召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将198例CSC患者212眼根据患者自愿分为两组各99例106眼.对照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治疗,观察组采用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用Amsler方格表评价视力恢复状况,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视力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1月后视力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月后两组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激光光凝眼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CSC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改善视力状况,提升治疗总显效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明国英;曾昭荣;唐浩英;叶炳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双后外侧融合结合经后路的椎体间融合的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基础与应用效果.方法 27只三月龄的实验用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单纯椎间融合、双后外侧融合三种方法,使用X线平片对实验用猪脊融合效果进行测量.动物分4、8、12周分批处死,将手术的节段取出,检测三种脊柱融合方式的生物力学数据.结果 X线检测下三点稳定式组融合率优于单纯椎间融合组和双后外侧融合组.三点稳定式组抗弯曲力学曲线明显优于单纯椎间融合组及双后外侧融合组.结论 采用三点稳定式脊柱融合术进行脊柱融合具有符合脊柱的生理负重特点,具有更好的力学及组织学特性,在融合效果上明显优于单纯椎间融合、双后外侧融合,融合效果满意.
作者:谭海涛;孟志斌;黄涛;李俊;王挺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两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左伟明;蔡谦;蔡浩文;李俊;卜亚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联合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单纯的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氨氯地平治疗同时给予二甲双胍,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BM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而且能降低患者BMI,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付金玉;李科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传统人流与无病人流对于早孕终止的临床效果,为人工流产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并行人工流产的患者246例,按照患者自主意愿实施手术,分为无痛人流组150例和传统人流组96例,对比评价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①与传统人流相比,无痛人流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无病人流组9例出现疼痛,显著低于传统人流组(P<0.05).③两组均无流产失败的病例出现.④无痛人流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显著低于传统人流组(P<0.05).结论 无痛人流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感,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对于终止早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顾雪芬;陈红玲;黄细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消化科的20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及B组.其中A组患者100例,使用三联疗法治疗;B组100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配合使用黄连素共同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应用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后之疗效、不良反应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及细菌根除率分别为92.0%、78.0%,显著优于A组患者74.0%、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素与三联疗法联合使用可加强对幽门螺旋杆菌生长抑制,促进消化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避免患者疾病发生癌变且耐受性较好,价格相对低廉并能将药力发挥至大.
作者:张新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的佳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以我院2010年6月1日到2013年6月1日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4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2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加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二个时段,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系统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正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19颗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于24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经过24个月后的临床观察,114颗牙完整,功能良好,成功率为95.8%;2颗牙颈部折断;2颗牙楔状缺损处树脂脱落;1颗牙出现牙龈红肿.结论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磨牙重度楔状缺损的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徐雄均;丘煜鑫;麦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观察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显示效果.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全部准确检出颌面部骨折(100.0%,167/167),显著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88.6% (148/167),尤其是对于眶壁、上颌窦壁和副鼻窦积液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建MPR图像显示优于多层螺旋CT横断面,二者皆优于3D-VR图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较高,且MPR图像更优.
作者:陈裕展;王佳鑫;张卓敏;方锡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AECOPD患者50例,根据用药依据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由临床医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根据PCT水平使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PCT水平的变化,治疗有效率和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0% (22/25)高于对照组80.0% (20/2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d、7d和10d时,观察组PCT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产生的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PCT表达明显升高,且监测PCT可以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作者:徐志;黄忠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段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近、远期疗效.方法 入选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溶栓组及介入组,各30例,分别采用溶栓及冠脉CPI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及相关实验结果改变.结果 介入组相关动脉再通率为93.3%,明显高于溶栓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介入组心脏不良事件出现率均低于溶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结束时,两组左室心功能指标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及12个月两组心功能不断下降,均为介入组较好,溶栓组下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远近期疗效方面,冠脉CPI较溶栓略有优势.
作者:卓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