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新年伊始,言为心声.我认为,医疗卫生领域有3个方面是中国政府需要尽快解决和完善的.首先,确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各项改革的前提.对于中国医疗卫生,政府一直占有绝对的主导权.无论是从资金的分配、医疗卫生机构性质、人员的身份等,没有哪一个方面,能够充分体现市场的价值.当然,这和医疗卫生本身具有的特殊属性有关,但是,过度的依赖政府,其结果必然是短期低效率和长期的公平性损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保证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降低剖宫产率,需要专业技能过硬的助产士队伍.而我国目前每千人口助产士数量仅为0.05人,远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水平.我国也没有实行独立的助产士注册准入制度,缺乏多层次、多阶段的助产士教育,没有职称系列等,这导致我国助产士队伍的素质和数量远远低于实际需要.
作者:甘贝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女儿现在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当初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们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国外的朋友大多推荐学医;而国内的朋友,特别是医疗界的人士,绝大多数都反对我们让女儿学医.反对的理由很实际,譬如工作太累、生活不规律、收入不高、医患矛盾大、大医院难进、需要终生学习等.有朋友甚至劝说,让你女儿到我们医院待一天,保证她就不再想学医了.不过,后我们还是支持女儿的选择,送她踏上了学医的漫漫征途.
作者:刘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透露,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拟到2015年年底,部分发卡基础好的试点地市居民健康卡发卡率达75%以上,其他试点地市居民健康卡发卡率达65%,以上,初步实现跨地区、跨机构就医一卡通.但就当前而言,居民健康卡建设快速推进还有很多困难和制约因素需要解决.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表示,居民健康卡的发放涉及多方利益协调,费用分担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政府投入不足是大的制约.
作者:韩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国干细胞治疗领域乱象横生已成公论,虽然有关部门发布禁令整顿,但是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虽然已经着手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但是迟迟未能出台.武警总医院细胞移植科主任安沂华表示,政府部门的不及时作为,既损害了众多患者的权益,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发展.我国干细胞治疗的乱象国际知名,曾经被《自然》杂志专文报道.对此,有关部门在2012年年初已经基本叫停了除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外的干细胞临床试验和治疗,制定《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3年3月发布了该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业内专家表示,由于机构调整等多种原因,这一管理办法迟迟未能出台,令人遗憾.
作者:陈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台湾的联新国际医疗集团创立于1991年,2001年,由于看好大陆市场,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抢滩上海市场.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执行院长张瀞文说,医疗市场竞争白热化之后,整合医院成为趋势.当年,联新国际医疗集团推医院连锁化的时候,被人诟病是商业化下的产物,但在20年后的今天被证明,连锁在资源整合里让效益大化.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据可查到的文献,我国第一家民营医院1984年出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之后在沿海城市较快速蔓延.目前,在广州、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包括国内外民间投资、民办公营、公办民营等模式.这些多种经营和运营模式的并存,构成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主要特征,但是,由此也导致了之后一系列问题.据统计,社会资本办医在2000年到2013年呈现峰谷的状态.具体为:2000年~ 2003年为积极发展期.此段时期随着一些政策的出台,社会资本办医成为新兴事业,投资热情看涨;2004年~ 2008年,由于缺乏具体政策进一步支撑,发展步入瓶颈期;自2009年以后重新掀起新一轮的热潮.
作者:黄葭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答记者问中,对《意见》中的7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解答.严控公立医院规模留出社会办医空间问:如何发挥规划作用,引导社会办医发展?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这些年,对于社会资本多元化办医,国家发了那么多文件,但目前仍然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在于,很多人对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认识是模糊的.在我看来,引进社会办医理由有3个:首先,社会资本有经营的灵活性,其竞争机制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态度有好处.第二,可以减轻政府负担.打个比方,政府只有养5只羊的资本,却用这些钱养了10只羊,给每只羊的东西都不够,10只羊都不满意.所以把10只羊变成5只羊,再引入社会资本养另外5只羊,这样才是合理的.第三,增加服务供给.当下我们国内很多地方的资源供给还不足.
作者:金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社会资本办医需要探讨几个问题:第一,医疗卫生领域分为资金的筹集和服务的提供.医疗资金的筹集,发达国家一般基本医疗服务都是政府筹集的,参与模式有所不同,譬如英国是通过税收筹集;德国、中国是通过医疗保险费筹集.在这方面公共筹集和医疗资金是一致的,这在今后不会有改变.但是,医疗服务提供模式则是多元的.也有很多国家是通过民办的医院或者混合制的医院提供,比如加拿大,很多医院并不是公立医疗机构,政府采取筹集资金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我国一直以来主要是靠公立医院提供服务,随着民营医院逐渐发展,今后的趋势是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共同提供服务.
作者:左学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又一次调整,各地都在制定相关细则.那么,新一轮的生育政策调整到底能够改变什么?改变之一:促使低生育率向更替水平接近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水平已降至1.5~1.6,现行生育政策下生育率水平会继续缓慢下降,人口总量将会迅速减少,未来的人口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作者:原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2013年中非部长级卫生发展合作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有关致辞中均表示要推动中国在全球卫生事务中的参与,加强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协调,尤其是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而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形成指导性的原则和战略,为此,中国有必要制定全球卫生国家战略.全球卫生国家战略,顾名思义,是指国家为了提升在全球卫生中的作用、增加话语权和领导力,从而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国内卫生问题,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全球卫生国家战略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许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03年,国家把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撬动内需的主打行业.10年后的今天,国家把医疗健康行业作为中国经济今后发展撬动内需的主打行业,鼓励多元化办医.多元办医如何推进的话题现在特别热.国务院40号文件提出了政府引导,让社会市场发挥主导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资源配置当中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如果把营利性的力量定义为市场的话,我个人觉得,我们不应该让营利性的力量在医疗健康行业当中占主导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市场体制强烈的美国,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也仅占公立医院的20%,主导的应该是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近期,投资医院呈现出汹涌澎湃的趋势,在推动多元化办医的过程中,我们要谨防从一个倾向走向另一个倾向,房地产热中,有些人买房子犹如买白菜一般,今后办医院不要再出现买白菜一样,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作者:蔡江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原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血管教授,长征医院是一家有着特殊环境和背景,以及大量一流的专家人才的医院,我从体制内出来办民营医院,大的感受是:社会办医之所以难,首先难在人才.由于诚信度不够,从投资的风险来讲,可能民营医院比公立医院做的还要好,但是它是不被保护的,这家医院可能就要关门.现有条件下,医疗人才的问题是很难突破的.医疗风险大,意味着医疗投资的风险也增大,很可能会变成投资的无底洞.
作者:宋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刘明,现为睿信投资合伙人,两年前加入华润集团,带领自己的团队负责华润集团公立医院的改制和并购.反思那段在公立医院的改制与并购的经历,他认为教训多于经验.当初想把商业体制和机制引入到公立医院里,但短时间无法实现,让他引以自豪的高州市人民医院项目虽然成功了,但是由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戛然而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未来5年到10年,全国性的医院品牌兼并、收购和合资热潮将兴起.之所以如此,是出于品牌建设的需要.现在一提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都知道是做心脏病的,爱尔眼科医院是做眼科的,和睦家医院是为外国人、中高端人群服务的,这就是通过品牌实现医院和医院之间的差异化.医院的品牌机制包括品牌战略、品牌驱动手段、品牌资产、品牌价值.我们都知道,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上海复星医药投资集团在收购医院时,不仅仅看医院的资产,还要看医院的团队,看医院在当地老百姓中的口碑、忠诚度.有了品牌,才能激励医院员工的信心,提高医院在当地或者全国的声誉.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医药卫生领域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药品价格仍然虚高、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现象依然存在、医患关系紧张……究其根源,我们还是没有很好地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各自的作用,公立医院中的营利和非营利行为依然混沌不清,服务的行政性垄断和扭曲的市场补偿是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淡薄的根本原因.医改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目前混沌不清状态,重新建立起公私分明、各司其职,满足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医药卫生服务新体制.1.托底性.公立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向所有居民提供必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立机构,履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托底作用,是居民健康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反,作为多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民营医院,一方面可以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提供非营利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是营利性的,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马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一项关于12个市(区)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持续改善.但是,与户籍人口相比,外来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还是相对较低,居住半年以下流动人口利用率更低.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流动人口有2.36亿人,占总人口1/6,其中75%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参与此次调查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坦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推动经济、改变人口格局的同时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作为基本医保制度的重要内容,在给因患大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群众解决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同时,多地在基本医保基金结余不足的情况下,引入商业保险公司,由此在制度推进过程中,各地遭遇了很多共性问题.很多省反应,大病保险制度主要针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后,由于两项基本医保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致使不同地市、同一地区不同县之间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设计和做法存有差异.
作者:孔令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报道医疗、医改、医院管理问题的媒体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医疗领域的媒体,包括《健康报》、《中国医院院长》等,这种行业内媒体多站在卫生界的角度考虑问题;第二类是都市公共媒体,如《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等,这种媒体多站在患者角度进行新闻报道,对医生具有攻击性;第三类是全国性的高端的公众媒体,比如《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