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分泌及化疗对乳腺肿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杨帆;许阳子;苏琼菲;王希成

关键词:雌激素, 化疗, CD44+CD24-/low, MCF-7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内分泌及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对ER+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期推动ER+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 取ER+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细胞株MCF-7,进行体外培养,无水乙醇、雌二醇、以及雌二醇联合三苯氧胺的培养观察.随后选取雌二醇组中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进行紫杉醇、吉西他滨以及阿霉素的培养观察,统计分析各组的分析结果.结果 雌二醇培养组与联合培养组,细胞培养7d、10d以及15d后,细胞中CD44+CD24-/low表现细胞所占的比例相比较或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紫杉醇、吉西他滨以及阿霉素培养组中,细胞中CD44+CD24-/low表现细胞比例在培养1d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培养15d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分泌以及化疗对ER+乳腺癌细胞均有重大影响,对于ER+乳腺癌根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后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护理,预防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2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后的患者,总结相关的治疗过程,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术后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有6例患者出现胆汁漏出腹壁外,其中1例因肿瘤晚期引起全身衰竭已死亡,1例因家庭原因已带管出院;有2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有2例患者出现导管堵塞.上述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并发症得到了缓解或者消失.结论 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PTCD术后的并发症,为患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郑淦方;陈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门诊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与饮食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结核病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及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佛地区慢性病院的门诊结核病患者183名,由经统一培训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记录患者营养相关的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有61.2%的结核病患者认识到调整饮食结构和量对结核病有利;不同年龄、学历水平及职业的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存在差异,年龄越高、学历越低知晓情况越低,学生、知识分子知晓情况较工人、农民高(P<0.05);在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方面,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总体水平较低,需加强在诊治或督导过程中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工作,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陈涛;郭婉如;李海成;陈亮;郭卉欣;江勇;王威;何超文;郭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并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辖区内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1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抽血进行“两对半”检查,并统计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接种完成后抽血检查新生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抗体情况,统计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抗体保护率.以全程(三针)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为观察组,以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抗体保护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新生几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非常理想,第一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7.56%,全程及时接种率93.78%,全程接种率达到94.56%;新生儿HBs阳性率低于人群,且新生儿抗体保护率高达85.49%,高于人群抗体保护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结论 乙肝疫苗切实发挥了对新生儿的保护作用,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蔚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西医理论相结合制定出的健康教育方案对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间对11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12例老年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实行传统宣教.健康教育实行一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对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开始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实施一年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优秀和合格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对生活质量感到非常满意和合格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认知水平得分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采用x2检验,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显著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了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文霞;欧阳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PncA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吡嗪酰胺(PZA)分离株PncA基因突变情况,从而探讨其水平与结核病的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技术,以PncA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突变发生率高的47位(Th广→Ala) (PncA139)和85位(Leu→Pro) (PncA254)设计探针,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建立标准曲线.并用于检测临床105份标本(TB-DNA >103)pncA基因突变表达量.结果 ①63例Pn-cA139点突变表达量>102,占60%;②31例PncA254点突变表达量>102,占30%;③PncA139位突变表达量>103的患者同时也出现PncA254位突变表现,且TB-DNA表达量均>106;④PncA139位突变的高拷贝组与低拷贝组突变率比较x2为50.44,85位点x2为20.97,P值均<0.005,比较差异亦有明显统计意义.结论 TB-DNA高拷贝且PncA基因突变是临床结核病患者病情反复,以致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小蓉;陈少莲;卢景辉;丁彩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芳;何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RECK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RECK蛋白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EIivision二步法检测RECK蛋白在62例(Ⅰ级14例,Ⅱ级16例,Ⅲ级16例,Ⅳ级16例)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RECK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Ⅳ级脑星形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00%、21.43%、25.00%、12.50%、0.00%,在正常脑组织与脑星形细胞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脑星形细胞瘤不同病理级别间RECK阳性表达率有差异(P<0.05).Spearman's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脑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加,RECK的表达率明显下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ECK在脑星形细胞瘤中低表达;且随脑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下降.RECK在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作用.

    作者:罗穆云;肖秋香;杨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道超声引导在困难宫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引导在困难宫腔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常规的宫腔手术失败者,采用阴道超声引导宫腔手术.结果 115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5.8%,未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阴道超声引导下实施宫腔手术克服了常规宫腔手术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桂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广州市荔湾区婴幼儿喂养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本地区婴幼儿喂养者对科学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本地区婴幼儿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对象为首次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或预防接种的本地区婴幼儿喂养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包含20个喂养问题)调查,要求现场作答.结果 参与调查的婴儿763人,男婴427人,女婴336人.喂养者对辅食添加知晓率较高(80.02%),而对食物营养知晓率较低(50.46%);文化程度越高,在婴幼儿营养及喂养知识方面掌握的越多,医护者对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合理添加辅食正确率达到了100.00%.结论 本地区居民对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的了解仍然不足,迫切需要开展喂养者科学喂养知识的宣教工作.

    作者:李桂友;唐敏;张慕意;苏素娟;沈小雅;陈惠兰;陈彩儿;李红玉;原绮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hemerin、 内脂素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内脂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研究组)以及3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孕24 ~ 36周外周血中chemerin、内脂素表达水平.结果 随孕周增加,血清内chemerin、内脂素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时间段内研究组血清chemerin、内脂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chemerin=5.09,P<0.05;x2vifatin=5.00,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Chemerin、内脂素可能通过影响糖脂代谢,参与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莉娜;刘国成;马瑞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胸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急救,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急诊期间医疗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9.13±15.47) min, (50.19±19.15)min, (45.35±19.22) min,对照组分别为(67.35±23.68) min, (82.26±22.40) min, (62.32±26.16) 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期间医疗费用治疗组(834.32±116.49)元,对照组(827.35±114.37)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诊断符合率治疗组96.59% (85/88),对照组80.43% (74/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治疗组92.05% (81/88),对照组83.69% (7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痛患者急救中应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为治;黄玉妞;叶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和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足溃疡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有糖尿病足,对照组无糖尿病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糖尿病足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MAP、FBG、PBG、TC、TG和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糖尿病足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吸烟、病程≥10年、周围神经病变、eGFR低和外周血管病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吸烟、病程≥10年、周围神经病变、eGFR低和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郑亮;温志刚;林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外固定支架在创伤骨科严重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创伤骨科中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骨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创伤性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通过外固定支架接受损伤控制性治疗.其中参照组患者行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先接受一期外固定支架处理,待伤情稳定后再行二期切开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乳酸清除时间、术中失血量、体温以及PT/APTT恢复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且伴有多处复合伤的创伤骨科患者来说,外固定支架辅助下的损伤控制性治疗对于病情稳定后期开展二次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极为有利,患者预后也由此得以改善,因而应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程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眼部组织构建修复中的应用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TGF-β在眼科的研究近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国华;汪德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安全护理影响原因及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原因及措施.方法 对我院60例老年患者伴随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安全问题原因有多种,其中,有25例(41.7%)患者为口服用药问题,有12例(20.0%)患者为跌倒坠床问题,有9例(1S.0%)患者为压疮问题,有7例(11.7%)患者为感染问题,有5例(8.3%)患者为烫伤问题,有2例(3.3%)患者为自杀倾向问题.结论 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需要加强完善安全护理管理.

    作者:黄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方法对脑梗死偏瘫病人的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1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康复护理组(90例)和常规护理组(90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康复护理组中总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3.3%(x2=12.960,P=0.0003<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黎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Neer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Neer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老年患者29例,回顾性分析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及术后一年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愈合,术后6月后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影像学愈合时间为9周内.根据Constant评分结果,1年后平均Constant评分为78分,其中优秀8例,良16例,中等5例.术后1年三部分骨折功能评分高于四部分骨折,而不同骨质疏松类型的功能评分无明显区别.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Neer三部分及四部分骨折可以有效重建解剖、稳定固定,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国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碳纤维外固定支架撑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 (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 (37/50),差异显著(P<0.05);骨Bohler角(27.1±2.1)°和Gissane角(124.1±5.5)°,明显高于对照组(26.3±1.8)°和(121.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伟;王广辉;陆道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通量透析对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率及康复率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各个临床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不同透析膜对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作一评价.方法 将普通纤维素透析膜与高通量透析膜对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入选的8份临床对照研究文献中,有7篇的结果表明,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率,其OR为1.56,95%置信区间为(1.15,2.13),P=0.005.而对于康复率而言,两种透析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高通量透析膜进行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于李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研究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2012年间实施细节护理的情况,并将本年度护理质量,即护理服务态度、供给和回收及时率以及包装质量与未实施细节护理的2011年进行对比,分析其实施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细节护理,我院2012年间护理服务态度、供给和回收及时率以及包装质量均明显高于2011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护理严格规范、管理并约束每个护理细节,将其应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能有效控制和提升其质量护理标准,全面检测消毒灭菌等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艳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