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通量透析对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率及康复率的影响

于李汀

关键词:透析, 高通量, 急性肾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 通过对各个临床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不同透析膜对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作一评价.方法 将普通纤维素透析膜与高通量透析膜对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入选的8份临床对照研究文献中,有7篇的结果表明,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率,其OR为1.56,95%置信区间为(1.15,2.13),P=0.005.而对于康复率而言,两种透析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高通量透析膜进行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方法对脑梗死偏瘫病人的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1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康复护理组(90例)和常规护理组(90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康复护理组中总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3.3%(x2=12.960,P=0.0003<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黎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GnRHa预治疗时间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预治疗时间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过程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经GnRHa预治疗后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2例,分为A组(18例,术前GnRHa预治疗两个月)和B组(24例,术前GnRHa预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君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手术情况、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前子宫体积、大肌瘤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均有显著缩小(P<0.05).B组患者缩小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缝合例数等情况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没有副作用出现,B组患者有7例(29.2%)副作用出现,两组患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38,P<0.05).两纽患者术后两年内各有1例子宫肌瘤复发,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 =0.27,P >0.05).A组12例备孕患者中有6例妊娠;B组15例备孕患者中有7例妊娠,两组间妊娠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 03,P>0.05).结论 术前使用GnRHa预处理两个月,子宫及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不及使用3个月者显著,但不影响手术操作与效果.

    作者:林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清尿酸(UA)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清尿酸(UA)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82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与118例健康人进行研究,以82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以11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清尿酸(UA)水平,并统计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Fib和UA两个研究指标的差异,探索冠心痛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清尿酸浓度之间关联.结果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比例、体重质量指数、平均年龄进行对比分析,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和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340 mol/L,3.1 g/L为UA和Fib的临界值,观察组研究对象60%在临界值之上,而对照组对象40%在临界值之下.结论 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清尿酸的浓度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两指标间呈正相关关系,均与该疾病存在着密切关联,有理由假设过高的Fib水平与UA水平都是心功能恶化的预测因子.

    作者:温志平;钟守澄;冯小山;廖文光;刘炽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5%);观察组胃镜检查见原病变部位明显好转的总有效率为8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8%).两组比较,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弼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腰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的状态下,取俯卧位于脊柱手术台上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保持卧床休息15 ~ 20天之后方可下床活动,下床活动时需要佩戴腰部支具,并且叮嘱患者不要进行弯腰动作,对腰围处进行为期4~7个月时间的保护.结果 经临床手术治疗,3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83.3%;有5例患者有效,有效率为16.7%;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椎弓根固定融合术治疗重症腰间盘突出具有能够同时为患者提供前、中柱的支持,并且能够很好地从患者的X光片中对骨性融合进行辨别的临床优势,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牛燕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手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临床作用和意义.方法 抽取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患者,均需手术器械取石,其中22例患者术中配合应用胆道镜,作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情况以及术后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 (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含3例结石残留,残留率为13.6% (3/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 (8/2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 (5/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 (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的实用性较强,有效避免结石残留以及再次手术取石发生,临床认可度高,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皮勇;王建国;廖晓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属参与针灸联合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幻肢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针灸联合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幻肢痛的效果.方法 将34例糖尿病足截肢后发生患肢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均给予针灸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家属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及抑郁焦虑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 <0.01),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低于照组(P<0.05).结论 家属参与针灸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缓解截肢后患者的幻肢痛.

    作者:江海玲;刘洁珍;黄雪萍;蔡敬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护理

    目的 探讨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9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的护理工作及成效.结果 经积极治疗与护理,7~35天后有85例患者粒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 在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可加快粒细胞的恢复,使患者顺利度过粒细胞缺乏期.

    作者:孙豫凡;蒋建君;刘加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2例病人的生活质量的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并评价心理护理应用于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COPD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同时应用COPD病人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 实验组治疗30 d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同对照组治疗30 d后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30 d后社会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治疗30 d后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娟;程媛;徐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异甘草酸镁防治胃癌术中腹腔化疗毒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防治胃癌术中腹腔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术中进行腹腔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治疗加用异甘草酸镁;观察两组术后发热及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及腹胀)、腹腔引流液量及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热、腹腔引流液及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减轻胃癌术中腹腔化疗毒副反应,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陈胜全;揭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SOD活性和MDA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治疗后MDA水平与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复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珍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PncA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吡嗪酰胺(PZA)分离株PncA基因突变情况,从而探讨其水平与结核病的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技术,以PncA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突变发生率高的47位(Th广→Ala) (PncA139)和85位(Leu→Pro) (PncA254)设计探针,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建立标准曲线.并用于检测临床105份标本(TB-DNA >103)pncA基因突变表达量.结果 ①63例Pn-cA139点突变表达量>102,占60%;②31例PncA254点突变表达量>102,占30%;③PncA139位突变表达量>103的患者同时也出现PncA254位突变表现,且TB-DNA表达量均>106;④PncA139位突变的高拷贝组与低拷贝组突变率比较x2为50.44,85位点x2为20.97,P值均<0.005,比较差异亦有明显统计意义.结论 TB-DNA高拷贝且PncA基因突变是临床结核病患者病情反复,以致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小蓉;陈少莲;卢景辉;丁彩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妇科截石位改良型肩托放置方法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 通过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肩托放置方法进行改良,提高手术患者、主刀医生的满意度及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方法 选择手术时间>2h的妇科腹腔镜手术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肩托放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型肩托放置方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改良后的肩托放置方法既经济方便,又能符合手术患者的生理学及力学的角度,满足手术患者及主刀医生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泽勇;劳静怡;黄间崧;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多孔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加载辛伐他汀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多孔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加载辛伐他汀的药物释放性能.方法 采用PLGA颗粒和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为原料,制备五种加载辛伐他汀的复合支架材料,并用分光光度仪测定每种复合支架材料辛伐他汀释放情况.结果 加载辛伐他汀的五种类型复合支架,体外药物释放均呈缓慢持续性释放达到60 d以上,60天累积释放率达70~90%,其中采用产气颗粒沥析技术的两种支架材料释放速度较为均衡.结论 加载辛伐他汀的多孔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性能.

    作者:胡飞;周磊;周东风;吴王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胸痛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胸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急救,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急诊期间医疗费用、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初步确诊时间、急诊滞留时间、胸痛缓解时间治疗组分别为(39.13±15.47) min, (50.19±19.15)min, (45.35±19.22) min,对照组分别为(67.35±23.68) min, (82.26±22.40) min, (62.32±26.16) 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期间医疗费用治疗组(834.32±116.49)元,对照组(827.35±114.37)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诊断符合率治疗组96.59% (85/88),对照组80.43% (74/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治疗组92.05% (81/88),对照组83.69% (7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痛患者急救中应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为治;黄玉妞;叶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简易调强计划设计方法在上段食管癌调强计划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一种简易调强计划设计方法在上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传统9野调强计划和简易调强计划,统一处方剂量60 Gy/30 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结果 传统9野调强计划与简易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对于高剂量区1%体积的脊髓受量和双肺20 Gy和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V20,V30),两种计划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减少脊髓、肺两种重要器官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同时减少投射跳数(P<0.05).结论 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在胸上段食管癌中应用.

    作者:袁军;郭海亮;王祥财;许明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麻醉科通气设备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目的 探讨避免麻醉科通气设备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患者使用的器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件,观察组采取定期消毒,并使用一次性通气设备;对照组麻醉机和通气设备进行普通消毒.比较两组使用前后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两组虽然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均有致病菌的检出,但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消毒前观察组阳性数为19件,阳性率为31.67%,消毒后阳性数为5件,阳性率为8.33%,观察组消毒前后的阳性数和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有5例出现医院感染,观察组无医院感染例数.结论 定期清洗麻醉机和通气设备,并尽量使用一次性器具,可以有效地避免机械通气感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定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泵注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循环稳定作用.方法 3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ECG和SpO2,记录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等指标,术后24小时复查肾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生命体征稳定,术中血压降幅不超过20%,未见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持续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有助于降低血压下降程度,维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刘秀琴;董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分泌及化疗对乳腺肿瘤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内分泌及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对ER+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期推动ER+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 取ER+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细胞株MCF-7,进行体外培养,无水乙醇、雌二醇、以及雌二醇联合三苯氧胺的培养观察.随后选取雌二醇组中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进行紫杉醇、吉西他滨以及阿霉素的培养观察,统计分析各组的分析结果.结果 雌二醇培养组与联合培养组,细胞培养7d、10d以及15d后,细胞中CD44+CD24-/low表现细胞所占的比例相比较或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紫杉醇、吉西他滨以及阿霉素培养组中,细胞中CD44+CD24-/low表现细胞比例在培养1d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培养15d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分泌以及化疗对ER+乳腺癌细胞均有重大影响,对于ER+乳腺癌根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杨帆;许阳子;苏琼菲;王希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和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足溃疡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有糖尿病足,对照组无糖尿病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糖尿病足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吸烟史、糖尿病病程、MAP、FBG、PBG、TC、TG和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eGF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糖尿病足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吸烟、病程≥10年、周围神经病变、eGFR低和外周血管病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吸烟、病程≥10年、周围神经病变、eGFR低和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郑亮;温志刚;林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