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梅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防治胃癌术中腹腔化疗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术中进行腹腔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治疗加用异甘草酸镁;观察两组术后发热及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及腹胀)、腹腔引流液量及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热、腹腔引流液及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减轻胃癌术中腹腔化疗毒副反应,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陈胜全;揭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visfatin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肝脏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应用DHEA皮下注射制备PCOS模型.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PCOS模型组20只,其中10只单次注射visfatin干预(PCOS+visfatin组).结束实验后RT-PCR检测肝脏HMGCOA还原酶和SREBP-2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PCOS组大鼠肝脏组织HMG COA还原酶和SREBP-2的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给予visfitin干预后PCOS大鼠肝脏组织HMGCOA还原酶和SREBP-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COS大鼠肝脏组织的表达.结论 Visfatin可能通过促进SREBP-2和HMGCOA还原酶的表达来参与肝脏的胆固醇代谢.
作者:张二红;黎小妍;张添松;邹先翔;古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碳纤维外固定支架撑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0% (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 (37/50),差异显著(P<0.05);骨Bohler角(27.1±2.1)°和Gissane角(124.1±5.5)°,明显高于对照组(26.3±1.8)°和(121.2±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伟;王广辉;陆道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脑瘫患儿5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静脉滴注脑活素10d+按摩、运动功能训练、语言能力训练、针刺等综合治疗20 d为1疗程;研究组28例于脑活素滴注期间加行高压氧治疗,两组均3个疗程后评价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肌张力和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研究组治疗前后及肌张力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可通过促进患儿脑血流灌注量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达到治疗脑瘫作用,结合按摩、运动功能训练等综合方法效果更佳.
作者:郑丰强;吴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心理护理应用于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COPD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同时应用COPD病人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 实验组治疗30 d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同对照组治疗30 d后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30 d后社会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治疗30 d后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娟;程媛;徐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SOD活性和MDA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患儿治疗后MDA水平与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复杂,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珍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易调强计划设计方法在上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传统9野调强计划和简易调强计划,统一处方剂量60 Gy/30 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结果 传统9野调强计划与简易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对于高剂量区1%体积的脊髓受量和双肺20 Gy和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V20,V30),两种计划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减少脊髓、肺两种重要器官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同时减少投射跳数(P<0.05).结论 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在胸上段食管癌中应用.
作者:袁军;郭海亮;王祥财;许明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观察组给予黄体酮胶丸口服.观察两组疗效,检测两组血清孕酮水平,并记录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孕酮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蒋顺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出血,将370例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情况、溃疡部位、溃疡直径、溃疡数量、服用NSAIDs情况、幽门螺杆菌监测情况,以总结高危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基础疾病、是否服用NSAIDs、腹痛、溃疡部位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为女性、基础疾病、服用NSAIDs、复合性溃疡和无腹痛是导致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 女性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无腹痛、服用NSAIDs和复合性溃疡是导致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主要因素.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要根据这些高危因素,提早介入诊断和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陈少文;吉明柱;黄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真空微创旋切术BI-RADS 3级非扪及乳腺病灶早期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超声BI-RADS 3级的89例158个非扪及乳腺病灶进行高频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切除后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58个肿块皆被准确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病灶153例.包括多发性乳头瘤21例,非典型增生16例,纤维瘤72例,纤维囊性乳腺病伴瘤样增生结节39例,正常乳腺组织5例.5例恶性病变均为导管原位癌,恶性率为3.1% (5/158).所有良性病灶在切除后3个月,半年行超声检查均未在原手术病灶区发现异常.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系统是BI-RADS 3级非扪及乳腺病变早期诊治的首选,可用于早期乳腺癌筛查.对于超声诊断BI-RADS 3级非扪及乳腺病灶应引起警惕.
作者:张蕊;戴常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血法,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采血法,对两组的采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8%,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以及26%.结论 大隐静脉采血法可提高新生儿采血成功率,降低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留置胃管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76例老年病人留置胃管情况,观察引起并发症的各种原因,并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插管失败5例,反流2例,肺部感染1例,脱管4例,堵管3例,便秘8例,腹泻5例.结论 针对不同的致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肖红霞;杨小我;冯馨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结核病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及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佛地区慢性病院的门诊结核病患者183名,由经统一培训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记录患者营养相关的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有61.2%的结核病患者认识到调整饮食结构和量对结核病有利;不同年龄、学历水平及职业的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存在差异,年龄越高、学历越低知晓情况越低,学生、知识分子知晓情况较工人、农民高(P<0.05);在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方面,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总体水平较低,需加强在诊治或督导过程中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工作,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陈涛;郭婉如;李海成;陈亮;郭卉欣;江勇;王威;何超文;郭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研究内分泌及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对ER+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期推动ER+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 取ER+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细胞株MCF-7,进行体外培养,无水乙醇、雌二醇、以及雌二醇联合三苯氧胺的培养观察.随后选取雌二醇组中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进行紫杉醇、吉西他滨以及阿霉素的培养观察,统计分析各组的分析结果.结果 雌二醇培养组与联合培养组,细胞培养7d、10d以及15d后,细胞中CD44+CD24-/low表现细胞所占的比例相比较或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紫杉醇、吉西他滨以及阿霉素培养组中,细胞中CD44+CD24-/low表现细胞比例在培养1d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培养15d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内分泌以及化疗对ER+乳腺癌细胞均有重大影响,对于ER+乳腺癌根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杨帆;许阳子;苏琼菲;王希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在肠梗阻内科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肠梗阻需行内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钠紊乱、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丽枝雪,比较两组患者内科治疗痊愈率、临床治疗效果及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内科治疗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费用少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可以在肠梗阻的内科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作者:陆军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为72.1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少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两组疗程均为1次/周,5次/1个疗程,定期进行追踪观察并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显著.
作者:胡承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芳;何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泵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循环稳定作用.方法 3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ECG和SpO2,记录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等指标,术后24小时复查肾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生命体征稳定,术中血压降幅不超过20%,未见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持续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有助于降低血压下降程度,维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刘秀琴;董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腹透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0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进行调查记录.结果 门诊随访依从性良好者占67.3%,随访依从性较差者占32.7%.结论 部分患者认为就诊远、费用高、嫌麻烦、没有必要来等,该类患者的门诊随访依从性差,应针对这一人群进行强化教育,建立多种有效的随访模式,同时提高腹透护士专业水平,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殷雪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