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信息化有无限可能

连漪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信息化, 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工作, 医疗卫生, 国家战略, 改革发展, 前支撑, 组成, 中国, 使命, 健康, 机遇
摘要:医疗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健康中国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给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宁夏走特色医改之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11个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2009年,宁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药品“三统一”改革,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取消了药品加成,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实践基础;2015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2016年作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

    作者:郭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RG改革需明确顶层设计

    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当前,有关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和试点在各地展开,其中尤其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为业界所关注.DRG收付费,即根据住院病人的临床及资源消耗相似性分成一定数量的疾病组,并以组为单位制定医药费用标准收付费.

    作者:叶龙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县域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健康档案成为大众熟知的词汇.健康档案是指居民身心健康状况的规范化、科学化记录,包括正常的健康状况、亚健康时的疾病预防、非健康时的疾病治疗以及健康促进等.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通过多渠道收集的动态的信息资源.

    作者:陈玉平;叶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海南打通新农合跨省结算关节

    海南省位于祖国的南端,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避寒胜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跨省就医直接结算的需求非常旺盛.目前,海南省已联通31个省(市、区)的353家医疗机构,经规范转诊至省外联网医疗机构的参合患者,可享受出院窗口联网结算服务.

    作者:周国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郑州探索解决医联体建设深层次问题

    医疗联合体、医疗共同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络等医联体模式已在河南省郑州市全面呈现.但郑州市在医联体发展过程中,深层问题也逐步凸显.该市积极探索,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杨力勇;李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建设现代医院离不开健康管理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作为基本原则,彰显了健康管理服务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

    作者:高红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打造健康中国妇幼健康先行

    多年来,我国妇幼健康事业成绩显著,但是,如何制定新形势我国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策略,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宗旨实现新形势妇幼健康事业的再发展和新突破,是我国妇幼健康事业的重要问题.

    作者:宋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湖北积极搭建先进典型推广平台

    近年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积极搭建先进典型宣传推广平台,树立行业标杆、提高行业美誉度,有力发挥了行业典型人物在卫生计生系统的影响力,大大促进了卫生计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事业发展.

    作者:李权林;刘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大幕拉开

    “截至今年8月底,新农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覆盖9省1.5亿参合人口.全国共开通1518家跨省就医定点医疗机构,遍布31个省(区、市).2017年1月~8月,全国共实现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91.4万人次,报销105.2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5496.3元;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18235人次,结报金额1.4亿元,平均为每人次患者减少垫付7677.5元.”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该委基层卫生司监察专员聂春雷披露了新农合异地就医结算工作进展,同时回应了异地结算中的难点问题.

    作者:宁艳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厘清参与社会办医的边界

    社会办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目前阻力之一是缺乏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而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则面临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大量患者需要的困境,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管理者及医师参与社会办医也就顺理成章.但是,这些医疗机构和人员在参与时首先应厘清其权利义务边界.

    作者:解志勇;冯亦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公立医院面对资本大鳄

    近几年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政策层出不穷,可以说政府、医疗市场已经敞开胸怀迎接社会资本.牵手公立医院新建、改建医疗机构,逐渐成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资本有着自然的逐利性,在公私合营的过程中,如何保障患者利益不受损、国有资产不流失、社会资本同时获得适当收益?在2017中国医院大会上,公立医院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宁艳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谋变药品零加成时代

    药品零加成改变了医院的经济运行模式,政策框架已经形成,如何以快的速度响应政策,同时又能兼顾医院发展,是摆在每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业务量已经不是评价现代医院的唯一指标,未来,更多的关注点要转移到医院学科能力和诊疗能力的提升上.

    作者:秦环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共体”方便了山区群众

    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乡医疗资源优质服务体系、同步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今年3月,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与桶井乡卫生院联合组成该县“第一医共体”,由德江县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桶井乡卫生院,成立“德江县人民医院桶井分院”.组建“医共体”后,德江县人民医院从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加强对卫生院的指导,提高卫生院诊疗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作者:杨桦;张金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突出枢纽地位保障儿童健康事业

    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前身系1939年创建于革命圣地延安的中央医院,后几经改制,1959年9月1日经西安市政府批准,更名为西安市儿童医院.目前,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29个临床科室、26个门诊科室及9个医技科室.2016年全年门诊量20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6.5万多人次.儿童医疗服务遍及西安、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区广大儿童.全院现有职工2152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8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27名.

    作者:李安茂;许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信息化有无限可能

    医疗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柱.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健康中国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给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作者:连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联体“私人订制”魅力绽放

    医联体建设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今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我国关于医联体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正轨.各地医院在医联体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上层出不穷.

    作者:程守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师的价值在何处

    记者选择体验的岗位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门诊药师助.体验当天下午1点,在宣武医院门诊西药房用药咨询中心,记者见到了该中心的负责药师王雪莲.“这里的工作有的时候还是很繁忙的,一会你就能感受到了.”果然,不一会儿功夫,中心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多时候有20多人等待王雪莲给他们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王雪莲告诉记者,在宣武医院设立的用药咨询中心,就是为了发挥药师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单独而细致的药学指导,方便患者安全、正确、合理地用药.

    作者:金仲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江西用好医改考核这根“指挥棒”

    近日,在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中,江西省成为全国唯一的城市和县级改革效果均进入前4位的省份,获得国家奖励资金1400万元.这得益于该省制订的医改考核方案.考核不再“一刀切”突出重点工作.围绕年度医改重点任务展开,突出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考核权重,真正实现考精、考重点,充分发挥医改考核的导向性作用.

    作者:徐雅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托管要避开“雷区”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一直在鼓励医疗制度创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此背景下,医院托管作为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重视.2015年,《福建省公立医院支援社会办医指导意见》明确“公立医院可以发挥无形资产、管理团队、医疗技术上的优势,整体托管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实行民建公营”,更打开了公立医院托管民营医院的大门.

    作者:邓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中医的一次门诊

    早上8点,北京中医医院门诊大厅.想要穿越在拎着各式袋子、形形色色前来就医的人群中快速行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该院党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好不容易才来到消化科所在的楼层.避开来回踱步的患者和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来到其中一间诊室,两张办公桌前,4名医生相向而坐.在这些白大褂中间背靠着墙的,是一位头发花白却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记者要跟随出诊的医生一一现年90岁,曾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作者:郭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