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癌综合治疗研究的进展

左朝晖;林劲冠;朱海珍

关键词:胰腺癌, 术前评估, 综合治疗, 根治性切除, 新辅助放化疗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癌综合治疗研究的进展.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胰腺癌综合治疗进行综述.结果 准确的胰腺癌术前评估是胰腺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个体化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规范化手术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胰腺癌的疗效.结论 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是胰腺癌佳治疗的模式.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PBL法对临床护士进行英语口语培训的研究

    目的 探讨PBL法在临床护士英语口语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将60名英语基础较好的临床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通过参加科室和医院的常规培训,试验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采用PBL法进行英语口语培训,评价英语口语掌握效果.结果 试验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较学习之前有显著提高,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PBL法进行英语口语培训有助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适于在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的培训中应用.

    作者:张树增;苏湘芬;刘佩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268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病人导致睡眠障碍的因素,并观察改善病人睡眠的有效手段.方法 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老年病人268例,应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包括一般资料、睡眠障碍常见的类型及常见原因等.结果 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类型分为:入睡困难者占29.11%,不能熟睡者占16.39%,早醒者占28.31%,睡眠时间减少者占13.41%,睡眠时间颠倒者占7.49%,夜间多梦者占12.70%.给予护理干预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主要的病因为:疾病本身的因素、心理上的因素、环境的因素及其他因素,给予护理干预后都出现了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疾病本身的因素以及心理上的因素是导致老年病人睡眠障碍的重要的因素,通过给予护理干预,使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可以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健康.

    作者:曹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HILIPS DR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本文讨论了有关PHILIPS DR的常见故障,通过对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的现象进行分析,多角度提出造成故障各种可能的原因,一一进行分析,提出排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证明其准确性.该文还着重论述了PHILIPS DR设备正确的使用方法及设备维修人员如何做好保养及预防性维修等方法,以减少机器的突发性故障,延长使用寿命,为从事PHILIPS DR维修工作的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王献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术中应用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9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胆道镜手术组(45例)和传统手术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胆道镜组术后观察优良患者41例,差4例,优良率91.11% (41/45);传统手术组术后患者优良37例,差11例,优良率77.08% (37/48).胆道镜组术后残留结石患者胆道镜组3例,残留结石率6.67% (3/45),传统手术组残留结石患者9例,残留结石率18.75% (9/48).术后并发症,胆道镜组4例,并发症率8.89% (4/45),传统手术组11例,并发症率22.92% (1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优良率高、术后残留结石率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向长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BL教学模式医学教育应用之我见

    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以及实施过程中角色转换等多方面,阐述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院校实施的方法和经验,以期在医学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志刚;黄坚;陈铭;谢建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核桩冠在前牙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外伤前牙的修复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008至2010年共21例35颗外伤的前牙进行核桩冠修复,并随访1年.结果 修复失败2例,共3颗牙;其中冠脱落1例,2颗牙,根尖周炎1例1颗牙.结论 对于外伤前牙治疗,核桩冠仍然是一种比较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马娣银;程平;陈德奎;景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60岁)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214例≥60岁行经胸食管癌切除术病人,按照有无高血压分成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分析高血压病组在围手术期各期的发病状况,比较两组术后部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高血压危险度与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①术后一周内,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前32.24%,术后43.46%),P<0.05;术后4天内血压升高明显,4天后血压慢慢稳定,一周后大部分病人(75%)血压可以恢复正常(<140/90 mm Hg);②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血压危险度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比例较高,高血压危险度越高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发生率越高,应重视正确控制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

    作者:周煌明;张伟杏;陈惠忠;康细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不同影像技术诊疗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CTA、MRA、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差异,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选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29例,行脑血管造影术(DSA)及三维重建(3D-DSA).之前全部病例行3D-CTA、21例病例行MRA检查并行三维重建,以3D-DSA及脑外科术中检查为标准,比较3D-DSA与3D-CTA、MRA之间显示动脉瘤立体形态、载瘤动脉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瘤颈及其与载瘤血管关系及穿支情况等方面信息的区别.结果 SAH患者资料共29例,其中28例共患有动脉瘤38个,阴性1个.CTA和DSA/3D-DSA各检出27例37个动脉瘤,二者检出动脉瘤的数目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18例动脉瘤,漏诊3例.结论 CTA/3D-CTA和DSA/3D-DSA二者检出动脉瘤的数目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A/3D -DSA在与载瘤动脉关系、动脉瘤上有无穿支方面优于CTA/3D-CTA及MRA.

    作者:毛崇梅;衣玲;李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疏导在乳腺X线摄影中的重要性

    目的 技师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前对受检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患者密切配合,对获得符合影像诊断的X线照片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对结果分组分析.结果 一组对受检者进行良好沟通,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受检者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减少压迫不适感;另一组与受检者很少沟通,没有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受检者不适感增加,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结论 乳腺技师在进行检查前应对受检者做一些心理疏导,告知检查时压迫的必要性,保护受检者的隐私,让受检者更好地配合技师的操作,使我们获得更为满意的乳腺X线影像.

    作者:陆晓蓉;李刚;吴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2例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患者,2例均为男性,年龄14和24岁,病程6~20年,均为脊髓栓系综合征.2例术前均合并输尿管返流,均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自行间歇清洁导尿.结果 2例患者术后血清肌酐水平降至正常,膀胱造影提示膀胱安全容量升高;2例病人术后均出现泌尿系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缓解.病人在护理指导下均可完成自家清洁导尿.结论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有效地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充盈期末膀胱压力,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储尿环境,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较好选择,但术后可能出现复杂的泌尿系感染.

    作者:王昭辉;白遵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联合腔内治疗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腔内治疗对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24肢)经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24肢中,治疗成功20肢,截肢1例,死亡1例.结论 采用个体化疗法的手术联合腔内治疗,对合并动脉硬化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高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下肢动脉供血的救治率得到提高.

    作者:姚袁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术对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的影响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的影响,评估腹腔镜手术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腹腔镜及开腹卵巢囊肿切除各3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0 min、术后24 h检查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后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同期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导致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升高,有引起DVT风险;腹腔镜术对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产生的影响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张锐;黄浩;李莉芳;赵学峰;王小婕;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持续局部应用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术后换药局部使用及不使用长效激素,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病例94例,随机数字分成实验观察组48例(局部术腔使用长效激素),对照组46例(局部术腔不使用长效激素),随诊观察6~ 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及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鼻窦腔上皮化明显,疤痕增生、息肉复发及窦口闭锁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采用长效激素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新型呼吸运动仿真平台的设计与研制

    目的 为了解决呼吸运动对放疗的影响,需要对呼吸时肿瘤位置和体积的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精确地确定个体化内靶体积,由此需要研制可以对肿瘤形变进行模拟运动的仿真平台.方法 设计利用STC89C52RC单片机提供控制信号,结合驱动芯片ULN2003对四相步进电机28BYJ-48 (12 VDC)进行驱动,从而带动皮带进行微小的往复运动.在皮带之上固定承载骨骼用的玻璃板,玻璃板和骨骼的重量再由安装在玻璃板下方的带有轴承的支架承担,从而巧妙地实现了呼吸运动仿真平台的设计.结果 经过多次测试证明所设计的呼吸运动仿真平台性能稳定可靠,完全满足对仿真的需求,甚至可以在超出当初设计时载重要求两倍的情况下进行超负荷运转.结论 该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具有快速启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从而可以较好地实现需要的肿瘤模拟运动规律.

    作者:徐子海;胡晓云;田媛;陈超敏;王华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10~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两年医院感染变化趋势,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查看病历相结合,在调查日对全部调查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2010~2011年医院感染数据.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1%,例次感染率3.67%,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9%,例次感染率5.25%,两年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现患率高的科室均为综合ICU,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结论 医院应重点关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尤其加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注意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以不断降低感染率.

    作者:屈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皮肤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

    目前皮肤科临床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陈旧、临床形态学教学资源缺乏等“瓶颈”问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提供生动形象的多样化教学与自动化考试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成为皮肤病科教学改革中重要辅助工具.

    作者:周晖;何定阳;韩建德;廖绮曼;马春光;章星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于《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习》的临床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求》调查了陕西省25家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本省普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七项核心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学基础知识评价较高;交流技能、临床技能及信息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需加强.

    作者:武晓慧;杨蕙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出血有效控制前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出血有效控制前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12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限制性液体复苏)和B组(充分性液体复苏)各63例,观察比较两组输液量、平均动脉压、死亡率及实验室指标(PLT、PT、APTT、Hg、BE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复苏后的血气碱剩余值(BE)、血清乳酸值、血气指标与复苏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4 h的ARDS、MODS、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出血有效控制前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充分性液体复苏.

    作者:黎文豪;林烘峰;邓学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与管理

    目的 通过对52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住院患者分组对照进行护理干预与管理指导,提高病人掌握自家导尿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促进病人重返社会,提高生活的质量.方法 对52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是先由医生对病人或家属(看护者)进行导尿技术讲解和操作流程示范,根据病人需要给予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完整全程规范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组织观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操作VCD(男女分开),排尿日记的书写实例指导,个案护理跟踪.观察病人及家属或(看护者)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与结论 实验组自家导尿病人和家属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操作技术掌握熟练程度高,1次导尿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11~48个月无发生尿路感染.

    作者:谢慈妹;谢克基;冯小红;黄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我科31例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患者实施显微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全部31例肿瘤均被顺利切除.在出院时27例病人痊愈,3例好转,1例为无变化.全部病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较为理想.结论 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