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崇梅;衣玲;李胜
去年深冬,经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赵中月、田原两位老师介绍,我第一次见到董草原医生.在此之前,赵中月老师已经把他对董医生的深度跟踪采访写成《发现大药》一书正式出版.我仔细研究了该书之后,对董医生的认识尚处于间接知识阶段,只感觉到他对物性的理解比较独特,特别是他对猫尾木的研究及其应用过程颇符合中医药传统,与现代对新药的研发路径截然不同.出于职业习惯,我对这位民间中医也有了进一步接触和了解的想法.
作者:张超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126例早期拔除胃管(术后第一天)和常规拔除胃管(放置至肛门排气)腹腔镜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术后舒适度、住院时间的异同.结果 早期拔除胃管和常规拔除胃管两组病人在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拔除胃管组的肺部感染率高于早期拔除胃管组(P<0.05),并且舒适度明显低于早期拔除胃管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拔除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病人舒适度得到提高.
作者:王建红;贺意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制带动力弹性可调式肘关节支具,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方法 与康复器械公司合作研制并改进动力型弹性可调式肘关节支具,结合生物力学及生物材料学原理,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的治疗.结果 支具设计成功,佩戴支具病例尚未发现有继发肘内翻.结论 这种新型支具可有效防止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期肘内翻的发生,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伟强;卢凤珊;王志远;胡永波;何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Toll样受体9是一种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识别细菌和病毒DNA中的CpG基序,活化信号通路,诱导产生强烈的Th1优势免疫应答,调节IFN-α、ILs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感染和过敏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因此,靶向TLR9的药物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叶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对门诊哮喘病人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240例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应用信必可吸入,对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给予指导,对照组则只按说明书使用.以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平均分值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ACQ平均分值为0.6,对照组ACQ平均分值为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能促进门诊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学梅;户坤;陈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病人的护理体会以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病人160例,分成对照组以及康复护理组.对照组应用临床治疗以及一般的常规基础性护理.而康复护理组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康复护理组的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80.2%),两组进行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病人给予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基础性护理.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从彩超的维护维修实践中获取经验,列举了医院常见的飞利浦SONOS 7500和GE Voluson 730两款高端彩超的故障解决方案.通过迅速准确的维修,保证彩超设备安全完整地投入到正常工作中.
作者:钱琳琳;古凯;张萍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50 mg,1次/日,4天为一个疗程,服药结束后对其疗效进行判断,同时定期监测血β-HCG、包块直径.结果 服药结束后后治愈率为85%,治疗10天后血β-HCG开始明显下降,治疗15后天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10年我院收治的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47例患者症状典型,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43.9%)、肌肉痛(56.09%)、骨关节痛(19.51%)以及皮疹(53.66%),实验室特征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各80.49%、39.02%)以及肝脏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23.4%和36.2%),47例患者均无发生继发感染和院内感染.结论 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肖惠兰;李丹;农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诊断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同等条件下甲、乙两班,甲班采用PBL教学模式,乙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并进行比较.在现行的教学考核机制下,PBL教学模式不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影响.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张弘;周国雄;黄东凤;张海峰;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明确超声诊断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乳腺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以分为三类:29例为团块型,20例患者为结节型,1例患者为囊实型;26例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中18例患者为圆形,8例患者为卵圆形.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内部回声:49例患者有低回声,1例患者有等回声;钙化表现:39例患者有钙化表征出现,11例患者无钙化征象;后方伴回声衰减19例,不变11例;2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40例患者肿块内有血流信号.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超声可以成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阿庆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2例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患者,2例均为男性,年龄14和24岁,病程6~20年,均为脊髓栓系综合征.2例术前均合并输尿管返流,均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自行间歇清洁导尿.结果 2例患者术后血清肌酐水平降至正常,膀胱造影提示膀胱安全容量升高;2例病人术后均出现泌尿系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缓解.病人在护理指导下均可完成自家清洁导尿.结论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有效地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充盈期末膀胱压力,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储尿环境,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较好选择,但术后可能出现复杂的泌尿系感染.
作者:王昭辉;白遵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配合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腹腔镜下对输卵管伞端粘连、积水部分进行切开、分离并使之翻卷以防粘连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与结论 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程序治疗输卵管阻塞具有安全、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再通率及受孕率均增高.
作者:邝淑玲;黄黛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与传统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的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纯度和活性的差异.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新生大鼠颅骨骨片,分传统法和预消化法进行培养.预消化法先以0.25%胰蛋白酶/0.02% EDTA预先消化,再按传统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观察细胞移出时间,采用Gomori钙钴法对原代细胞及纯化后细胞进行鉴定,对比两种方法获得的成骨细胞纯度.并测定第1、2代成骨细胞培养第10 d胞浆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预消化法约第3d开始细胞自骨片移出,传统法约第5d开始细胞移出.两种方法分离的原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87.83±2.34)%以及(82.8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化后成骨细胞染色阳性率分别为(90.71±3.15)%以及(90.17±2.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获得的第1、2代成骨细胞培养第10d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细胞移出时间早,且所分离的原代细胞中成骨细胞纯度高.经纯化后成骨细胞纯度和活性与传统组织块培养法相似.
作者:孙太存;邓展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9例、35例良性卵巢肿瘤及3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GF-β及其受体的阳性表达,分析卵巢癌组织中TGF-β及其受体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类型、分度、分级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GF-β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5),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βR-Ⅰ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无相关性,而与分级、淋巴结转移呈现正相关.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卵巢瘤,表明TGF-β1始终参与并促进恶变的发展,TGF-β1的表达与组织类型和分型无相关性,而与分级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呈现正相关.
作者:杨曙;王希成;莫凯岚;彭苗;丁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明确《患病行为问卷》的内部结构,进一步促进其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医院抑焦虑抑郁量表(HADS)、患病行为问卷(IBQ)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535例临床疼痛患者(包括癌症等各类疾病)进行调查.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探讨IBQ的结构效度,计算其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并利用HADS、VAS得分与IBQ各维度得分的相关分析其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IBQ包括负性情绪、行为反应和患病角色三个维度,而且信度和效度指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负性情绪和行为反应与焦虑、抑郁相关更高,患病角色与疼痛程度相关更高.结论 疼痛患者的患病行为是一个综合体,包括了情绪、行为及认知表现.疼痛程度更多地影响着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而与其情绪和行为反应相关较小.
作者:杨业兵;李雯;孙云峰;佟洋;李米;谢敬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技师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前对受检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患者密切配合,对获得符合影像诊断的X线照片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对结果分组分析.结果 一组对受检者进行良好沟通,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受检者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减少压迫不适感;另一组与受检者很少沟通,没有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受检者不适感增加,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结论 乳腺技师在进行检查前应对受检者做一些心理疏导,告知检查时压迫的必要性,保护受检者的隐私,让受检者更好地配合技师的操作,使我们获得更为满意的乳腺X线影像.
作者:陆晓蓉;李刚;吴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操作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施行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并随访3~50个月.结果 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75 (92~ 313) min,术中出血量210 (91~325)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8 (36~72)h,术后进食时间72 (48~96)h,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1(7~15)d,手术切除淋巴结平均12(0~21)个.全组无术中大出血或自主神经损伤,无吻合口瘘发生.随访3~50个月,无吻合口漏或瘘,无肿瘤复发或远处器官转移.结论 手助腹腔镜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操作可行,疗效确切,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陈上保;梁宇浩;易雪玲;刘巧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检验用外周血监测AML患儿MRD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确诊的AML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甲基化的降钙素( calcitonin,CT)基因作为检测AML MRD的目的基因.提取骨髓液、外周血的DNA,用MS-PCR方法扩增甲基化的CT基因,产物用电泳的方法检测,为定性检测.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治疗前骨髓液组CT甲基化阳性14例,阳性率77.7%,外周血组阳性14例,阳性率77.7%,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诱导28天骨髓液组CT甲基化阳性4例,阳性率22.2%,外周血组阳性3例,阳性率16.7%,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18例中13例(非M37例,M36例)完成巩固治疗,巩固结束后骨髓液组与外周血组CT甲基化阳性均有2例,阳性率均为15.4%,无统计学差异.另外,12例非M3组在诱导15天的CT甲基化检测,骨髓液组阳性11例,阳性率91.7%,外周血组阳性9例,阳性率75%,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①在治疗前、诱导15天、诱导28天和巩固结束分别用MS-PCR检测甲基化CT基因,骨髓组和外周血组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提示外周血可能可以替代骨髓液用定性MS-PCR方法监测儿童AML的MRD.②用定性MS-PCR检测甲基化CT的方法监测AML的MRD,灵敏度为10-3.
作者:伍红星;赖文英;邓向红;刘迪辉;李明;阮兢;黄良锦;罗学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1.00%)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2.00%)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8.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明显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明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