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辉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求》调查了陕西省25家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本省普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七项核心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学基础知识评价较高;交流技能、临床技能及信息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需加强.
作者:武晓慧;杨蕙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出血有效控制前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12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限制性液体复苏)和B组(充分性液体复苏)各63例,观察比较两组输液量、平均动脉压、死亡率及实验室指标(PLT、PT、APTT、Hg、BE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复苏后的血气碱剩余值(BE)、血清乳酸值、血气指标与复苏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4 h的ARDS、MODS、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出血有效控制前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充分性液体复苏.
作者:黎文豪;林烘峰;邓学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Toll样受体9是一种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识别细菌和病毒DNA中的CpG基序,活化信号通路,诱导产生强烈的Th1优势免疫应答,调节IFN-α、ILs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感染和过敏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因此,靶向TLR9的药物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叶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解决呼吸运动对放疗的影响,需要对呼吸时肿瘤位置和体积的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精确地确定个体化内靶体积,由此需要研制可以对肿瘤形变进行模拟运动的仿真平台.方法 设计利用STC89C52RC单片机提供控制信号,结合驱动芯片ULN2003对四相步进电机28BYJ-48 (12 VDC)进行驱动,从而带动皮带进行微小的往复运动.在皮带之上固定承载骨骼用的玻璃板,玻璃板和骨骼的重量再由安装在玻璃板下方的带有轴承的支架承担,从而巧妙地实现了呼吸运动仿真平台的设计.结果 经过多次测试证明所设计的呼吸运动仿真平台性能稳定可靠,完全满足对仿真的需求,甚至可以在超出当初设计时载重要求两倍的情况下进行超负荷运转.结论 该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具有快速启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从而可以较好地实现需要的肿瘤模拟运动规律.
作者:徐子海;胡晓云;田媛;陈超敏;王华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10年我院收治的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47例患者症状典型,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43.9%)、肌肉痛(56.09%)、骨关节痛(19.51%)以及皮疹(53.66%),实验室特征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各80.49%、39.02%)以及肝脏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23.4%和36.2%),47例患者均无发生继发感染和院内感染.结论 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肖惠兰;李丹;农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诊断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平台和与时俱进的过程.课程建设要有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建设标准,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手段和课程内容.改革和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提高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水平,在推广中示范.
作者:孟红旗;朱凡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9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胆道镜手术组(45例)和传统手术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胆道镜组术后观察优良患者41例,差4例,优良率91.11% (41/45);传统手术组术后患者优良37例,差11例,优良率77.08% (37/48).胆道镜组术后残留结石患者胆道镜组3例,残留结石率6.67% (3/45),传统手术组残留结石患者9例,残留结石率18.75% (9/48).术后并发症,胆道镜组4例,并发症率8.89% (4/45),传统手术组11例,并发症率22.92% (11/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优良率高、术后残留结石率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向长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96例术前超声检查中,92例能做出诊断,4例可见到继发征象,超声显示率95.8%; 92例中有90例急性阑尾炎经术前超声明确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有2例分别出现误诊及漏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8%.结论 使用高频彩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明确、有效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男性直肠癌患者性功能、泌尿功能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行TME+PANP治疗;对照组66例,行常规TME治疗.术后半年随访评价患者的性功能及泌尿功能,随访5年观察患者局部复发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泌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年两组的局部复发率为7.6%、10.6%,生存率为76.3%、73.2%;术后5年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7.6%、60.6%,生存率为55.2%、50.4%.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以较好地保护老年男性患者的性功能及泌尿功能,且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
作者:鲍乐锋;金正贤;马伟达;徐晓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例,深圳市儿童医院3例(观察组)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资料,并与国内8篇文献报道的6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5例中,治愈3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采取无菌操作、减少摩擦、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可缓解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有效减少死亡的发生.
作者:胡丹丹;麦坚凝;刘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病人的护理体会以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病人160例,分成对照组以及康复护理组.对照组应用临床治疗以及一般的常规基础性护理.而康复护理组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康复护理组的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80.2%),两组进行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病人给予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基础性护理.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52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住院患者分组对照进行护理干预与管理指导,提高病人掌握自家导尿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促进病人重返社会,提高生活的质量.方法 对52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是先由医生对病人或家属(看护者)进行导尿技术讲解和操作流程示范,根据病人需要给予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完整全程规范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组织观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操作VCD(男女分开),排尿日记的书写实例指导,个案护理跟踪.观察病人及家属或(看护者)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与结论 实验组自家导尿病人和家属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操作技术掌握熟练程度高,1次导尿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11~48个月无发生尿路感染.
作者:谢慈妹;谢克基;冯小红;黄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2例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患者,2例均为男性,年龄14和24岁,病程6~20年,均为脊髓栓系综合征.2例术前均合并输尿管返流,均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自行间歇清洁导尿.结果 2例患者术后血清肌酐水平降至正常,膀胱造影提示膀胱安全容量升高;2例病人术后均出现泌尿系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缓解.病人在护理指导下均可完成自家清洁导尿.结论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有效地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充盈期末膀胱压力,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储尿环境,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较好选择,但术后可能出现复杂的泌尿系感染.
作者:王昭辉;白遵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对门诊哮喘病人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240例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应用信必可吸入,对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给予指导,对照组则只按说明书使用.以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平均分值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ACQ平均分值为0.6,对照组ACQ平均分值为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能促进门诊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学梅;户坤;陈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作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叶红;陈正红;洪士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持续椎管引流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共治疗腰椎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9例,均行持续椎管引流治疗,切口愈合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观察脑脊液漏消失及切口愈合时间,并记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为6~24月,平均14月.脑脊液漏的消失时间为7~12天,平均9天;切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14~22天,平均17天;其中7例病人引流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颅低压表现,无切口感染、化脓性脑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持续椎管引流治疗腰椎后路手术后脑脊液漏有效且安全.
作者:张振玖;卢逢文;唐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内脏动脉区域破口的处理以及转归.方法 2001年至今我科共治疗远端破口涉及内脏动脉区夹层54例,近端破口修复以外,对内脏动脉破口部分予以修复,大部分予以旷置处理.结果 没有患者死于内脏动脉破口破裂,但部分患者局部病变有变化.结论 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对内脏动脉破口应结合实际情况.
作者:胡锡祥;师天雄;缪健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外伤前牙的修复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008至2010年共21例35颗外伤的前牙进行核桩冠修复,并随访1年.结果 修复失败2例,共3颗牙;其中冠脱落1例,2颗牙,根尖周炎1例1颗牙.结论 对于外伤前牙治疗,核桩冠仍然是一种比较好的修复方法.
作者:马娣银;程平;陈德奎;景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两年医院感染变化趋势,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查看病历相结合,在调查日对全部调查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2010~2011年医院感染数据.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1%,例次感染率3.67%,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9%,例次感染率5.25%,两年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现患率高的科室均为综合ICU,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结论 医院应重点关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尤其加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注意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以不断降低感染率.
作者:屈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在静脉输液拔针中护患协作的实用意义.方法 将300名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观察出血、淤血、血肿等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判断二种拔针方法的优劣.结果 实验组拔针成功140例,整体满意度超过90%.对照组拔针成功107例,整体满意度为72%.结论 护患协作式拔针方式在静脉输液拔针中有很强的临床价值,值得社区医院广泛采用.
作者:王蕊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