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陈正红;洪士开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的9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病情转归分为病情缓解组65例、病情未缓解组27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邻苯三酚氧化法测定患者从入院当天(发病24 h内)以及治疗后(发病3~7天)的血清SOD含量,并与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入院当天)血清SO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病情缓解组患者血清SOD含量较治疗前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病情未缓解组患者血清SOD含量与入院当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情缓解组患者血清SOD含量仍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后病情未缓解组患者血清SOD含量较对照组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SOD水平变化与脑血管疾病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疾病转归、预后的指标之一,并为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江玲;朱远航;钟福燕;罗敏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术后换药局部使用及不使用长效激素,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病例94例,随机数字分成实验观察组48例(局部术腔使用长效激素),对照组46例(局部术腔不使用长效激素),随诊观察6~ 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及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鼻窦腔上皮化明显,疤痕增生、息肉复发及窦口闭锁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采用长效激素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A、MRA、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差异,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选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29例,行脑血管造影术(DSA)及三维重建(3D-DSA).之前全部病例行3D-CTA、21例病例行MRA检查并行三维重建,以3D-DSA及脑外科术中检查为标准,比较3D-DSA与3D-CTA、MRA之间显示动脉瘤立体形态、载瘤动脉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瘤颈及其与载瘤血管关系及穿支情况等方面信息的区别.结果 SAH患者资料共29例,其中28例共患有动脉瘤38个,阴性1个.CTA和DSA/3D-DSA各检出27例37个动脉瘤,二者检出动脉瘤的数目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检查18例动脉瘤,漏诊3例.结论 CTA/3D-CTA和DSA/3D-DSA二者检出动脉瘤的数目及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R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A/3D -DSA在与载瘤动脉关系、动脉瘤上有无穿支方面优于CTA/3D-CTA及MRA.
作者:毛崇梅;衣玲;李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V3000透明敷料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 cm×12 cm的IV3000透明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 cm×12 cm (1626W)透明敷料换药.结果 对照组发生皮肤过敏,如潮红、瘙痒、湿疹样小水疱甚至破裂,过敏发生率30%;观察组过敏发生率3.3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英国施乐辉公司生产,规格为10 cm×12 cm的IV3000透明敷料换药患者舒适度较高.结论 使用IV3000透明敷料透气性好,固定牢固,不易卷边,病人自觉舒适度高,减少皮肤的反应,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勤兰;陈慈玉;潘秀玲;徐祝丽;刘宇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将案例式教学方式与传统生理学教学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生理学理论具体化,立体化,可增强医学生对医学的整体现和大局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作者:刘国辉;朱小琴;卢佳怡;胡景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胎盘扫查切面,补充扫查和评估胎盘成熟度的内容.方法 采用胎盘大切面,即垂直于传统超声扫查的胎盘切面,而平行于胎盘实质等长轴的切面,对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超声检查门诊及住院孕妇1 032例进行超声扫查.结果 新的胎盘大切面扫查,操作简单,在胎盘成熟度的超声扫查中,具有更直观、更符合胎盘的形态解剖结构.结论 胎盘大切面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胎盘的扫查方式和观察内容.
作者:罗晓俊;谢其燕;王莉;郭迎新;刘艳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位于气管的异物,多病情危重,需立即手术解除呼吸困难,传统的直接喉镜气管异物取出方法存在盲取、反复操作、完全依赖术者经验的缺点,本研究拟对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方法 对直接喉镜进行改进,将直接喉镜与内窥镜合为一体.在临床上对21例气管异物患者使用上述设备,并于采用传统方法直接喉镜取异物的18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异物取出的钳取次数:采用传统方法为( 1.90±0.87)次,采用改良直接喉镜方法为(1.06±0.23)次.误将异物推进远端支气管的发生率在采用传统方法时为27.78% (5/18),采用改良方法时为0% (0/21).改良直接喉镜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直接喉镜方法.结论 采用改良可视直接喉镜取气管异物具有可视化、缩短异物取出等优点,提高了气管异物术的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亮;娄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79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采用双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松质骨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膝关节恢复良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植伟宏;范建文;梁志锋;李秋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BL法在临床护士英语口语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将60名英语基础较好的临床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通过参加科室和医院的常规培训,试验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采用PBL法进行英语口语培训,评价英语口语掌握效果.结果 试验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较学习之前有显著提高,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PBL法进行英语口语培训有助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适于在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的培训中应用.
作者:张树增;苏湘芬;刘佩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82例,并分成两组.观察组(41例)在置换术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对照组(41例)进行持续被动训练机(CPM)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周、3周、6周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6周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KA后系统康复有助于患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麦明泉;麦振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126例早期拔除胃管(术后第一天)和常规拔除胃管(放置至肛门排气)腹腔镜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术后舒适度、住院时间的异同.结果 早期拔除胃管和常规拔除胃管两组病人在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拔除胃管组的肺部感染率高于早期拔除胃管组(P<0.05),并且舒适度明显低于早期拔除胃管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拔除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病人舒适度得到提高.
作者:王建红;贺意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Y型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 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使用Y型留置针的384例患者,分成三组,均为128人,采用三种穿刺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一:左手固定针芯,右手送外套管法;方法二:回拔针芯0.2 cm,将外套管针芯一并送入法.方法三: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送外套管法.结果 方法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结论 方法三操作简单易学,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李玉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的影响,评估腹腔镜手术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腹腔镜及开腹卵巢囊肿切除各3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0 min、术后24 h检查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后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同期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导致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升高,有引起DVT风险;腹腔镜术对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产生的影响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张锐;黄浩;李莉芳;赵学峰;王小婕;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4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全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1~5年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余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疗效确切,术后存活率高.
作者:邓睿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去年深冬,经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赵中月、田原两位老师介绍,我第一次见到董草原医生.在此之前,赵中月老师已经把他对董医生的深度跟踪采访写成《发现大药》一书正式出版.我仔细研究了该书之后,对董医生的认识尚处于间接知识阶段,只感觉到他对物性的理解比较独特,特别是他对猫尾木的研究及其应用过程颇符合中医药传统,与现代对新药的研发路径截然不同.出于职业习惯,我对这位民间中医也有了进一步接触和了解的想法.
作者:张超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96例术前超声检查中,92例能做出诊断,4例可见到继发征象,超声显示率95.8%; 92例中有90例急性阑尾炎经术前超声明确诊断并手术病理证实,有2例分别出现误诊及漏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8%.结论 使用高频彩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明确、有效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制带动力弹性可调式肘关节支具,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方法 与康复器械公司合作研制并改进动力型弹性可调式肘关节支具,结合生物力学及生物材料学原理,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后期的治疗.结果 支具设计成功,佩戴支具病例尚未发现有继发肘内翻.结论 这种新型支具可有效防止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期肘内翻的发生,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伟强;卢凤珊;王志远;胡永波;何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失眠症状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除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外,采用一系列中医护理方法.结果 经作者临床观察,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 中医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妙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总结新生儿破伤风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治疗及其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新生儿破伤风护理的要点.结果 痉挛护理,脐带护理和口腔呼吸道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要点.结论 做好新生儿破伤风要点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熊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60岁)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214例≥60岁行经胸食管癌切除术病人,按照有无高血压分成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分析高血压病组在围手术期各期的发病状况,比较两组术后部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高血压危险度与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①术后一周内,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前32.24%,术后43.46%),P<0.05;术后4天内血压升高明显,4天后血压慢慢稳定,一周后大部分病人(75%)血压可以恢复正常(<140/90 mm Hg);②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血压危险度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比例较高,高血压危险度越高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发生率越高,应重视正确控制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
作者:周煌明;张伟杏;陈惠忠;康细堂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