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娄卫华
目的 构建携带RyR2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小鼠离体心肌细胞中RyR2的基因沉默效果.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小鼠RyR2基因的shDNA,克隆入含U6启动子和E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siHIV -U6 -eGFP,构建表达RyR2-shRNA的慢病毒载体,通过将慢病毒转移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慢病毒载体颗粒,然后离体感染小鼠心肌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yR2在mRNA水平的沉默效应.结果 经测序证实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包装.流式细胞仪测得重组慢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的阳性率达80%以上.Real-time PCR证实,重组慢病毒Lenti-siRyR2感染的小鼠心肌细胞中RyR2在mRNA水平基因抑制率达90%以上.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RyR2-shRNA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小鼠心肌细胞中实现有效的基因沉默效应.
作者:王前;段萍;朱涵;穆永慧;赵伟达;王志举;章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我科31例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患者实施显微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全部31例肿瘤均被顺利切除.在出院时27例病人痊愈,3例好转,1例为无变化.全部病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较为理想.结论 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皮肤科临床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陈旧、临床形态学教学资源缺乏等“瓶颈”问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提供生动形象的多样化教学与自动化考试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成为皮肤病科教学改革中重要辅助工具.
作者:周晖;何定阳;韩建德;廖绮曼;马春光;章星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明确超声诊断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乳腺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以分为三类:29例为团块型,20例患者为结节型,1例患者为囊实型;26例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中18例患者为圆形,8例患者为卵圆形.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内部回声:49例患者有低回声,1例患者有等回声;钙化表现:39例患者有钙化表征出现,11例患者无钙化征象;后方伴回声衰减19例,不变11例;2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40例患者肿块内有血流信号.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超声可以成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阿庆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以及实施过程中角色转换等多方面,阐述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院校实施的方法和经验,以期在医学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志刚;黄坚;陈铭;谢建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采用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2例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患者,2例均为男性,年龄14和24岁,病程6~20年,均为脊髓栓系综合征.2例术前均合并输尿管返流,均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自行间歇清洁导尿.结果 2例患者术后血清肌酐水平降至正常,膀胱造影提示膀胱安全容量升高;2例病人术后均出现泌尿系感染,抗感染治疗后缓解.病人在护理指导下均可完成自家清洁导尿.结论 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可有效地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充盈期末膀胱压力,使患者有一个安全的储尿环境,是治疗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较好选择,但术后可能出现复杂的泌尿系感染.
作者:王昭辉;白遵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磁共振氢质子频谱(Proton MRS,H-MRS)分析研究rAd/p53治疗人类结肠癌荷瘤裸鼠的早期改变,探索1H-MRS活体无创评价rAd/p53早期抗癌疗效的标记物.方法 50只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BALB/c裸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rAd/P53治疗组.于假治疗或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168 h各组分别随机取5只荷瘤鼠行1H-MRS.随后处死荷瘤鼠,即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的p53蛋白表达(Westem blot)、凋亡(TUNNEL).结果 24 h:CHO/CR面积比及GLXβ ~γ/CR面积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48h:Lip峰高及面积较对照组增加(P<0.05); 72 h以上:GLXβ~ γ/CR面积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120 h以上:GLX α/CR面积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三个治疗组在观察时间点肿瘤坏死、凋亡范围较对照组增加,p53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CR面积、Lip峰高和面积与肿瘤细胞凋亡呈正相关;GLXβ ~ γ/CR的面积比、GLX α/CR的面积比与肿瘤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rAd/p53治疗肿瘤早期CHO/CR、GLX α/CR与GLXβ ~ γ/CR面积比出现降低,Lip出现增加,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加相关,可作为肿瘤治疗早期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谢琦;张鼎旋;梁碧玲;陈明旺;张静;刘鸿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5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当天内做了脑电图检查,异常53例(96.36%),其中轻度异常33例,中度异常15例,重度异常5例.经过治疗后复查脑电图,脑电图好转情况和临床好转情况相吻合.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海带多糖在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中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健康昆明小鼠60只,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昆布多糖灌胃治疗.自动血糖仪测小鼠空腹血糖(FBG),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血清胰淀素水平.结果 经海带多糖治疗后,动物FBG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和胰淀素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海带多糖能促进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发挥降糖作用.
作者:姜文;王亚男;于竹芹;龙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8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79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采用双解剖钢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松质骨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2.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膝关节恢复良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植伟宏;范建文;梁志锋;李秋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胶囊内镜检查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4例胶囊内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4例,采取传统护理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100例,按预先设计好的临床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满意度、检查质量及其心理焦虑恐惧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胶囊内镜检查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是胶囊内镜检查病人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宁雪莲;曹艳英;谢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以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7年7月到2010年12月所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置换组患者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固定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中,外展外旋功能置换组均较固定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前屈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当中,置换组患者效果优于固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洗对策腋窝和拿重物指标当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者活动能力方面,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要优于锁定钢板手术患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活动能力,对今后患者的生活较好,可对两种手术疗效的比较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角度.
作者:王启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整理管理的应用情况,为专科护理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依据.方法 实行对眼科手术室护士的分组管理、弹性排班、合理的临床带教培训,建立一种高效、合理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 有效提升了手术室护长在调配工作上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专业组长的工作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手术医生对手术室的整体护理配合工作满意度.结论 护理整体管理模式的建立并有效应用,能使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作者:叶荣花;宋靓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技师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前对受检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患者密切配合,对获得符合影像诊断的X线照片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对结果分组分析.结果 一组对受检者进行良好沟通,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受检者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减少压迫不适感;另一组与受检者很少沟通,没有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受检者不适感增加,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结论 乳腺技师在进行检查前应对受检者做一些心理疏导,告知检查时压迫的必要性,保护受检者的隐私,让受检者更好地配合技师的操作,使我们获得更为满意的乳腺X线影像.
作者:陆晓蓉;李刚;吴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失眠症状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除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外,采用一系列中医护理方法.结果 经作者临床观察,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 中医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妙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小肾癌行选择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肿瘤直径≤4 cm的肾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NSS患者44例,根治性肾切除术(RN) 3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NSS组患者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与RN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GF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小肾癌行NSS能大程度上保留肾单位的功能,降低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迟强;宋殿宾;于满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12例患有Terson综合征患者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术后的正确体位护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要点.通过观察表明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手术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巩固手术疗效、减轻并发症以及促进病人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术后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视力的关键,并能大大提高脑血管意外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燕婵;叶荣花;赵玉兰;陈月敏;龙秀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52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住院患者分组对照进行护理干预与管理指导,提高病人掌握自家导尿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促进病人重返社会,提高生活的质量.方法 对52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是先由医生对病人或家属(看护者)进行导尿技术讲解和操作流程示范,根据病人需要给予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完整全程规范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组织观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操作VCD(男女分开),排尿日记的书写实例指导,个案护理跟踪.观察病人及家属或(看护者)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与结论 实验组自家导尿病人和家属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操作技术掌握熟练程度高,1次导尿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11~48个月无发生尿路感染.
作者:谢慈妹;谢克基;冯小红;黄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在静脉输液拔针中护患协作的实用意义.方法 将300名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观察出血、淤血、血肿等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判断二种拔针方法的优劣.结果 实验组拔针成功140例,整体满意度超过90%.对照组拔针成功107例,整体满意度为72%.结论 护患协作式拔针方式在静脉输液拔针中有很强的临床价值,值得社区医院广泛采用.
作者:王蕊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1.00%)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2.00%)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8.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明显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明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