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7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体会

肖惠兰;李丹;农菲

关键词:登革热, 临床特点,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2010年我院收治的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47例患者症状典型,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43.9%)、肌肉痛(56.09%)、骨关节痛(19.51%)以及皮疹(53.66%),实验室特征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各80.49%、39.02%)以及肝脏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23.4%和36.2%),47例患者均无发生继发感染和院内感染.结论 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2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总结新生儿破伤风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治疗及其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新生儿破伤风护理的要点.结果 痉挛护理,脐带护理和口腔呼吸道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要点.结论 做好新生儿破伤风要点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熊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便携式智能就诊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随着医药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临床就诊和日常保健模式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便携式智能就诊系统整合了预约挂号、有价诊疗卡、电子病历、自动采集用户基本体征数据、计算机辅助诊断等技术,是一个安全、灵活、智能化、网络化的便携式系统.本文主要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阐述.

    作者:肖晓霞;晏峻峰;罗铁清;韦昌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对不孕的诊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对不孕的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1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疏通术治疗,比较两组疏通率、半年后阻塞率和宫内妊娠率.结果 两组输卵管疏通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半年后阻塞率低于对照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一定的优势,要考虑患者的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浮;王毅;吴云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护理

    目的 加强对脑卒中患者失眠症状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除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外,采用一系列中医护理方法.结果 经作者临床观察,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 中医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妙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创伤失血性休克出血有效控制前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出血有效控制前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12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限制性液体复苏)和B组(充分性液体复苏)各63例,观察比较两组输液量、平均动脉压、死亡率及实验室指标(PLT、PT、APTT、Hg、BE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复苏后的血气碱剩余值(BE)、血清乳酸值、血气指标与复苏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4 h的ARDS、MODS、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出血有效控制前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充分性液体复苏.

    作者:黎文豪;林烘峰;邓学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褪黑素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心肌的保护作用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的吲哚胺类激素,化学名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N-acetyl-5-methoxytrypatmine).MLT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除具有调节生物的昼夜节律、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外,还影响心血管系统,有抗高血压、调节血脂代谢、抗心肌细胞损伤及对血管内皮保护的作用.本文就MLT生物学作用及对慢性间歇性缺氧性心肌保护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耀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持续局部应用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术后换药局部使用及不使用长效激素,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病例94例,随机数字分成实验观察组48例(局部术腔使用长效激素),对照组46例(局部术腔不使用长效激素),随诊观察6~ 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及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鼻窦腔上皮化明显,疤痕增生、息肉复发及窦口闭锁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采用长效激素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我科31例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患者实施显微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全部31例肿瘤均被顺利切除.在出院时27例病人痊愈,3例好转,1例为无变化.全部病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较为理想.结论 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肾癌行NSS术后肾功能的评价

    目的 研究小肾癌行选择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肿瘤直径≤4 cm的肾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NSS患者44例,根治性肾切除术(RN) 3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NSS组患者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与RN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GF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小肾癌行NSS能大程度上保留肾单位的功能,降低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迟强;宋殿宾;于满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现代教育技术在皮肤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

    目前皮肤科临床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陈旧、临床形态学教学资源缺乏等“瓶颈”问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提供生动形象的多样化教学与自动化考试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成为皮肤病科教学改革中重要辅助工具.

    作者:周晖;何定阳;韩建德;廖绮曼;马春光;章星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PBL法对临床护士进行英语口语培训的研究

    目的 探讨PBL法在临床护士英语口语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将60名英语基础较好的临床护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通过参加科室和医院的常规培训,试验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采用PBL法进行英语口语培训,评价英语口语掌握效果.结果 试验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较学习之前有显著提高,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PBL法进行英语口语培训有助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适于在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的培训中应用.

    作者:张树增;苏湘芬;刘佩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与管理

    目的 通过对52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住院患者分组对照进行护理干预与管理指导,提高病人掌握自家导尿的技术和方法,从而促进病人重返社会,提高生活的质量.方法 对52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是先由医生对病人或家属(看护者)进行导尿技术讲解和操作流程示范,根据病人需要给予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完整全程规范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组织观看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操作VCD(男女分开),排尿日记的书写实例指导,个案护理跟踪.观察病人及家属或(看护者)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与结论 实验组自家导尿病人和家属对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操作技术掌握熟练程度高,1次导尿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11~48个月无发生尿路感染.

    作者:谢慈妹;谢克基;冯小红;黄晓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卵巢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9例、35例良性卵巢肿瘤及3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GF-β及其受体的阳性表达,分析卵巢癌组织中TGF-β及其受体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类型、分度、分级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GF-β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5),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βR-Ⅰ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无相关性,而与分级、淋巴结转移呈现正相关.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卵巢瘤,表明TGF-β1始终参与并促进恶变的发展,TGF-β1的表达与组织类型和分型无相关性,而与分级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呈现正相关.

    作者:杨曙;王希成;莫凯岚;彭苗;丁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10月期间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用GP方案治疗,治疗组40例用鸦胆子油乳+GP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47.5%与对照组45%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疼痛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减少、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72.5%明显优于对照组40%,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G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NSCLC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作者:王江川;李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福尔马林液与复方灌肠剂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福尔马林与复方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48例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成福尔马林组22例和复方灌肠剂组26例(甲硝唑、硫糖铝、地塞米松、凝血酶冻干粉),治疗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福尔马林组有效率为91% (20/22),复方灌肠剂组有效率为69% (18/26),两组疗效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福尔马林组疗效显著高于复方灌肠剂组.结论 福尔马林保留灌肠治疗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学峰;马腾辉;王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脐血流异常与围产儿预后

    目的 探讨胎儿脐血流S/D值异常者病因与围产儿预后关系.方法 将S/D值异常产妇32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S/D值正常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S/D值异常的病因及比较两组围产儿的预后.结果 在S/D值异常者的病因中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31例(40.4%)、脐带因素占72例(22.2%)、羊水异常37例(11.4%),妊娠期糖尿病24例(7.4%),过期妊娠23例(7.1%)、胎盘异常19例(5.9%)以及围生儿畸形10例(3.1%),另有8例(2.5%)原因不明,与S/D值正常组相比较,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D值者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D值越高,围产儿预后越差.结论 脐血流S/D值异常与多种产科并发症或胎儿本身异常有关,可作为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覃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社会支持相关性与护理

    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焦虑的发生率为40%,SAS总分值50.61±10.215;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60%,SDS总分值53.39±13.547.两者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成负相关.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而且与社会支持紧密相关,有必要为乙肝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心理护理.

    作者:柯春连;邹志红;袁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1H-MRS活体检测rAd/p53治疗人类结肠癌荷瘤裸鼠肿瘤代谢物变化

    目的 运用磁共振氢质子频谱(Proton MRS,H-MRS)分析研究rAd/p53治疗人类结肠癌荷瘤裸鼠的早期改变,探索1H-MRS活体无创评价rAd/p53早期抗癌疗效的标记物.方法 50只人类结肠癌SW480荷瘤BALB/c裸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rAd/P53治疗组.于假治疗或治疗后24 h、48 h、72 h、120 h、168 h各组分别随机取5只荷瘤鼠行1H-MRS.随后处死荷瘤鼠,即切下肿瘤,检测肿瘤的p53蛋白表达(Westem blot)、凋亡(TUNNEL).结果 24 h:CHO/CR面积比及GLXβ ~γ/CR面积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48h:Lip峰高及面积较对照组增加(P<0.05); 72 h以上:GLXβ~ γ/CR面积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120 h以上:GLX α/CR面积比较对照组减少(P<0.05).三个治疗组在观察时间点肿瘤坏死、凋亡范围较对照组增加,p53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CR面积、Lip峰高和面积与肿瘤细胞凋亡呈正相关;GLXβ ~ γ/CR的面积比、GLX α/CR的面积比与肿瘤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rAd/p53治疗肿瘤早期CHO/CR、GLX α/CR与GLXβ ~ γ/CR面积比出现降低,Lip出现增加,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加相关,可作为肿瘤治疗早期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谢琦;张鼎旋;梁碧玲;陈明旺;张静;刘鸿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术对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的影响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的影响,评估腹腔镜手术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腹腔镜及开腹卵巢囊肿切除各3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0 min、术后24 h检查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两组术后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同期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导致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升高,有引起DVT风险;腹腔镜术对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产生的影响与开腹手术相当.

    作者:张锐;黄浩;李莉芳;赵学峰;王小婕;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60岁)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214例≥60岁行经胸食管癌切除术病人,按照有无高血压分成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分析高血压病组在围手术期各期的发病状况,比较两组术后部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高血压危险度与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①术后一周内,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前32.24%,术后43.46%),P<0.05;术后4天内血压升高明显,4天后血压慢慢稳定,一周后大部分病人(75%)血压可以恢复正常(<140/90 mm Hg);②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血压危险度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比例较高,高血压危险度越高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发生率越高,应重视正确控制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

    作者:周煌明;张伟杏;陈惠忠;康细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