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治疗卒中后抑郁40例效果观察

祁瑞刚;刘海花;钱迅

关键词:丁苯酞, 卒中后抑郁, HAMD量表,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确诊的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治疗第1个月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计算两组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减低,分别为11.75±2 89与20.52±2.47,抑郁程度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月后HAMD评分分别为11.75±2.89与15.25±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5%(31/40)与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PSD患者的临床症状,对PSD有一定疗效.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

    目的 描述广州市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运用便利抽样,调查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工作至少1年的护士143名.结果 ①广州市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为86.7%,言语暴力是主要形式;②工作场所暴力可发生在各个班次,以前夜班和正常白班居多;主要的发生地点为护士站/分诊台,其次是注射室/治疗室和病房;施暴者特征为:男性,31~40岁;③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是:施暴者素质太低、施暴者粗暴无礼、候诊时间太长、施暴者饮酒及不合理要求被拒绝;④急诊护士在遭受暴力时的主要应对措施有:耐心解释、忍让回避以及求助保安和同事等,25%会报警,仅0.8%争锋相对;⑤急诊护士在遭受暴力后产生委屈、气愤、工作热情下降、精神无法集中以及转行等负性情绪,甚至有人产生自杀念头.结论 急诊护士面临的工作场所暴力情况日益严峻,应引起充分重视.

    作者:张艳君;余婷;胡爱玲;温瑞娟;林秋萍;余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在先兆早产临床治疗中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收集和整理我院2009至2011年先兆早产的住院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以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用药时间、总治疗时间、药物的起效时间、延长妊娠时间及孕足月分娩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有效时间和平均延长妊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利托君临床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显著,且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治疗效果较理想,适用于先兆早产的延长妊娠治疗.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巨脾切除术的操作要领及技巧

    近年来巨脾切除术的技术水平提高较快,但手术风险和困难依然较大,手术医师需要熟悉巨脾的病理解剖特征,掌握术中规避风险、解决困难的技能,深入研究手术操作要领及手术技巧,以提高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汪圣毅;鲁明典;张佳佳;刘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金因肽联合伤科黄水治疗眼睑挫裂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 观察金因肽联合伤科黄水治疗眼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52例眼睑挫裂伤患者均按相同方法清创、缝合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患者眼睑部伤口用金因肽喷洒加消毒伤科黄水溶液外敷;对照组26例,患者眼睑部应用消毒伤科黄水外敷,两组均每天伤口换药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在伤口愈合及瘀肿消退时间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瘀肿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因肽联合伤科黄水治疗并配合正确护理使眼睑挫裂伤患者局部消肿及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8例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知识普及,并定期进行饮食指导、心理调整、运动指导等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分娩前血糖控制效果和产妇妊娠结局与并发症、新生儿结局与并发症.结果 临产前试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得到显著提升;试验组羊水过多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下降(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早产发生率也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新生儿的低血糖与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开细致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孕妇的高血糖症状,同时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潘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芬维A胺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TSA分别联合芬维A胺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10μM)合芬维A胺(10μM)、TSA(1μM)联合芬维A胺(10μM)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398,SK-HEP-1,PLC/PRF/5).通过Caspase-3/7检测试剂盒和CellTiter-Glo发光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监测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芬维A胺对肝癌细胞的影响.结果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10μM)、TS(1μM)联合芬维A胺(10μM)处理细胞24 h能显著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389、SK-HEP-1、PLC/PRF/5凋亡(P<0.01).结论 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TSA联合芬维A胺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杨辉;谢辉;洪明;钟赟;苏杭;吴小琴;林漫鹏;丁元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CIK细胞治疗的中西医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异体外周血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护理干预.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抗凝血培养出CIK,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取静脉输注的方法输注,输注前后做好患者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 76例患者顺利完成CIK输注治疗疗程,无护理原因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恶性肿瘤CIK细胞治疗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计划,保证CIK输注治疗手段的顺利进行.

    作者:肖舒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Newborn Early Warning Scores,NEWS)在足月新生儿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NEWS评分对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125例母亲有孕期或产时高危因素的足月新生儿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新生儿的评分和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NEWS评分<5分高危儿观察室留观78例,仅予一般观察护理;NEWS评分5~7分35例,病情可能发展加重,观察治疗期间护理关注增加,后转入普通新生儿病房治疗;NEWS评分>7分12例,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救治.三类不同NEWS评分新生儿的疾病谱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设计的新生儿病房早期预警评分表能使护理人员客观地对足月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范延误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周满;徐业芹;楚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在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29例全麻术下斜视矫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29例斜视患者,均获得预期的手术效果,其中仅有1例患儿发生呕吐,无窒息,其余患儿术中平稳,术后恢复好.结论 优质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于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揭子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中局部痒感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中局部痒感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142例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患者采用皮丘硬结和红晕大小加局部痒感作为判断标准,注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阴性病例:135例,一次性肌肉注射全量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后无一例过敏意外反应;阳性病例:7例,6例注射后无过敏反应,1例出现延缓过敏反应,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应用局部痒感作为重要的判断标准,假阳性率较低,也易于判断掌握.

    作者:郭秀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渭良伤科油手法按摩对膝关节僵硬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渭良伤科油手法按摩对膝关节僵硬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10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实验组行渭良伤科油手法按摩,对照组单纯予手法按摩,1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显效率为92.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1.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渭良伤科油手法按比单纯手法按摩对膝关节僵硬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陈小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瓣缺如1例

    1病例患者,女,21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于2010年5月21日入院.病例特点:患者20年前因发育差在当地医院诊查时发现心脏杂音,未予治疗,自幼发育及平时活动较同龄人稍差,活动量大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不适,伴口唇紫绀,无晕厥及蹲踞.当日为行手术治疗而入院.查体:T 36.5℃,P 108次/分,R 23次/分,BP 90/60 mm Hg,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L2-4可闻及Ⅲ/6 SM,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王国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以脑内囊灶表现的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腔隙性脑梗死、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诊断浅析

    目的 总结以脑内囊灶表现的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腔隙性脑梗死、脉络膜裂囊肿的CT、MRI表现及其鉴别要点,提高对此三种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间的10例血管周围间隙增宽、30例腔隙性脑梗死、10例脉络膜裂囊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所有病例CT、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依据三种脑内囊灶的发病部位及CT、MRI的表现可以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其中尤以MRI的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论 CT、MRI对以脑内囊灶表现的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腔隙性脑梗死、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MRI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梁树生;罗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7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菌、止泻、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腹泻、呕吐、退热等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有效率为96.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9%,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小儿秋季腹泻治疗疗效,在积极改善患儿症状的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虹海;何飞杏;苏冰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海市虹桥社区2011年意外伤害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虹桥社区2011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方法 根据意外伤害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发生率为0.4964%,65岁及以上人群高于65岁以下人群,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 应加强意外伤害的防护和健康教育,以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庄叶清;揭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G.T.F.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 Ⅲ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G.T.F.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型)的疗效.方法 研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对EvansⅢ型中17例(男性6例,女性11例)患者采用G.T.F柄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17例3~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5分.结论 G.T.F.柄半髋关节置换为临床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型)提供了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作者:章玉冰;戎祖华;张俊德;陶宗飞;夏太宝;朱宜权;何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52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体部伽玛刀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每次剂量4~6 Gy,50%剂量线覆盖PTV为参考剂量,隔日1次,共5~6次,总剂量20~36 Gy.结果 5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0.8%(42/52),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5%(45/52)、75.0%(39/52),1、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2%(36/52)和63.5%(33/52).早期放射反应为骨髓抑制、早期放射性肺炎,多为Ⅰ~Ⅱ度.晚期放射反应主要为放疗区域放射性肺纤维化,心脏、食道、脊髓未观察到晚期放射反应.结论 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好,毒副作用轻,其远期疗效和晚期放射损伤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

    作者:杜月群;时秋;蔡佳欣;杨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妇产科临床研究生医疗纠纷成因和防范措施

    现阶段我国医疗纠纷不断攀升,医疗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如何应对值得探讨.本文分析了妇产科临床型研究生涉及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探讨了防范措施.

    作者:王晶;何勉;夏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梅尼埃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观察其临床效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5847,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作者:谢海双;林两楷;朱菁锋;巫映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美皮贴和凡士林油纱用于甲床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美皮贴和凡士林油纱用于甲床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 对160例(197指/趾)甲床损伤后患者进行创面换药护理,将创面使用美皮贴护理的设为观察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并按常规治疗护理程序,对两种敷料揭去容易程度、揭去敷料时患者的疼痛程度、总换药时间、总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易揭去的为79指/趾,较易揭去的为25指/趾,不易揭去的为4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科易揭去的为7指/趾,较易揭去的为19指/趾,不易揭去的为63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12.25,P<0.05);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83指/趾,Ⅲ疼痛的为20指/趾,Ⅳ疼痛的为5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4指/趾,Ⅲ疼痛的为51指/趾,Ⅳ疼痛的为34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05.99,P<0.05).观察组换药对间为(11.50±4.8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时间(29.60±7.60)min,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158.10±13.40)元,少于对照组(183.60±42.10)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结论 美皮贴用于甲床创面换药显著优于凡士林油纱,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晓红;叶泽兵;李晓锋;杨俏兰;郝建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