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波;周保健;潘虹霞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点,及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45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有骶髂关节平片,另外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片各4例,骶髂关节CT扫描45例.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0级患者有0例,I级患者有4例,Ⅱ级患者有15例,Ⅲ级患者有20例,Ⅳ级患者有6例;累及骶髂关节的,男性32例,女性11例;累及髋关节的,男性18例,女性4例;累及腰椎的,男性30例,女性13例;累及外周关节的,男性12例,女性10例.AS侵犯脊柱时影像学表现为椎体呈方形,椎旁韧带骨化,脊柱呈“竹节状”;AS侵犯外周关节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纤维强直或骨性强直.女性患者具有症状轻、病情发展慢、致残率低、髋关节受累轻而周围小关节受累重的特点.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各期的强直性脊柱炎都有肯定的意义,而且强直性脊柱炎在发病率、发病位置、累及部位以及致残率等方面在性别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作者:田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轻、中度血压曲线呈超杓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晨醒时口服,观察组另晨醒时加服倍他乐克25 mg.6周后复查24 h ABPM,评价血压及MBPS程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24 h平均血压,清晨平均血压,睡-谷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而夜间低血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具有MBPS现象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晨醒时单次服药较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更好地控制24 h平均血压、清晨高血压及睡-谷峰值.
作者:周明;田满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在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醚吸入全麻辅助右美托咪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七氟醚(DS组,n=20)和生理盐水+七氟醚(NS组,n=20)两组,DS组于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70 μg/kg,0.4μg· kg1·h 1维持麻醉直到手术结束,NS组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七氟醚用量DS组为(19.63±2.5)mL,NS组为(38.4±6.2)mL,两组七氟醚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NI及MAP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00);两组组间HR及Cetsevo不同时间点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够加强七氟醚的麻醉效果并有效节俭七氟醚的量,能安全辅助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
作者:张伟山;张忠其;邵晓刚;袁友红;刘永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远程心电图检测对高危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937例心脏病患者应用远程心电监测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937例患者中709例伴有心律失常(75.8%),心律失常以房性早搏多(154例),其次为室性早搏(150例)、房扑房颤(149例)、束支传导阻滞(183例)、房室传导阻滞(55例)、房性心动过速(18例).结论 在社区应用远程心电监护,利于提高心律失常诊断符合率,降低心律失常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
作者:张凤云;费民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早产延长孕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至2012年收入我院的80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使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黄体酮治疗.结果 实验组正常分娩的百分比、延迟妊娠的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显效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实验组标准差较小,说明疗效更稳定.实验组新生儿的体重和Apgar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结论 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早产患者可以预防早产延迟孕周,提高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疗效稳定,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李嘉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前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测量孕足月孕妇宫高、腹围以及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多个因素,代入多种预测胎儿体重公式,比较分析其预测体重与实际体重的关系.结果 应用超声测量多个因素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预测方法及单因素预测方法,P<0.01.结论 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可以准确、方便地预测胎儿体重,多参数公式对胎儿体重的预测明显优于单参数.
作者:李莉;苏敏;陈泽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美皮贴和凡士林油纱用于甲床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 对160例(197指/趾)甲床损伤后患者进行创面换药护理,将创面使用美皮贴护理的设为观察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并按常规治疗护理程序,对两种敷料揭去容易程度、揭去敷料时患者的疼痛程度、总换药时间、总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易揭去的为79指/趾,较易揭去的为25指/趾,不易揭去的为4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科易揭去的为7指/趾,较易揭去的为19指/趾,不易揭去的为63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12.25,P<0.05);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83指/趾,Ⅲ疼痛的为20指/趾,Ⅳ疼痛的为5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4指/趾,Ⅲ疼痛的为51指/趾,Ⅳ疼痛的为34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05.99,P<0.05).观察组换药对间为(11.50±4.8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时间(29.60±7.60)min,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158.10±13.40)元,少于对照组(183.60±42.10)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结论 美皮贴用于甲床创面换药显著优于凡士林油纱,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晓红;叶泽兵;李晓锋;杨俏兰;郝建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治愈58例,好转18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 加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柯春连;王乔凤;司徒影容;陈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水溶性维生素在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15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退热、补液及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治疗纽60例,在对照纽基础上加用水溶性维生素静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退烧时间、溃疡或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时间、退烧时间及溃疡或口腔疱疹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水溶性维生素可增强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缩短疗程且安全性高.
作者:饶翠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37例,其中26例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逆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1/3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11例应用腓肠神经滋养血管顺行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结果 37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结论 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单,损伤小,不破坏下肢功能,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踝周皮肤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王裕辉;黄俊文;胡曙荣;潘月帆;王水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上颈椎手术的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上颈椎不稳患者2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等为主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平林法JOA改善率评定疗效.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取得上颈椎手术患者的积极配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丽云;汪宇;谢海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6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06例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病人按手术方法分为LA组(98例)和OA组(10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使用止痛药情况,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腹腔残余感染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L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感染率、腹腔残余感染率、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与O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与O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不足的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费用偏高.
作者:束小峰;周粉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协助认知和躯体功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认知功能和躯体功能康复训练,干预组再予心理干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巴氏指数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oCA和BI评分均偏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升高,干预组较对照组疗效更理想(P <0.05).认知水平与躯体康复疗效呈时效正相关(r=0.895,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助于提高其认知能力,使患者主动参与躯体功能康复训练,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何艳芬;刘宇飞;杨元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三组,分别应用膦甲酸钠、喷昔洛韦、阿昔洛韦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及止痛、水疱消退、结痂、脱痂时间.结果 膦甲酸钠组总有效率为96.0%,喷昔洛韦组为91.4%,阿昔洛韦组为74.3%,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膦甲酸钠组与喷昔洛韦组止痛、水疱消退、结痂、脱痂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阿昔洛韦组(P<0.05).结论 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
作者:丁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国产两种不同型号生化分析仪用清洗液与原装清洗液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差别.方法 分别在检测仪器使用三种清洗液情况下,用两个厂家同方法学的LDL-C试剂对高、中、低三种LDL-C浓度混合血清进行平行比较测定,观察试剂的变异系数、均数的差别.结果 仪器使用该国产非浓缩型清洗液时,试剂各项检测指标基本与原装清洗液一致;当选用国产浓缩型清洗液时,部分样本测试结果明显偏低.结论 不同型号清洗液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国产的清洗液用于原装替代前必须进行合理的筛选验证.
作者:陈达辉;叶志杰;王秀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性伙伴、病程、病史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查体,记录两组患者阳性体征,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阳性体征发生率为17.86%,明显少于对照组50.00%的比例;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0.71%和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38.64%和79.55%的比例.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体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玉春;袁新德;陈双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梅尼埃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观察其临床效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5847,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作者:谢海双;林两楷;朱菁锋;巫映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介入方法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 从2001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椎间隙感染患者17例.其中13例患者接受介入方法治疗.通过McGill语言评价表定量动态评价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定期复查X线、CT、MRI、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结果 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1~3 d腰痛明显缓解.3~5周症状基本消失,血沉降至20 mm/L以下,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治疗后McGill分值在1~3天内开始下降.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早中期未形成较大脓肿的椎间隙感染,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是介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方法,可进可退,病人接受程度高,可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王丹;黄平;施能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产科急症之一,并发子宫胎盘卒中、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在国外为1%~2%,国内为0.46%~2.1%,其中胎盘早剥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凝血功能障碍常见原因,一旦发生母儿死亡率极高,且胎盘早剥引起DIC的临床经过及其治疗与其它原因引起的DIC有所不同,所以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减少母婴死亡率极其重要.本文就胎盘早剥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后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董佩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广州市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运用便利抽样,调查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工作至少1年的护士143名.结果 ①广州市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为86.7%,言语暴力是主要形式;②工作场所暴力可发生在各个班次,以前夜班和正常白班居多;主要的发生地点为护士站/分诊台,其次是注射室/治疗室和病房;施暴者特征为:男性,31~40岁;③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是:施暴者素质太低、施暴者粗暴无礼、候诊时间太长、施暴者饮酒及不合理要求被拒绝;④急诊护士在遭受暴力时的主要应对措施有:耐心解释、忍让回避以及求助保安和同事等,25%会报警,仅0.8%争锋相对;⑤急诊护士在遭受暴力后产生委屈、气愤、工作热情下降、精神无法集中以及转行等负性情绪,甚至有人产生自杀念头.结论 急诊护士面临的工作场所暴力情况日益严峻,应引起充分重视.
作者:张艳君;余婷;胡爱玲;温瑞娟;林秋萍;余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