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醉给药前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

詹峰

关键词:胃镜检查, 预吸氧, 深呼吸, 低氧血症
摘要:目的 探讨麻醉给药前深呼吸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80例无痛胃镜受检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前2 min经鼻导管吸氧,并在麻醉给药前嘱咐患者进行3~5次的深呼吸,对照组仅在麻醉前2 min经鼻导管吸氧.记录受检者术前、吸氧后麻醉前、术中、术后的呼吸次数和SpO2.结果 麻醉后受检者SpO2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多数在麻醉后2 min内达低值,此时实验组组的SpO2值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方面(P<0.05).结论 麻醉药物注入前进行鼻导管吸氧和深呼吸预处理,能提高机体氧储备,减少低氧血症发生,是无痛胃镜检查中预防低氧血症的简易、可行的方法.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动脉介入热化疗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热化疗治疗转移性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转移性肝肿瘤患者,采用肝动脉介入热化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及Kamofsky评分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患者肝功能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4周Kamofsky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肝动脉介入热灌注治疗转移性肝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且能够较好地控制肿瘤,解除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怠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军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病房护理中危机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病房内有效的、创新型护理管理方法,对照分析危机管理在病房内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1年我院的病房管理体系中首次采用危机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的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1周后的焦虑程度、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紧张焦虑状态明显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更少,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患者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病房护理中采用危机管理这种创新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护理管理中应用.

    作者:范凤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在肺癌转移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入组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晚期转移患者病例62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其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肺癌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的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肺癌的转移.

    作者:梁剑;李斌恺;郑云;许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肝硬化增生性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1例11个肝硬化增生性结节(DN)和18例18个小肝细胞癌(SHCC)的磁共振灌注成像资料,获取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记录病灶的峰值时间(TTP),计算肝脏动脉灌注指数(HPI)并进行比较.结果 DN的TIC呈缓升缓降型;SHCC的TIC呈速升速降型,DN和SHCC的TTP分别为(39.56±1.67)s、(25.21±1.38)s,HPI分别为0.26±0 04、0.75±0.02,DN和SHCC TTP、HPI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灌注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比传统图像更多有用的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鉴别DN和SHCC.

    作者:梁坚豪;赵继泉;曾惠良;林焕杰;张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动态观察单纯性硬膜下积液演变过程的价值

    目的 通过CT随访观察单纯性硬膜下积液演变过程,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单纯性硬膜下积液的CT资料.结果 在CT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颅骨内板下线形或新月形液样低密度,特殊类型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大脑镰旁液样低密度.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纯性硬膜下积液可以自行吸收,可以增多,也可以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T可以很好地观察单纯性硬膜下积液的演变过程.

    作者:柳治国;武双全;朱慧;LIU Zhiguo;WU Shuangquan;ZHU Hui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神经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神经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里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也是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总结了一些思路和体会.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措施,可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作者:沈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发病后不同时间检测TB-IgG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肺结核发病不同时间检测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IgG)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肺部疾病患者为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45例.采用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法检测结核病住院患者106例和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39例血清中TB-IgG,同时做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及影像学检测;以66例初治结核患者为对象,分析起病后2周内、2~4周、4周后血清中TB-IgG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结核患者TB-IgG、痰涂片、影像学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P<0.05),这三种检测方法分别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痰涂片(0.261)、影像学(0.506)、TB-IgG(0.267);痰涂片、TB-IgG在起病后2周内、或者起病2周以上的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起病2~4周;并且,TB-IgG、痰涂片在3个不同时间段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要提高TB-IgG在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应选择在患者起病2~4周之间进行检测或者复测,能减少漏诊率.

    作者:蔡波;周保健;潘虹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国家级中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为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主要从硬件建设与内涵建设两个方面进行.硬件建设中以建成四个实验教学平台为目标.内涵建设中以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大纲与教材体系建设、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运行保障体系建设、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形成中医院校独有的特色.

    作者:黄桂成;金桂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于本院采用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法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法进行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胸膜厚度、胸膜粘连发生率、积液吸收时间、抽液次数及抽液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胸膜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积液吸收时间<10 d比例大于对照组,抽液次数少于对照组,抽液量大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腔积液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疗效较好,显效快,并且可显著控制不良情况的发生.

    作者:武俊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方法 选择成年患者36例,其中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患者各18例,对比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对倾斜牙与扭转牙的矫治效率,以及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时间.结果 固定矫治技术在倾斜牙扶正治疗、扭转牙扭正治疗和矫治总时间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比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矫治技术仍是正畸治疗效率较高的方法,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亦是正畸治疗项目的重要补充.

    作者:蔡超雄;张继平;施亮;张宇红;陈烈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术前皮肤准备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方式及时间,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术前使用2%葡萄糖氯己定或抗菌皂液沐浴或擦拭清洁手术部位;当手术野毛发较粗长、确需去除时,在术前即刻用不损伤皮肤的电动发剪剪毛.结果 使用有消毒性能的清洁剂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和手术前即刻去除手术部位毛发,达到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结论 彻底清洁手术部位皮肤和术前即刻去毛,能有效减少局部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黄素碧;张杰敏;胡蓉;王柔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化疗并发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 讨论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便秘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我院10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为例,通过分析治疗和护理对策,总结有关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结果 10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经过护理,便秘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化疗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后,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作者:李丽娜;杨英;舒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综合防控干预措施对儿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颁布的综合防控干预措施对儿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儿科病房2011年1至6月收治的4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进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建立监督和处罚制度,把“零宽容”理念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防控措施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8至12月份儿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53例怠儿实施常规管理的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t=5.672,P<0.01),降低了交叉感染率(校正x2=4.427,P<0.05).结论 实施综合防控干预措施可明显减低交叉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发生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作者:郑红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80例妇产科尖锐湿疣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析

    目的 讨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102年2月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皮损治疗;实验组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皮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咪喹莫特乳膏进行治疗.疗程1~3个月.根据患者的皮损修复情况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统计各疗效例数,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痊愈例数19例,显效例数16例,有效例数3例,无效例数2例.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有13例、10例、9例和8例,与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细80%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皮损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疹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该疗法.

    作者:林爽;李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CIK细胞治疗的中西医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异体外周血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西医护理干预.方法 抽取患者外周抗凝血培养出CIK,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取静脉输注的方法输注,输注前后做好患者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 76例患者顺利完成CIK输注治疗疗程,无护理原因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恶性肿瘤CIK细胞治疗的中西医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计划,保证CIK输注治疗手段的顺利进行.

    作者:肖舒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妇产科临床研究生医疗纠纷成因和防范措施

    现阶段我国医疗纠纷不断攀升,医疗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如何应对值得探讨.本文分析了妇产科临床型研究生涉及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探讨了防范措施.

    作者:王晶;何勉;夏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梅尼埃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观察其临床效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5847,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梅尼埃氏综合征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作者:谢海双;林两楷;朱菁锋;巫映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

    目的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进行改造,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方法 2010年7月成立FMEA小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评估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中容易发生失效的原因和将造成的后果,找出流程中需要改变的环节,改造转运流程,以预防失效的发生.一年-后比较评价改造前后失效风险指数(RPN).结果 一年内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影响安全转运的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 应用FMEA模式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使分析危险因素更全面,流程改造更客观,实施更容易,能有效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

    作者:谢佩玲;吴静;蔡映杰;李燕玲;田朝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血压晨峰的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影响.方法 选择96例轻、中度血压曲线呈超杓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晨醒时口服,观察组另晨醒时加服倍他乐克25 mg.6周后复查24 h ABPM,评价血压及MBPS程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24 h平均血压,清晨平均血压,睡-谷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而夜间低血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具有MBPS现象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晨醒时单次服药较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更好地控制24 h平均血压、清晨高血压及睡-谷峰值.

    作者:周明;田满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氟银辐照猪皮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氟银辐照猪皮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面部Ⅱ度烧伤创面分为氟银辐照猪皮治疗组和单纯创面暴露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单纯创面暴露组比较,氟银辐照猪皮治疗组创面疼痛轻,感染率小,愈合快,色素改变及瘢痕增生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银辐照猪皮疗法治疗面部Ⅱ度烧伤疗效优于单纯创面暴露疗法,具有高效、安全、简便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家驹;谢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