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139例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出模式分析

李萍;何柯新;王会敏;邱萍英;麦静雯;刘学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 精神病患者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组合模式,估计其感染程度,为精神病患者乙肝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Anti-HBs)、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e Antibody,Anti-HBe)和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c)五项指标,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7139例血清标本中检出HBV血清学标志物5226例,总感染率73.20%.血清学标志物表达模式可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共18种模式.结论 精神病患者较同类人群血清总感染率偏高,且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较为复杂,建议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注射乙肝疫苗,以降低乙肝的传染率.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处理的探讨

    目的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标本处理的探讨.方法 采将鼻咽癌小组织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为4~6小时,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对照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立即置换新鲜配制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为48小时,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结果 常规组切片较厚,细胞重叠,着色不均匀,细胞核过染呈灰蓝色.而对照组切片较薄,着色均匀,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结论 送检鼻咽癌小组织标本必须经过48小时充分固定,确保制片质量,提高鼻咽癌诊断水平.

    作者:黎钰凤;罗强;曾华哲;邓子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术优康应用于烧伤创面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医用术优康(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对各种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被各种原因灼伤身体不同部位的创面(Ⅰ度创面:15例,Ⅱ度创面:38例,Ⅲ度创面:7例)应用医用术优康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除外1例无明显进展改手术治疗,3例中断治疗,56例烧伤创面达到生理性愈合,其中痊愈43例,好转13例,有效率达93.33%.结论 医用术优康应用于治疗烧伤创面安全、有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烧伤创面的生物覆盖材料,使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子文;方万强;阮玲玲;林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近10年来本院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及相关因素特点,提出早期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10年来668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住院病人,以五年为单位分为两组,以病因、性别、年龄为变量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胆石症、酒精性、高脂血症、暴饮暴食均为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两组比较提示近几年急性胰腺炎发病人数明显增加,高脂血症及酒精性为病因增加明显,其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发病率比女性明显高,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0 ~ 59岁年龄段AP发病率明显增加,≥60岁年龄段发病率减少,其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石症、高脂血症、酒精性、暴饮暴食仍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近几年高脂血症及酒精性为病因均较前增多,男性发病率增高,在30 ~ 59岁年龄段患者增多,≥60岁的年龄段患者减少,故对不同原因及不同人群应采取不同预防措施.

    作者:邹伟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微量131I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标记及储存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微量131I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标记方法和储存条件.方法 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方法,检测不同标记时间(2、4、6、8分钟)和不同标记比例(1:10、1:15、1:20)时标记物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及免疫活性;并检测不同存放时间和储存条件下放化纯度的变化.结果 标记时间4分钟以上标记率即可达90%、放化纯度达98%,标记4分钟的标记物免疫活性高于6、8分钟(P<0.05).当重量(mg)与放射性活度(mCi)比为1:10时,标记率、免疫活性高于1:15、1:20(P<0.05).标记物内加1%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37℃CO2孵箱储存放化纯度高于原液4℃储存(P<0.05).结论 微量、高比活度131I -Rituximab标记时重量(mg)与放射性活度(mCi)比为1:10、标记时间为4分钟,宜内加1%人血白蛋白37℃CO2孵箱储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作者:蔡红兵;闵清芬;许文丹;彭求贤;张勤;李欣;张豫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减少足溃疡的发生.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0级糖尿病足的病人,随机分成二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观察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0级糖尿病足治疗有效率(94.74%)优于对照组(60.53%),且足背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0级糖尿病足更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症状及体征,更有利于防止足溃疡的发生.

    作者:钟志情;程康林;厉群;黄晓静;梁慧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 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32只新西兰种成年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每只兔子胫骨近端做成大小为1.0 cm×2.0cm×1.0 cm的矩形骨缺损模型,注入金葡球菌,2周后再次手术行病灶情除,分别在骨缺损中植入ARBX (ARBX组)、植入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RBX)并肌注庆大霉索(RBX+全身用药组),单纯植入RBX(RBX组)以及不植骨(不植骨组).术后8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结果①ARBX组细菌计数及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极低,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的骨髓炎表现;②RBX+全身用药组与RBX组的细菌计数,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均较高,明显大于ARBX组及不植骨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均显示出严重的感染表现.结论 ①在病灶清除后,ARBX一期植入能有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②在全身用药或不用药条件下,一期植入RBX反而会加重感染.

    作者:胡汉生;余升华;范震波;李远辉;赖彩永;杨展翔;曹灿贤;张华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抢救后成功急诊PCI一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常发生在院外,可因严重恶性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极少数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内达到医院救治,在发生室颤后第一时间给予除颤并开通闭塞冠脉,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至关重要.本文报告1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探讨其救治特点.1病例患者,男,49岁.主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小时,于2011年6月9日上午09:15由其家属陪护下至本院就诊,入院时体温37℃C,脉搏82次/min,血压140/80 mm Hg,查EGK示窦性心律,V2~4导联T波高尖,即予收住入本院心内科CCU监护病房,予心电监护、绝对卧床、制动、吸氧,09:40患者突发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心电监护示室颤律,立即行双相非同步360J除颤两次,心电监护示心律恢复窦律,继之以持续心脏按压,开通静脉通路,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09:45患者神志转清.

    作者:郑望;诸宁;邓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移植术中固定骨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取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颈槽内以可吸收螺钉固定骨瓣的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①影像学评价:骨瓣无松脱、移位;②功能评价:优20例,良10例,可2例,总优良率93.8%.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移植术中固定骨瓣牢固,免除二次手术取出,效果良好.

    作者:莫捷华;罗春强;邱卫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种方法对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用三种方法分别对16例由于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患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使用EDTA-K2抗凝剂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减少,而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测定的血小板数和人工计数结果相近且正常.结论 作为血细胞分析常用的抗凝剂EDTA-K2能引起极少数人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并采用其它抗凝剂进行对比验证,以保证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作者:郑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棓丙酯对红细胞溶血和渗透脆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棓丙酯是否可影响红细胞溶血及其渗透脆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棓丙酯(256μg/ml、128 μg/ml、64μg/ml、32μg/ml、16 μg/ml、8μg/ml)与红细胞悬液孵育12小时,肉眼观察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溶血程度;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检测药物处理后各组红细胞的大脆性和小脆性,再用氰化高棓铁血红蛋白法检测各组的大脆性溶血情况.并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肉眼观察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显示不同浓度的棓丙酯处理后,各组红细胞悬液无明显溶血,各药物处理组的大脆性和小脆性与正常人和对照组的渗透脆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各处理组的大脆性溶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棓丙酯对红细胞溶血和渗透脆性无影响.

    作者:蔡燕;蒋红;彭乙华;邢艳;雷佳红;杨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记录气腹前5min (T1)、气腹后10min (T2)、30 min (T3)、90 min (T4)、解除气腹后30 min (T5)及术毕(T6)各时点HR、MAP、CVP、气道压力(Paw)、PETCO2、PaCO2、pH、血糖(Glu)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出血量、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与G组比较,GE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气腹建立后HR、MAP、CVP、Paw、PETCO2、PaCO2及Glu值均增高,pH值下降(P<0.05).T2、T3、T6时G组HR、MAP较GE组升高更明显(P<0.05);T2~T6时G组Glu较GE组升高更显著(P <0.01).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可减轻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伤害性刺激反应,气腹初期及解除气腹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质量较高.

    作者:刘文养;于颜峰;黄春忠;刘瑶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复发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白带增多、黏膜充血及涂片阳性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 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李晓玲;唐海英;林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于心电参数的睡眠觉醒识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心电参数的睡眠、觉醒识别方法.方法 用KF2型动态多参数生理检测仪和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同时记录受试者夜晚睡眠时的生理信号,用统计方法研究基于心电参数的睡眠觉醒识别算法.结果 样本数据睡眠、觉醒平均判别准确率为86.0%.结论 基于心电参数的识别算法对睡眠、觉醒的判别结果与PSG的一致性较高,因而用心电参数进行基本的睡眠觉醒判别是可行的.

    作者:葛宏;吕晓东;范军;蒋科;胡晓林;景百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金属烤瓷全冠直接修复活髓隐裂牙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以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28颗早期隐裂牙采用直接金属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1~2年.结果 26例28颗早期隐裂牙治愈27颗,有效率96.4%;1颗患牙2周后出现咬(牙合)病症状,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症状消失.结论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治疗早期隐裂牙可以保存患牙活髓,恢复咀嚼功能,阻止隐裂进一步加深,疗效满意.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陈氏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陈氏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并陈氏保健操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颈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6%,对照组有效率49.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法并陈氏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陈泓鑫;陈建平;詹瑶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慢性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的探讨(附1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总结本院收治13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例,从送检标本中回顾性分析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以及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 鼻腔手术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μm作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用PAS法和六胺银法染色.结果 13例中检出毛霉菌10例,毛霉菌+曲菌3例.结论 真菌感染属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全身消耗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致病.本组13例均以反复出现鼻塞、流脓涕及间歇性头晕、头痛等症状,以鼻窦炎求诊.尽管病程长达1个月至2年间,并无全身性感染或其它不适症状.考虑本组病例先有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的感染,致鼻腔抵抗力下降,使真菌长驱直入,寄植在狭窄的鼻腔内,与周围组织无感染关系,病理形态学应与真菌性鼻窦炎相鉴别.

    作者:曾华哲;罗强;邓子云;黎钰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83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询问调查、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83人,职业暴露地点以手术室居首位,主要以锐器伤(75人,占90.36%)为主,主要发生部位为手指(69人,占83.13%),手术缝合和拔针为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54例(65.02%),职业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未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现象,有效防护率达100%.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和降低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

    作者:朱洪芹;屈文东;张金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并进行追踪随访,观察其对患者内分泌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9例(30.00%)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2例(6.67%)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结论 改良次全子宫切除术效果优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秀权;王玉蓉;陈水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探讨绕肝提拉法在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中运用绕肝提拉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LHM)的优越性.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肝胆外科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没有采用LHM的解剖性切肝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非LHM组)与2008年1月(即我们开始采用LHM)起至2010年9月运用LHM的解剖性切肝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LHM组)的资料作比较,比较两组之间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断肝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结果 术前一般情况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术中失血量,输血量,LHM组较非LHM组有减少[(800±600) mlvs(1 200±500) ml,P<0.05];虽然手术时间在两组之间没区别,但断肝时间LHM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缩短[(25±15)分钟vs(40±25)分钟,P<0.05];住院时间LHM组较非LHM组缩短[(18±7)日vs(25±15)日,均P<0.05].而术后肝功能衰减发生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两组之间没有区别.结论 绕肝提拉法可以缩短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的断肝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在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中运用肝脏提拉法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葛明刚;杜成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维持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维持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后的维持透析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之前的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减少维持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杨健郦;招春梅;易观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