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情况.方法 对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护肝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保肝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ALB、ALT、TBiL、PTA、Child-Pugh积分、HBV DNA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以及疗效评价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提高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梁铭;徐启桓;舒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标本处理的探讨.方法 采将鼻咽癌小组织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为4~6小时,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对照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立即置换新鲜配制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为48小时,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结果 常规组切片较厚,细胞重叠,着色不均匀,细胞核过染呈灰蓝色.而对照组切片较薄,着色均匀,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结论 送检鼻咽癌小组织标本必须经过48小时充分固定,确保制片质量,提高鼻咽癌诊断水平.
作者:黎钰凤;罗强;曾华哲;邓子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输卵管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治疗,随访1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邹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术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8例手法复位失败后桡骨远端Colles骨折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其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2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5月(6~14月),所有患者骨折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脱出、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出现.疗效优良者26例,其中优21例,良好5例,优良率92.8%.结论 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不稳定性Colles骨折,掌侧T形钢板内固定具有很好的疗效.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关节的解剖复位满意度,及保持复位后不移位.
作者:吕浩然;杨进顺;黄彦;朱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中运用绕肝提拉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LHM)的优越性.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肝胆外科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没有采用LHM的解剖性切肝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非LHM组)与2008年1月(即我们开始采用LHM)起至2010年9月运用LHM的解剖性切肝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LHM组)的资料作比较,比较两组之间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断肝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结果 术前一般情况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术中失血量,输血量,LHM组较非LHM组有减少[(800±600) mlvs(1 200±500) ml,P<0.05];虽然手术时间在两组之间没区别,但断肝时间LHM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缩短[(25±15)分钟vs(40±25)分钟,P<0.05];住院时间LHM组较非LHM组缩短[(18±7)日vs(25±15)日,均P<0.05].而术后肝功能衰减发生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两组之间没有区别.结论 绕肝提拉法可以缩短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的断肝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在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中运用肝脏提拉法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葛明刚;杜成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腹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四种术式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97例行全子宫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TAH 99例,TVH 100例,LAVH 100例,LISH 98例,比较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LISH组手术时间长,TAH组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排气时间TAH组长,TAH组使用镇痛剂多,术后住院时间TAH组长,四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LISH组绝大部分在术后4个月恢复术前性生活感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种术式均为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TVH、LAVH、LISH三种术式创伤小,减少患者痛苦,术后恢复快.对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的患者行LIS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保证盆底、阴道、宫颈的完整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子宫切除的理想术式.
作者:毕焕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状况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测定180例孕妇(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产前0~9月食物中维生素A、B族、C、D以及微量元素铁、钙、锌、碘的摄入量以及血清中的含量水平;测定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龄,并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胎儿宫高与孕妇胎龄和产前血清维生素A水平正相关,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与孕妇产前血清维生素A和铁含量正相关.结论 妊娠期孕妇任何一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足,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孕妇应坚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促进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曲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比较三种颈前路手术对颈椎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4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回顾.第Ⅰ组38例为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钛板内固定术患者,第Ⅱ组17例为椎间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患者,第Ⅲ组29例为钛板内固定+椎间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患者.比较三组改善率、植入物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程度,并结合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治疗总费用,评估三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得到改善,有效率达90%,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三组改善率、植入物的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用内固定手术时间及费用随之增加,应用自体髂骨移植费用相对便宜.结论 充分的前路减压及牢固的植骨融合是手术关键,合理的选择病例,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科学地制订手术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超;周建华;关宏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HBsAg定量预测法观察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将48例CHB患者分为三个治疗组,分别为HBsAg <100、100 ~ 200及>200 ng/L,每组各16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10例CHB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不采取拉米夫定治疗.治疗4周时观察两组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结果 三个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A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 HBsAg初始水平及近期疗效是预测e抗原血清转换率的两项较好指标,对于拉米夫定的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刘仁志;夏璀;邬艳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经尿道电切同期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2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电切手术,且在术后立即用20 mg丝裂霉素注入膀胱,再予正规膀胱灌注化疗.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消失或缓解.临床随诊5年,有5例复发,复发率11.9%,其中一年内复发1例,一年以上复发4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前列腺窝内肿瘤种植.结论 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同期电切治疗是可行的,效果确切,可以减少膀胱内肿瘤细胞种植机会,避免二次手术损伤,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建奇;林灼怡;黄蔚山;卓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组合模式,估计其感染程度,为精神病患者乙肝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Anti-HBs)、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e Antibody,Anti-HBe)和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c)五项指标,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7139例血清标本中检出HBV血清学标志物5226例,总感染率73.20%.血清学标志物表达模式可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共18种模式.结论 精神病患者较同类人群血清总感染率偏高,且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较为复杂,建议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注射乙肝疫苗,以降低乙肝的传染率.
作者:李萍;何柯新;王会敏;邱萍英;麦静雯;刘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房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房内径明显低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观察组转复窦性心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维持窦性心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治疗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作者:冼飞;潘俊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陈氏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并陈氏保健操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颈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0.6%,对照组有效率49.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法并陈氏保健操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陈泓鑫;陈建平;詹瑶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近10年来本院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及相关因素特点,提出早期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10年来668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住院病人,以五年为单位分为两组,以病因、性别、年龄为变量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胆石症、酒精性、高脂血症、暴饮暴食均为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两组比较提示近几年急性胰腺炎发病人数明显增加,高脂血症及酒精性为病因增加明显,其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男性发病率比女性明显高,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30 ~ 59岁年龄段AP发病率明显增加,≥60岁年龄段发病率减少,其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石症、高脂血症、酒精性、暴饮暴食仍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近几年高脂血症及酒精性为病因均较前增多,男性发病率增高,在30 ~ 59岁年龄段患者增多,≥60岁的年龄段患者减少,故对不同原因及不同人群应采取不同预防措施.
作者:邹伟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 476例门诊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148例细胞学提示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 共检查出2 049例(24.17%)阳性涂片,其中927例(10.94%)为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 109例,占1.29%;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 112例,占1.32%;微生物感染891例,占10.51%;鳞状上皮癌(SCC)8例,占0.09%;腺癌2例,占0.02%.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LSIL 86.95%,HSIL 91.67%,SCC 100%.结论 生育期妇女定期进行液基细胞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配合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蓝云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以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28颗早期隐裂牙采用直接金属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1~2年.结果 26例28颗早期隐裂牙治愈27颗,有效率96.4%;1颗患牙2周后出现咬(牙合)病症状,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症状消失.结论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治疗早期隐裂牙可以保存患牙活髓,恢复咀嚼功能,阻止隐裂进一步加深,疗效满意.
作者:赵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S-1)单药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5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方法 36例59岁以上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18例进入放疗+替吉奥单药化疗组(综合组),18例进入单纯放疗组(单放组).综合组在放疗开始即给予替吉奥单药化疗(40 mg口服,bid,连续3周,休息1周后再重复1周期).单放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结果 综合组近期有效率88.8%,单放组有效率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综合组发生率稍高于单放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替吉奥单药同步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能提高远期生存期,虽毒性反应增加,但能耐受.
作者:刘惠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记录气腹前5min (T1)、气腹后10min (T2)、30 min (T3)、90 min (T4)、解除气腹后30 min (T5)及术毕(T6)各时点HR、MAP、CVP、气道压力(Paw)、PETCO2、PaCO2、pH、血糖(Glu)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出血量、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与G组比较,GE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气腹建立后HR、MAP、CVP、Paw、PETCO2、PaCO2及Glu值均增高,pH值下降(P<0.05).T2、T3、T6时G组HR、MAP较GE组升高更明显(P<0.05);T2~T6时G组Glu较GE组升高更显著(P <0.01).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可减轻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伤害性刺激反应,气腹初期及解除气腹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质量较高.
作者:刘文养;于颜峰;黄春忠;刘瑶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年龄59~78岁(平均68岁).按Neer分类法:3部分骨折25例,4部分骨折13例.结果 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26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19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达81.5%.有3例发生肩峰撞击综合征,1例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结论 锁定钢板针治疗复杂性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班吉鹤;马玉海;徐阿炳;苏佳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本院收治13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例,从送检标本中回顾性分析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以及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 鼻腔手术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μm作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用PAS法和六胺银法染色.结果 13例中检出毛霉菌10例,毛霉菌+曲菌3例.结论 真菌感染属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全身消耗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致病.本组13例均以反复出现鼻塞、流脓涕及间歇性头晕、头痛等症状,以鼻窦炎求诊.尽管病程长达1个月至2年间,并无全身性感染或其它不适症状.考虑本组病例先有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的感染,致鼻腔抵抗力下降,使真菌长驱直入,寄植在狭窄的鼻腔内,与周围组织无感染关系,病理形态学应与真菌性鼻窦炎相鉴别.
作者:曾华哲;罗强;邓子云;黎钰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复发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白带增多、黏膜充血及涂片阳性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 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李晓玲;唐海英;林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方法 将本院2003年5月至2011年5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238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中子宫良性病变占83.19%.子宫恶性肿瘤占16.81%.不同绝经年限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良性病变是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但子宫恶性肿瘤所致的阴道流血不可忽视.特别是年龄大,出血距绝经时间长的患者,应及时采用合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治率.
作者:孙卓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应用医用术优康(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对各种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被各种原因灼伤身体不同部位的创面(Ⅰ度创面:15例,Ⅱ度创面:38例,Ⅲ度创面:7例)应用医用术优康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除外1例无明显进展改手术治疗,3例中断治疗,56例烧伤创面达到生理性愈合,其中痊愈43例,好转13例,有效率达93.33%.结论 医用术优康应用于治疗烧伤创面安全、有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烧伤创面的生物覆盖材料,使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子文;方万强;阮玲玲;林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并进行追踪随访,观察其对患者内分泌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9例(30.00%)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2例(6.67%)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结论 改良次全子宫切除术效果优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秀权;王玉蓉;陈水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用三种方法分别对16例由于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患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使用EDTA-K2抗凝剂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减少,而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测定的血小板数和人工计数结果相近且正常.结论 作为血细胞分析常用的抗凝剂EDTA-K2能引起极少数人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并采用其它抗凝剂进行对比验证,以保证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作者:郑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孕妇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围生期保健及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共计144例,将48例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产妇作为观察组,96例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支原体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法分离检测.结果 观察组有早产史的22例,对照组13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观察组中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的15例(31.91%),对照组10例(10.9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h阳性在两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UU阳性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相关系数β=1.27 (P<0.01),Mh与产后子宫内膜炎无相关性(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邹莲英;傅雪芳;吕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和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结果的灵敏度.方法 收集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100例,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分析CRP浓度.结果 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和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的分析下限分别是0.1mg/L和0.5 mg/L.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得50岁以下组CRP值<1 mg/L占42%,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的该组CRP值均>1 mg/L,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得50岁以上组CRP值<1 mg/L占26%,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的该组CRP值均>1 mg/L.结论 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的正常健康人群的CRP值偏高(P<0.05),其灵敏度较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低.
作者:曹慧;曹正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复发的原因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4例复发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行复发癌灶局部广泛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术后3年存活率为90.3%(28/31),3例为未分化型癌采用单纯放化疗治疗,半年内相继死亡,患者总生存率为82.4% (28/34).结论 复发性甲状腺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余森;谢敏;邓春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山市四种不同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 将在中山市两个服务中心和江门市服务中心放置IUD的妇女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A组接受TCu200C IUD,B组接受元宫药铜220 IUD,C组接受GT300IUD,D组接受活性γ-IUD,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及副反应.结果 12个月时D组妇女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明显低于A、B、C组,分别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D组妇女IUD续用率明显高于A、B、C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及12个月时D组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B、C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性y-IUD的临床效果较好,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陈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FB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与心功能、冠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次日静脉FBG水平,将235例AMI患者分为以下两组:FBG正常组(n=72):FBG <6.1 mmol/L;FBG升高组(n=163):FBG≥6.1 mmol/L;比较两组入院时Killips分级、一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严重程度(Gensim积分)、住院30天病死率.结果 ①基线情况无差异的两组入院时Killip分级、一周LVEF无显著差异,FBG升高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FBG正常组;②相关分析显示FBG与LVEF负相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升高对于总体住院30天病死率及溶栓治疗住院30天死亡率均有显著预测价值.结论 FBG升高为院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作者:郭红梅;徐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两种方案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0例选用双黄连粉针及肺力咳合剂,对照组30例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方案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群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疗法对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于确诊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40例将其随机分为高压氧联合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药物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x2=6.2454,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鼻咽癌放射性脑病,可明显缩小患者的病灶体积,改善甚至消除症状.高压氧是鼻咽癌放射性脑病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作为临床治疗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洋;何少丽;王淑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全程护理的方式对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进行调查和总结.结果 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达到91.5%,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达到89.0%.结论 实施全程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杨春霞;林彩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早期监测血糖明显降低早产儿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341例早产儿早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将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处理.结果 341例早产儿中,只有34例发生低血糖临床症状,低血糖临床症状显著减少,无发生严重后遗症.结论 熟悉掌握新生儿低血糖的特点,及早监测早产儿的血糖值.早期干预,根据血糖值的结果及时调整处理对减少低血糖的产生有显著效果.
作者:范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维持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后的维持透析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之前的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减少维持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杨健郦;招春梅;易观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对2010年我院670例剖宫产术实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术后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研究认为,产妇术后体位限制、切口疼痛、心理恐惧和障碍,以及轻微生理缺陷等因素是造成母乳喂养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与剖宫产术相关理论,提出如下主要护理对策:一是术后专业护理,减轻产妇不适;二是辅助疏通乳腺管,指导喂养技巧;三是注重产妇心理,增强喂乳信心;四是加强知识指导,正确引导产妇.剖宫产术后对产妇合理与及时的护理,可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实现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
作者:高丽红;周荣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缓解肾绞痛患者疼痛有效快捷的方法.方法 8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0例,单纯药物组40例,综合治疗组在单纯药物止痛的基础上予双柏散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将治疗效果予以量化,比较两组止痛效果.结果 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综合治疗组67.5%和92.5%;单纯药物组50%和75%,经x2检验,P均<0.05,表明两组病人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止痛治疗.结论 在肾绞痛的止痛治疗中,双柏散热敷外加红外线照射对于缓解肾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止痛.
作者:周坚;王小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尿道下裂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72 h观察组Th1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h2低于对照组,12个月内观察组尿道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覃金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口连续缝合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实施会阴伤口连续缝合术,对照组实施会阴伤口间断缝合术,比较两组产妇在疼痛程度、缝合时长、伤口愈合、产后住院天数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缝合时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缝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妇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阴侧切口连续缝合术在产科缝合中具有积极的效果,有利于产妇术后的康复,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节约医院的资源.
作者:邱海花;钟玉旋;蓝彩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期血糖和改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为GDM的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营养、运动、心理干预;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分析两组孕妇妊娠末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 h PG)、孕期体重增加值、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孕妇血糖控制在较好水平,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孕妇产科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GDM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吴凤会;钱雷;孙长虹;王登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中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而静脉留置针已作为临床输液的一种主要工具.为了合理有效地应用静脉留置针,对输液病人准确地进行护理评估是保证高质量护理的先决条件.
作者:肖烨;涂容华;何小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间我院神经外科发生的2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的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结论 神经外科的护理不良事件由多重因素造成,需针对相应的原因,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达到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
作者:吴莹珠;王小梅;汪荣姬;陈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对尿毒综合征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开展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碧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评价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244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均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第一周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能力与生活活动能力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病人出院前与第一周进行比较,两组肢体运动能力与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差异(P<0.05);出院前两组病人疗效比较,治疗组肢体运动能力与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护理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冷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肝门空肠吻合术后,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的麻醉复苏及监护经验.方法 通过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7例先天性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患儿的护理,总结相关经验.结果 本组27例病例均未发生感染和各种管道并发症,平稳转出普通外科病房.结论 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行肝门空肠吻合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严谨细致的护理对减少该病的致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提高监护室内的工作效率,减轻外科病房的护理工作压力,保障患儿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洁明;陆少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一年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向医生发放问卷70份,内容为护士的沟通技巧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收回有效问卷70份;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问卷100份,内容为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收回有效问卷98份;并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前的2009年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护士的沟通技巧知识掌握率由2009年的66.7%提高到2010年的95.7%;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由2009年的74.5%提高到2010年的96.9%;护患纠纷由2009年的5例下降到2010年的1例,下降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能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燕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实践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对照组(B)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住院天数、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出院一周后复诊依从性等.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出院一周后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有序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漏项,提高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因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配合足部穴位按摩对0级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及护理+早期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大讲堂),研究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及护理+个体化糖尿病足部预防护理指导+足部穴位按摩.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64%,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糖尿病足足部预防护理指导+足部穴位按摩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可以明显改善0级糖尿病足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糖尿病足的病变速度.
作者:陈杏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肺部理疗对治疗婴幼儿肺炎的辅助作用.方法 将70例肺炎患儿分为两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增加肺部理疗(超短波加TDP神灯照射).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在治疗婴幼儿肺炎中加用肺部理疗能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曾育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有效方法,减少足溃疡的发生.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0级糖尿病足的病人,随机分成二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观察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0级糖尿病足治疗有效率(94.74%)优于对照组(60.53%),且足背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0级糖尿病足更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症状及体征,更有利于防止足溃疡的发生.
作者:钟志情;程康林;厉群;黄晓静;梁慧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临床确诊弥漫粟粒型脑结核患者的MRI特点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检查采用常规轴位SE T1WI和FSE T2WI、T2FLAIR序列,Gd-DTPA增强扫描包括轴位和冠状位、矢状位SE T1WI序列;抗结核治疗后进行MR随访.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 MR平扫对早期结节显示不佳,T1WI、T2WI呈等信号结节,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分布较均匀,大小相仿,直径1~5mm.经抗结核治疗,早期表现为水肿程度减轻,随后结节缩小、强化程度减弱或消失.将14病例T2FLAIR及T2WI两个序列显示病灶数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显示:T2FLAIR发现病灶数为39.285±11.371,T2WI为35.000±10.648,配对t值为9.523,P=0.000 (P <0.05),两种序列对显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病灶数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MRI能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影像诊断及其疗效观察提供客观形态学依据,其中T2FLAIR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较T2WI敏感、清楚,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欧卫谦;朱新进;钟应泽;赵继泉;曾惠良;陈学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非癌性结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临床研究患者采用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实验等常规检查联合16排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对患者结肠进行全方位检查,结合患者病史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联合常规检查其准确率为97.6%,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16排螺旋CT结肠成像对非癌性占位性病变检出率较高,准确的诊断患者非癌性占位性病变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志涛;陈新;古晓光;曾尚明;曾文超;袁志刚;吴林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青少年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采用膝关节Ikeuchi评分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结果 53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Ikeuchi评分:优36例(67.9%),良13例(24.5%),可3例(5.7%),差1例(1.9%),总体优良率为92.4%.没有发生再次手术的病例,X线平片也未发现膝关节退行性变的证据.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海峰;钱文杰;朱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经微创经皮肾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80~120分钟,平均(90±10)分钟,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100%,一次性结石取净率为99%,术中无附加手术干预,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取尽率高、安全有效等优点,可作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康厚彬;朱卫国;何秉勋;朱智虎;薛斌;袁毅;艾航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T,MSCT)增强扫描对肝癌动门脉分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肝癌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资料与DSA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为诊断金标准,MSCT增强扫描结果与DSA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MSCT对于肝癌动门脉分流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
作者:许林森;林堆贤;何国满;谢新琳;贾天翊;吴志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移植术中固定骨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取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颈槽内以可吸收螺钉固定骨瓣的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①影像学评价:骨瓣无松脱、移位;②功能评价:优20例,良10例,可2例,总优良率93.8%.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移植术中固定骨瓣牢固,免除二次手术取出,效果良好.
作者:莫捷华;罗春强;邱卫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心电参数的睡眠、觉醒识别方法.方法 用KF2型动态多参数生理检测仪和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同时记录受试者夜晚睡眠时的生理信号,用统计方法研究基于心电参数的睡眠觉醒识别算法.结果 样本数据睡眠、觉醒平均判别准确率为86.0%.结论 基于心电参数的识别算法对睡眠、觉醒的判别结果与PSG的一致性较高,因而用心电参数进行基本的睡眠觉醒判别是可行的.
作者:葛宏;吕晓东;范军;蒋科;胡晓林;景百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睾丸扭转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患侧睾丸内血流减少及阻力指数增高是诊断早期睾丸扭转的敏感指标,病变侧睾丸内血流消失是诊断睾丸扭转的可靠指标.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较准确地检查出睾丸扭转,而且检查方便,费用低,对于睾丸扭转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潘爱明;冯新芳;贺燕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判断足部摆位的正确性.方法 使用摄像头采集足部图像,并引入特征点的方法判断足部摆位.结果 可以实现对足部的摆位判断.结论 基于特征点的足部摆位判断方法可简化图像处理过程,提高图像处理速度,保证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赵杰;童敏明;肖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DR高仟伏胸片摄影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西门子DR成像系统,对142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仟伏胸片摄影,其中男性为96例,女性为46例,年龄在60~93岁,摄影体位为后前位;另调取同一患者以前照的普通仟伏的胸片,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42例DR高仟伏胸片摄影中甲片率为94/142;在清晰显示部位的比例上,气管支气管118/142、心影后肺纹理104/142、层次的分辨122/142、肺门纵隔结构132/142.结论 DR的高仟伏胸片摄影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照片的甲片率,对气管支气管、心脏后的肺纹理、肺门纵隔结构、层次的显示上比普通仟伏有优势.
作者:廖金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解决音频电疗系统中音频文件的传输问题.方法 利用FTP技术实现医生工作站与音频电疗仪之间的音频文件传输.结果 实现了音频电疗系统的网络化,将FTP这种成熟的网络技术应用到了一个新的领域——音频电疗领域.结论 作为电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音频电疗,融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和音频信号处理方法于一体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与FTP技术的结合将促进两者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易畅;余冬兰;谢鹏程;龚琬玲;黄时俊;陈仲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对比多种不同增殖剂及其联合剂扩增原代嗅鞘细胞的效应.方法 将纯化的嗅鞘细胞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六组分别行增殖剂干预:①空白对照组;②有血清条件培养基组;③Forskolin组;④bFGF组;⑤Forskolin+bFGF组;⑥有血清条件培养基+Forskolin+bFGF干预组.每组干预3d后应用免疫染色和BrdU掺入法全面评估各增殖剂及其联合试剂对嗅鞘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效果.结果 三种增殖剂较空白对照组都可促进嗅鞘细胞活性(P<0.05),且其联合试剂均可明显促进嗅鞘细胞增殖(P <0.001).结论 三种增殖剂对嗅鞘细胞均有增殖效应,且其联合作用可以大幅提升嗅鞘细胞的数量,其叠加效果明显.
作者:张鹏;陆政峰;范志海;李柳炳;沈忆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量131I标记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标记方法和储存条件.方法 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方法,检测不同标记时间(2、4、6、8分钟)和不同标记比例(1:10、1:15、1:20)时标记物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及免疫活性;并检测不同存放时间和储存条件下放化纯度的变化.结果 标记时间4分钟以上标记率即可达90%、放化纯度达98%,标记4分钟的标记物免疫活性高于6、8分钟(P<0.05).当重量(mg)与放射性活度(mCi)比为1:10时,标记率、免疫活性高于1:15、1:20(P<0.05).标记物内加1%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37℃CO2孵箱储存放化纯度高于原液4℃储存(P<0.05).结论 微量、高比活度131I -Rituximab标记时重量(mg)与放射性活度(mCi)比为1:10、标记时间为4分钟,宜内加1%人血白蛋白37℃CO2孵箱储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作者:蔡红兵;闵清芬;许文丹;彭求贤;张勤;李欣;张豫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 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32只新西兰种成年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每只兔子胫骨近端做成大小为1.0 cm×2.0cm×1.0 cm的矩形骨缺损模型,注入金葡球菌,2周后再次手术行病灶情除,分别在骨缺损中植入ARBX (ARBX组)、植入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RBX)并肌注庆大霉索(RBX+全身用药组),单纯植入RBX(RBX组)以及不植骨(不植骨组).术后8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结果①ARBX组细菌计数及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极低,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的骨髓炎表现;②RBX+全身用药组与RBX组的细菌计数,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均较高,明显大于ARBX组及不植骨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均显示出严重的感染表现.结论 ①在病灶清除后,ARBX一期植入能有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②在全身用药或不用药条件下,一期植入RBX反而会加重感染.
作者:胡汉生;余升华;范震波;李远辉;赖彩永;杨展翔;曹灿贤;张华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棓丙酯是否可影响红细胞溶血及其渗透脆性.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棓丙酯(256μg/ml、128 μg/ml、64μg/ml、32μg/ml、16 μg/ml、8μg/ml)与红细胞悬液孵育12小时,肉眼观察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溶血程度;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检测药物处理后各组红细胞的大脆性和小脆性,再用氰化高棓铁血红蛋白法检测各组的大脆性溶血情况.并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肉眼观察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显示不同浓度的棓丙酯处理后,各组红细胞悬液无明显溶血,各药物处理组的大脆性和小脆性与正常人和对照组的渗透脆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各处理组的大脆性溶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棓丙酯对红细胞溶血和渗透脆性无影响.
作者:蔡燕;蒋红;彭乙华;邢艳;雷佳红;杨明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GC-MS分析三叶青藤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三叶青藤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分离出89个色谱峰,鉴定其中47个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5.94%,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棕榈酸、反式石竹烯等.结论 该方法提取简单、实用,初步揭示了该药材挥发性成分,对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打下基础,为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刘兰军;宋伟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姜黄素( curcumin)对S180荷瘤小鼠的作用.方法 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给予姜黄素治疗后,观察其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对S180荷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能显著提高血清TNF -α水平.结论 姜黄素对S180荷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机体细胞因子,调节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肖娴;吴声振;刁建新;刘远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军队传染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军区总医院感染科五年内的60名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心理应激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问卷中身体化因子得分高,恐怖因子得分低,平均为2.13±0.78.总体来看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焦虑、敌对五个因子得分相对较高.结论 传染科护理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建议医院和科室考虑制定相关方案进行心理干预,同时传染科护理人员也应主动学习一些心理应激知识,提高个人心理应激能力.
作者:周宏;耿延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三甲医院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甚至预防“过劳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量表-14对海南省三家三甲医院共952名女性医护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①疲劳量表-14总平均得分为(7.92±2.98)分,有21.6%的女性医护人员感到疲劳.医护间躯体疲劳得分、脑力疲劳得分、疲劳总得分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81.9%的人每周值两次以上的夜班,不同夜班情况间脑力疲劳得分(t=-2.547,P=0.011)和疲劳总得分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55,P=0.024).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医护人员躯体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单位、经常不吃早餐、饮食规律、患病情况.影响医护人员脑力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单位、每周值夜班>2次、患病情况和身体自我感觉情况.结论 影响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高允锁;王小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并探讨常住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的异同.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生的5 551例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常住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儿16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0.265‰,新生儿死亡率3.42‰,出生缺陷儿死亡率22.62‰,占围产儿死亡的26.32%;位于前五位的先天畸形依次为: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血管瘤、外耳其它畸形;常住和流动人口产妇年龄段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9.9423,P<0.01),常住人口产妇年龄比流动人口产妇年龄明显老龄化,常住人口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率亦明显高于流动人口(x2=5.3589,P<0.05).结论 常住人口产妇高龄化是出生缺陷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积极关注高龄产妇的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和加强围产期保健与产前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
作者:何杏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询问调查、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83人,职业暴露地点以手术室居首位,主要以锐器伤(75人,占90.36%)为主,主要发生部位为手指(69人,占83.13%),手术缝合和拔针为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54例(65.02%),职业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未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现象,有效防护率达100%.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和降低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
作者:朱洪芹;屈文东;张金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腺样体切除手术已被广泛开展,术中术后出血成为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本文就该手术出血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作一综述,旨在对临床工作有所提示,使手术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作者:王丽;秦运梅;张庆泉;陈秀梅;孙岩;王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泌尿系结石、多囊肾、前列腺炎、膀胱炎等是泌尿系高发疾病,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许多学者在这些疾病患者中发现了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的存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就NB与一些泌尿系疾病发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为泌尿系各种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薛金雄;陈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于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症治疗手段纷繁复杂.目前,采用西医手术结合中医中药综合治疗此病的治疗方案逐渐被认可.本文综述了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症的西医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方案及现代检验学在此病中的应用,并对此治疗方案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李协照;丘勇超;符卓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基底动脉分叉部位置深在,解剖关系复杂,该部位动脉瘤发病率高,手术夹闭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介入治疗中栓塞材料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改进,本文对各种用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栓塞材料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海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学美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大概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进步.中医美容主要类型有中药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气功美容、药食美容等,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重视,有着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琼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复杂,涉及全身多个系统,治疗难度较大;近年来妇科系统发病率显著上升,已占妇科门诊的10%~40%.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女性慢性盆腔痛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吴媛;石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目前研究提示BRAF-T1799A突变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目前BRAF-T1799A在PTC发病、风险分级、临床管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放射性碘消融治疗及随访等相关研究,综述BRAF-T1799A突变在PTC的发病、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临床前景.
作者:陈小丽;杨刚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肺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手段.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不断的提高,但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仍是肺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再灌注损伤在肺移植中的机制综述其研究进展.
作者:刘国华;梁岳培;王海永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一种骨质血液供应受阻所导致的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姑息性手术治疗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该技术迅速被应用于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治疗中.本文就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病因、临床分期以及组织工程学在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建武;李晓声;陈铁柱;刘晶;夏铎;刘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七年制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结合本院七年制医学生培养实践的体会,总结并分析当代七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探讨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科研素质的途径.
作者:谢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主干课程,为了提高法医病理学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一些探讨.方法 通过从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开展多样化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案件”教学;严格考试等方面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教学研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在法医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
作者:孙志红;步鸣;殷伟平;王祖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不仅理论知识应用广泛,而且实验操作技术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生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是生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就《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课件的制作过程及应用效果等作一总结.
作者:曹晓娥;周培华;杨海燕;王一鸿;黄鹤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论述了护理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创新评价体系;除了从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及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相结合之外,还要引入市场要素.并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市场要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护理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程清洲;杜丹丹;张红菱;黄万琪;曾铁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采用医疗设备信息化综合管理的手段,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综合管理水平,达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提升的目标,从而更有效地体现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价值,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
作者:周晓萍;祁增凌;余元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药品的库存管理是长期以来困扰医院管理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药品库存管理的意义,阐述全盘电脑化管理药品的方法,以及针对药品库存管理尚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为医院逐步实现零库存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琼静;陈海文;杜憬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常发生在院外,可因严重恶性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极少数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内达到医院救治,在发生室颤后第一时间给予除颤并开通闭塞冠脉,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至关重要.本文报告1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探讨其救治特点.1病例患者,男,49岁.主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小时,于2011年6月9日上午09:15由其家属陪护下至本院就诊,入院时体温37℃C,脉搏82次/min,血压140/80 mm Hg,查EGK示窦性心律,V2~4导联T波高尖,即予收住入本院心内科CCU监护病房,予心电监护、绝对卧床、制动、吸氧,09:40患者突发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心电监护示室颤律,立即行双相非同步360J除颤两次,心电监护示心律恢复窦律,继之以持续心脏按压,开通静脉通路,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09:45患者神志转清.
作者:郑望;诸宁;邓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病例患者,男性,35岁.2个月前因左髌骨骨折,骨折处明显软组织肿胀,疼痛伴活动障碍而来院行左膝关节X线检查.2结果X线示髌骨腰部骨折,碎骨块上下分离,局部骨质吸收,中间见一巨大软组织块影,其内密度欠均匀.左胫骨平台内外缘及股骨髁部周边见明显的骨质增生,股骨髁凹加深加宽,胫骨髁间嵴变尖向凹内嵌入,关节面波浪状不整,关节间隙窄.遂加照对侧膝关节亦有类似改变,追问病史,其家族有血友病史,后诊断为血友病性关节炎,左髌骨骨折后巨大血肿机化.
作者:李开信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