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信
目的 解决音频电疗系统中音频文件的传输问题.方法 利用FTP技术实现医生工作站与音频电疗仪之间的音频文件传输.结果 实现了音频电疗系统的网络化,将FTP这种成熟的网络技术应用到了一个新的领域——音频电疗领域.结论 作为电针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音频电疗,融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和音频信号处理方法于一体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与FTP技术的结合将促进两者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易畅;余冬兰;谢鹏程;龚琬玲;黄时俊;陈仲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中运用绕肝提拉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LHM)的优越性.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肝胆外科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没有采用LHM的解剖性切肝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非LHM组)与2008年1月(即我们开始采用LHM)起至2010年9月运用LHM的解剖性切肝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LHM组)的资料作比较,比较两组之间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断肝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结果 术前一般情况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术中失血量,输血量,LHM组较非LHM组有减少[(800±600) mlvs(1 200±500) ml,P<0.05];虽然手术时间在两组之间没区别,但断肝时间LHM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缩短[(25±15)分钟vs(40±25)分钟,P<0.05];住院时间LHM组较非LHM组缩短[(18±7)日vs(25±15)日,均P<0.05].而术后肝功能衰减发生率,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两组之间没有区别.结论 绕肝提拉法可以缩短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的断肝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在原发性肝癌解剖性切肝中运用肝脏提拉法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葛明刚;杜成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临床确诊弥漫粟粒型脑结核患者的MRI特点和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R检查采用常规轴位SE T1WI和FSE T2WI、T2FLAIR序列,Gd-DTPA增强扫描包括轴位和冠状位、矢状位SE T1WI序列;抗结核治疗后进行MR随访.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结果 MR平扫对早期结节显示不佳,T1WI、T2WI呈等信号结节,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分布较均匀,大小相仿,直径1~5mm.经抗结核治疗,早期表现为水肿程度减轻,随后结节缩小、强化程度减弱或消失.将14病例T2FLAIR及T2WI两个序列显示病灶数进行对比,经统计分析显示:T2FLAIR发现病灶数为39.285±11.371,T2WI为35.000±10.648,配对t值为9.523,P=0.000 (P <0.05),两种序列对显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病灶数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MRI能为弥漫粟粒型脑结核的影像诊断及其疗效观察提供客观形态学依据,其中T2FLAIR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较T2WI敏感、清楚,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欧卫谦;朱新进;钟应泽;赵继泉;曾惠良;陈学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 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32只新西兰种成年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每只兔子胫骨近端做成大小为1.0 cm×2.0cm×1.0 cm的矩形骨缺损模型,注入金葡球菌,2周后再次手术行病灶情除,分别在骨缺损中植入ARBX (ARBX组)、植入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RBX)并肌注庆大霉索(RBX+全身用药组),单纯植入RBX(RBX组)以及不植骨(不植骨组).术后8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解剖学、放射学、组织学、细菌学检查.结果①ARBX组细菌计数及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极低,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的骨髓炎表现;②RBX+全身用药组与RBX组的细菌计数,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均较高,明显大于ARBX组及不植骨组(P<0.01);其解剖学和组织学均显示出严重的感染表现.结论 ①在病灶清除后,ARBX一期植入能有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②在全身用药或不用药条件下,一期植入RBX反而会加重感染.
作者:胡汉生;余升华;范震波;李远辉;赖彩永;杨展翔;曹灿贤;张华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尿道下裂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72 h观察组Th1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h2低于对照组,12个月内观察组尿道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覃金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DR高仟伏胸片摄影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西门子DR成像系统,对142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仟伏胸片摄影,其中男性为96例,女性为46例,年龄在60~93岁,摄影体位为后前位;另调取同一患者以前照的普通仟伏的胸片,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42例DR高仟伏胸片摄影中甲片率为94/142;在清晰显示部位的比例上,气管支气管118/142、心影后肺纹理104/142、层次的分辨122/142、肺门纵隔结构132/142.结论 DR的高仟伏胸片摄影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照片的甲片率,对气管支气管、心脏后的肺纹理、肺门纵隔结构、层次的显示上比普通仟伏有优势.
作者:廖金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情况.方法 对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护肝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保肝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ALB、ALT、TBiL、PTA、Child-Pugh积分、HBV DNA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以及疗效评价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提高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梁铭;徐启桓;舒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并探讨常住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出生缺陷的异同.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生的5 551例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常住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儿16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0.265‰,新生儿死亡率3.42‰,出生缺陷儿死亡率22.62‰,占围产儿死亡的26.32%;位于前五位的先天畸形依次为: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血管瘤、外耳其它畸形;常住和流动人口产妇年龄段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9.9423,P<0.01),常住人口产妇年龄比流动人口产妇年龄明显老龄化,常住人口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率亦明显高于流动人口(x2=5.3589,P<0.05).结论 常住人口产妇高龄化是出生缺陷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积极关注高龄产妇的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和加强围产期保健与产前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
作者:何杏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三甲医院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甚至预防“过劳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量表-14对海南省三家三甲医院共952名女性医护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①疲劳量表-14总平均得分为(7.92±2.98)分,有21.6%的女性医护人员感到疲劳.医护间躯体疲劳得分、脑力疲劳得分、疲劳总得分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81.9%的人每周值两次以上的夜班,不同夜班情况间脑力疲劳得分(t=-2.547,P=0.011)和疲劳总得分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55,P=0.024).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医护人员躯体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单位、经常不吃早餐、饮食规律、患病情况.影响医护人员脑力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单位、每周值夜班>2次、患病情况和身体自我感觉情况.结论 影响女性医护人员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高允锁;王小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年龄59~78岁(平均68岁).按Neer分类法:3部分骨折25例,4部分骨折13例.结果 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26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19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达81.5%.有3例发生肩峰撞击综合征,1例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结论 锁定钢板针治疗复杂性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班吉鹤;马玉海;徐阿炳;苏佳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缓解肾绞痛患者疼痛有效快捷的方法.方法 8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0例,单纯药物组40例,综合治疗组在单纯药物止痛的基础上予双柏散热敷加红外线照射.将治疗效果予以量化,比较两组止痛效果.结果 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综合治疗组67.5%和92.5%;单纯药物组50%和75%,经x2检验,P均<0.05,表明两组病人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止痛治疗.结论 在肾绞痛的止痛治疗中,双柏散热敷外加红外线照射对于缓解肾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止痛.
作者:周坚;王小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HBsAg定量预测法观察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期疗效.方法 根据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将48例CHB患者分为三个治疗组,分别为HBsAg <100、100 ~ 200及>200 ng/L,每组各16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10例CHB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不采取拉米夫定治疗.治疗4周时观察两组的e抗原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结果 三个拉米夫定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A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 HBsAg初始水平及近期疗效是预测e抗原血清转换率的两项较好指标,对于拉米夫定的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刘仁志;夏璀;邬艳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间我院神经外科发生的2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的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等.结论 神经外科的护理不良事件由多重因素造成,需针对相应的原因,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达到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
作者:吴莹珠;王小梅;汪荣姬;陈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1病例患者,男性,35岁.2个月前因左髌骨骨折,骨折处明显软组织肿胀,疼痛伴活动障碍而来院行左膝关节X线检查.2结果X线示髌骨腰部骨折,碎骨块上下分离,局部骨质吸收,中间见一巨大软组织块影,其内密度欠均匀.左胫骨平台内外缘及股骨髁部周边见明显的骨质增生,股骨髁凹加深加宽,胫骨髁间嵴变尖向凹内嵌入,关节面波浪状不整,关节间隙窄.遂加照对侧膝关节亦有类似改变,追问病史,其家族有血友病史,后诊断为血友病性关节炎,左髌骨骨折后巨大血肿机化.
作者:李开信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实践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对照组(B)各5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观察组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住院天数、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出院一周后复诊依从性等.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相关知识掌握、出院一周后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有序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漏项,提高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因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配合足部穴位按摩对0级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及护理+早期糖尿病足预防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大讲堂),研究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及护理+个体化糖尿病足部预防护理指导+足部穴位按摩.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64%,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糖尿病足足部预防护理指导+足部穴位按摩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可以明显改善0级糖尿病足的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糖尿病足的病变速度.
作者:陈杏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T,MSCT)增强扫描对肝癌动门脉分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肝癌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资料与DSA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SA为诊断金标准,MSCT增强扫描结果与DSA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 MSCT对于肝癌动门脉分流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
作者:许林森;林堆贤;何国满;谢新琳;贾天翊;吴志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移植术中固定骨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取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颈槽内以可吸收螺钉固定骨瓣的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①影像学评价:骨瓣无松脱、移位;②功能评价:优20例,良10例,可2例,总优良率93.8%.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带肌蒂骨瓣移植术中固定骨瓣牢固,免除二次手术取出,效果良好.
作者:莫捷华;罗春强;邱卫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询问调查、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某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83人,职业暴露地点以手术室居首位,主要以锐器伤(75人,占90.36%)为主,主要发生部位为手指(69人,占83.13%),手术缝合和拔针为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54例(65.02%),职业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未出现医护人员感染现象,有效防护率达100%.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和降低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
作者:朱洪芹;屈文东;张金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复发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达克宁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白带增多、黏膜充血及涂片阳性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 氟康唑和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李晓玲;唐海英;林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