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柱;钟格梅;黎勇;黄江平;韦日荣;黄林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采用全科模式和专科模式管理的效果,分析两者的差异,寻找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分层随机抽样两组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全科模式和专科模式进行管理。观察比较管理1年后两组在生活方式、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血压控制率等方面的改变情况。结果全科、专科模式组分别入组500例和550例,前者无失访,后者失访39例;1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均比入组前显著提高,分别从37.0%、36.8%上升到58.6%和50.1%,两组控制率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全科模式组的控制吸烟率、控制饮酒率、运动习惯改善率、摄盐情况改善率、心理调整改善率、遵医行为改善率、服药依从性改善率和血压控制率等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比专科模式组大,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结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控有积极的作用,全科模式的效果优于专科模式。
作者:陈庆昭;曹程;林圣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安全现状,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系统导出2008—2013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调查数据。供水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结果从2008至2013年,广西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从35.73%上升到61.59%,消毒设备配备率从20.65%上升到69.76%,水质综合合格率从22.13%上升到49.40%。水质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合格率较高,主要存在受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同时也发现了大部分供水的氟含量和总硬度偏低。结论广西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得到一定改善,但仍需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同时加强对可能影响健康的其它水质安全问题研究。
作者:唐振柱;钟格梅;黎勇;黄江平;韦日荣;黄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HBeAg状态下血清HBsAg滴度与病毒载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从由2258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组成的研究队列中随机抽取89名研究对象进行血清HBsAg滴度与病毒载量相关关系的横断面和纵向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HBsAg滴度、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01);第一轮血清标本HBsAg滴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关系(r=0.642,P<0.001),这种相关关系均见于HBeAg阳性组(r=0.449,P=0.013)和HBeAg阴性组(r=0.300,P=0.018);且这种相关关系也见于第三轮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r=0.782,P<0.001;r=0.279, P=0.028);在第二轮标本中,HBeAg阳性组HBsAg滴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5,P=0.001),而这种关系在HBeAg阴性组接近显著性(r=0.229,P=0.078)。多因素分析表明病毒载量、HBeAg状态和性别与血清HBsAg滴度有关。结论血清HBsAg滴度和HBV病毒载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HBeAg阳性和阴性组之间没有差异。
作者:刘墨涵;陈钦艳;Tim Harrison;李海;王学燕;谭超;杨庆利;方钟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加快消除麻风危害提供对策。方法对黔东南州2003—2012年以县为单位的疫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2年共确诊新发麻风病人188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43/10万,总体趋势相对稳定。家庭内发病18例,占9.57%,病例以被动发现为主,共160例,占85.11%。平均延迟期1.7年,呈上升趋势。结论黔东南州的麻风流行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要彻底消除麻风病危害仍需努力。
作者:李涛;唐德亮;龙黔清;王方林;陈怀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我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将视力不良和近视、龋齿和牙周病、营养不良和肥胖、缺铁性贫血、沙眼、肠道蠕虫感染等列为重点防治的学生常见病。学生常见病具有极易发生的特点,并且与学校卫生工作水平密切相关。1985—2010年我国进行了6次大规模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教育部曾颁布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1]。目前,各地也陆续报道学生常见病的发病与防控现状。本文将我国学生常见病防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忠书;覃彦香;韦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西乡村汉、壮、瑶族学生的体型发育特点,探索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以2010年广西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的8282名乡村学生身高、坐高为资料,对其进行体型评价和生长发育规律探索。结果广西7~18岁学生的身高坐高指数随年龄增长而先降后升,12岁时降到低点;总样本中女生的身高坐高指数高于男生(t=17.42,P<0.01),大部分年龄组与此结果相同。各性别年龄组均以中躯型身材为主,短躯型构成比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男生的短躯型构成比高于女生(χ2=179.19,P<0.01)。瑶族学生的身高坐高指数在9~18岁组间的极差小,平均值大。体型与身高有关,高身材者短躯型和中躯型构成比高于矮身材者,矮身材者的长躯型构成比大于高身材者。结论广西乡村7~18岁学生的体型主要受身高影响,年龄、性别和种族间均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王鲁宁;李春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南京市高淳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工作质量,查找原因,以便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该区1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淳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65.18%,以治疗室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低,为45.05%;其次是医务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分别为48.65%和53.15%。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和使用中消毒剂卫生质量分别为75.84%和90.18%。通过市级验收的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总体消毒质量合格率为76.92%,高于普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5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6,P<0.01)。结论南京市高淳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质量总体不理想,需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及技术指导,加大感染和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作者:汪杏;邓新保;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德保县2014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疫情报告和处置资料,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此次麻疹暴发疫情持续3个月,共报告确诊病例24例,发病率为7.99/10万,无死亡病例,8月龄至2.5岁婴幼儿占总病例数的50.00%。未免疫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占66.67%,发病前7~21天有到医院就诊或治疗史者占33.33%。结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下降、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不力是这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陆建中;江超穗;黄俊;许玉梅;钟玉梅;言英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钦州市VCT门诊求询者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1—2013年钦州市VCT门诊求询者信息和数据。结果2011—2013年钦州市VCT求询15206人, HIV抗体检测率99.09%,求询者以20~49岁所占比重大为80.61%,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的比例较高为60.60%;2011、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的HIV阳性检出率为17.95%和17.02%,高于医疗机构的7.31%(χ2=86.563,P<0.001)和8.18%(χ2=79.700,P<0.001),2013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VCT门诊的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53%和9.01%;49.49%的求询原因为高危性行为;“商业异性性行为史”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求询者HIV阳性率较高为28.03%和22.38%。结论钦州市VCT求询者主要对象是青中年,女性比例逐渐增加,高危性行为是主要求询原因。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仍是VCT的主要力量,应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作用,并扩大VCT门诊在乡镇/社区的覆盖面。
作者:刘春秀;傅朝阳;兰海峰;何东娇;邹刚;林兆森;劳小兰;陆华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实用、简便的测定大米中镉的方法。方法将国标法GB/T5009.15—2003(原子荧光光谱法)的Cd-C13H12N4S-CCl4-H2SO4反应体系改为Cd-K3Fe(CN)6-HCl反应体系,优化实验条件,观察了酸度介质浓度、还原剂浓度、增敏剂浓度等对测定镉信号强度的影响,确定测定镉的佳条件,并与国标法比较。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0.020~5.00μg/L,检出限为0.0066μg/L,定量限为0.022μg/L,RSD为2.8%~5.7%,加标回收率为91%~106%,配对t检验与国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4,P>0.05)。结论本法操作较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大米中镉的批量测定。与国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小燕;张硕;罗文明;陆冠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企业硅烷偶联剂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生产项目存在氯气、氯化氢、甲醇、氯丙烯、三氯氢硅、苯、甲苯、电焊烟尘、噪声、高温热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该企业采取了各种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各车间各工种工作日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作者:潘健;付必惠;何翰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VDPV)事件应急处置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评价发现疫苗株病毒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核实诊断、病例管理、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评估、对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接种率调查和病毒扩散循环情况调查及对5岁以下儿童开展2轮脊灰疫苗应急接种。结果病例确认为VDPV病例,免疫功能正常。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当地儿童血清脊灰中和抗体水平高,适龄儿童OPV第一轮应急免疫接种率为96.9%,第二轮为97.61%;密切接触者、健康儿童和VDPV病例粪便标本经连续监测未再发现VDPV。结论当地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及时、完整,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明文;陆沛超;李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清新区活动性肺结核发现和治疗管理效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清新区2009—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各项管理和治疗效果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001例,登记率在53.47/10万~65.42/10万之间;病例数以第一、四季度少,第二、三季度相对较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为主(占84.21%);新涂阳病人的构成比呈逐年递减,而涂阴病人构成比则逐年递增;平均转诊到位率为26.59%,但从2010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35.40,P<0.05)。结论该区的结核病发病仍然较高,且转诊到位率还未达到要求,今后应继续加强医防合作,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育。
作者:李初升;周志珊;邝西金;陈小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掌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改水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有效运转。方法2012、2013年在平南县辖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农村饮水工程水样180份,按照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2012—2013年平南县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为57.78%,其中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为96.39%,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9.87%,毒理学指标合格率为100.00%,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仅为72.03%;超标率较高的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结论平南县农村饮用工程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水体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
作者:罗朝礼;覃柱静;李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北海市2009—2013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海市2009—2013年发生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北海市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7起,发病人数1397例,死亡2例,波及37714人;病种以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农村罹患率高于城市,病例相对集中在学校,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结论水痘、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是北海市防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要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卫生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叶小霞;许承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龙胜县肺结核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龙胜各族自治县2005—2013年肺结核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5—2013年龙胜县报告肺结核发病人数93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38/10万。男女性别比为2.47∶1;发病以25岁以上成年人为主,占75.3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2.56%,其次为工人、学生,分别占4.50%和4.07%;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结核病防治重点应放在农村、厂矿和学校,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治意识。
作者:姚群;杨艳;胡海云;荣光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宾阳县各镜检站疟疾血片的制作和检测质量。方法收集2012—2013年各镜检站上交复核的血片、疟疾督导检查结果及处理疫情时检测的血片,用统一标准进行制片质量评分,每张片满分为100分。同时在显微镜下检查其质量和复核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共检查1224张血片;平均得分74.5分,肉眼观察合格率为78.59%,镜下观察合格率为86.27%;复核符合率99.84%,其中阳性血片符合率为90.48%。结论宾阳县疟疾血检质量属中等水平,应加强镜检技术培训,保证镜检质量。
作者:李伟;陈俪文;陆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靖西县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现状,为科学防控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靖西县2005—2013年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监测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发病因素。结果2005—2013年靖西县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以2008年高,为138.45/10万,之后发病率逐年下降,2013年下降到13.85/10万,各年份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78,P<0.05);1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为122.57/10万,1岁年龄组发病率低,为9.81/10万,各年龄组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51,P<0.05);全县19个乡镇均有发病,以武平镇发病率高,为94.63/10万,龙邦镇发病率低,为13.86/10万,各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3,P<0.05)。结论靖西县自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以来,15岁以下儿童新发乙肝得到有效控制。应继续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和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乙肝发病。
作者:农长挥;蔡开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人艾滋病知识教育干预模式,提高其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减少其对艾滋病的歧视。方法分组采取同伴教育或专家教育进行宣传教育干预,通过干预前后调查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8.40%(115/405),歧视比例为76.05%(308/405),HIV、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25%(1/405)和0.49%(2/405)。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14%(280/405),歧视比例为62.96%(255/405)。其中专家教育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更明显,同伴教育组艾滋病歧视比例下降更明显(χ2=16.36,P=0.00)。结论江西省铅山县某铜矿社区中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的歧视比较严重。专家教育在艾滋病认知的提高,同伴教育在艾滋病歧视态度的转变方面各有优势。
作者:李振雄;罗雅凌;徐梅仙;暨丽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阳朔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自有病例报告以来(1990年)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朔县1990—2013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阳朔县24年来累计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256例,年均发病率31.07/10万,流行年份高发病率达276.63/10万。共发生4次流行,近3轮的流行年间隔时间为7年,每次流行周期为1~4个月,发病高峰在9月。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以学龄儿童、学生和青壮年为主要的发病人群,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阳朔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和集体单位等人群聚集场所,做好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是控制该病暴发和流行的关键。
作者:高志媛;莫蒋明;秦大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