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况调查分析

刘万桃

关键词:慢性病, 患病率, 调查, 城市居民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病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332例35岁以上有城区户籍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发病率显著上升,高龄、肥胖、家庭遗传史等是3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老年慢性病防治工作.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活饮用水中铅、铜系统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生活饮用水中铅、铜系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萃取法系统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铅、铜离子的含量.结果萃取法与标准方法测定所得铅、铜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经t检验无明显差异.铅平均回收率为100%;铜平均回收率为99.85%,用此法与标准方法对6个水样测定,其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萃取法可靠、省时、省物,能达到分析要求,适合基层实验室应用.

    作者:方群;曾爱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

    产后出血是常见而又危重的产科并发症,在基层医院仍为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首.虽然现代输血法、药物及手术治疗挽救了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但仍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产科工作者必须对产后出血有足够的警觉和得力的预防措施.

    作者:徐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肇庆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督监测年报表填报情况分析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年报表是我国法定的卫生监督统计报表之一,对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995~1998年肇庆市的报表填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陈伟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955~1999年盐都县丝虫病防治措施与效果

    我县丝虫病防治工作经过45年的综合防治,已达到卫生部制定的消灭丝虫病标准.现将45年来防治措施与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994~1998年南宁市某医院性病疫情分析

    我院1990年开展性病监测工作以来,性病发病数逐年上升,现将1994~1998年我院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方芳;许文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在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应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危险发病原因.方法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对1162名糖尿病病人和非糖尿病病人的17个可疑因素进行筛选.结果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体重、家族史、籍贯等因素与糖尿病发病有关.结论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关系更大.

    作者:黄高明;梁秋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被狗爪刮伤后发生狂犬病死亡1例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所致,通常以咬伤方式由动物传给动物或人,人被狗咬后发生狂犬病死亡多见,但被爪刮伤后发生狂犬病者很少见.本文报告被狗爪刮伤后发生狂犬病死亡1例.

    作者:冯荣单;劳群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列车食具的洗消效果调查

    目的调查列车食具洗消效果,指导列车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法利用南宁客运段旅客快车1995~1998年的食具作为抽查对象,将现场监督抽查碗盘的洗净度与消毒药残留反应作比较,碗盘与筷子的检测合格率作比较,食具的洗净度、消毒药残留反应的合格率与检测合格率作比较.结果碗盘的洗净度与消毒药残留反应的合格率每年的第3季度低,而且每季度的筷子合格率比碗盘更低.结论食具每年的第3季度(7、8、9月)监督检测合格率明显下降,因此,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应放在每年的第3季度,强化从业人员洗消意识,加强培训,并采取一定的卫生行政手段,提高合格率.

    作者:张东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9866名献血员疟疾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疟疾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但也可经输血、医疗器械、胎盘等途经传播.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因输血感染疟疾病例不断出现[1],已影响到疟疾防治成果的巩固.为了解我区献血员的疟疾情况,我们于1998~1999年对广西大新、钦州、平果、贺州、隆安、宁明等6个县市血站的部分献血员进行疟疾筛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英;李锦辉;覃业新;林珍;雷晟;傅伟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突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抗突变作用.方法以昆明纯种小鼠的骨髓细胞为实验材料,用公认的诱变剂环磷酰胺(CP)诱发的微核(MN)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为指标,研究EGCG对CP诱导小鼠骨髓细胞MN和SCE的影响.结果EGCG对MN和SCE均具明显抑制作用.结论EGCG具有抗突变和潜在的预防肿瘤的作用.

    作者:梁钢;符麟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病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332例35岁以上有城区户籍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发病率显著上升,高龄、肥胖、家庭遗传史等是3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老年慢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刘万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999年浦北县乙脑暴发调查分析

    1999年6~7月,我县发生乙脑暴发流行,为了解流行状况,总结乙脑防治经验,制订今后的防制措施,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等方面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卫军;刘霞;赖家鉴;陈献煜;宾仕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1996年6月6日,柳州市冶建学校学生发生一起急性腹泻暴发,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证实为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王红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0922名儿童沙眼患病情况调查

    为了解儿童沙眼的患病情况,我们于1998年6~11月对本县绍水、石塘两镇共32所小学进行了沙眼患病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群;易著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斯氏狸殖吸虫实验感染大鼠的血清特异性抗体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斯氏狸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在不同时期的特异性的血清抗体.结果大鼠在感染后第45天检测到抗囊蚴抗体且抗体水平逐渐升高,60天达到高,以后略有下降并维持一定水平,直至感染结束.在感染后的第80天开始检测到抗成虫抗体,但抗体滴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感染结束后均在4只试验大鼠肺部查到成虫.结论大白鼠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后血清抗体的变化具有期特异性.

    作者:唐丽娜;陈兆义;刘露霞;李安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浓缩狂犬病疫苗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1岁,于1999年6月5日中午因被狗咬伤左下肢而来我站门诊治疗.伤口处理后,给予臀部肌肉注射浓缩狂犬病疫苗2支(疫苗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5IU/支,批号为981245).

    作者:李明秋;邱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卫校学生吸烟现状和态度调查分析

    学生吸烟对身心危害较大,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了探索控制学生吸烟的有效措施,我们于2000年3月对中等卫校学生的吸烟状况和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郝晓鸣;杨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990~1999年全州县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伤寒是我县主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近10年来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排在我县法定传染病之前3位.为探讨伤寒在我县的流行规律,以便制订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现将我县1990~1999年伤寒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玉林;邓群;房天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广西13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学分型及噬菌体-生物分型研究

    目的将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应用到非O1群霍乱弧菌的分型,以掌握广西地区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别的分布,并对此分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广西部分地区13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噬菌体-生物分型,并用多聚酶链反应(PCR)进行霍乱肠毒素检测.结果在130株菌株中有90株可以分型,占69.23%,分布于34个血清型,腹泻病人菌株可分为14个血清型,其中以O2为优势血清型,外环境菌株分布于31个血清型,以O21、O32为优势血清型.107株非O1群霍乱弧菌共分为14个噬菌体型,4个生物型,用PCR方法检测其中17株非O1群霍乱弧菌肠毒素(CT)为阴性.结论腹泻病人与外环境菌株的优势血清型别不同,而噬菌体-生物分型结果基本一致,肠毒素检测为阴性,因此,不具备引起流行的能力,为非流行株.

    作者:李翠云;谭冬梅;王鸣柳;权治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广泛性尖锐湿疣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广泛性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6月至1999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尖锐湿疣患者42例,进行近距离腔内和(或)表面敷贴放疗3~6次,放射源用铱,治疗参考点为粘膜下或皮肤下0.5cm,点进距离为0.5~1cm,照射靶区包括肿物边缘外0.5cm,照射剂量为5GY,每周1次,总量为20~30GY.结果42例有40例(95.23%)在完成10~15GY的剂量后疣体开始萎缩,完成总剂量的1~2周后完全消失,治愈率100%,不影响正常月经,不损害和改变生殖器官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结论近距离治疗多发、广泛性尖锐湿疣是一种疗效确切,简单而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凤坤;张燕;陈颂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