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熙宇
目的:研究对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一步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实施进一步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状况,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渭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陕中附院传染科收治的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55例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27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治疗组28例患者在西医前提下加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指标、治疗有效性优于参照组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高,利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指标的改善.
作者:张艳青;魏敏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病人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麻醉恢复室患者中选取68例作研究对象,将采取常规保暖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34),实施低体温护理者设为研究组(n=34),就2组患者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复温时间以及寒战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恢复室患者复温时间、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② 研究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病人低体温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体温,转移到普通病房,并能预防寒战发生.
作者:黄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在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外科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各6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护理中应用更加优质的护患沟通技巧.结果:外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患沟通技巧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96.72%)明显优越单纯应用常规外科护理的对照组患者(88.52%).结论:在外科护理工作开展中,优质的护患沟通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鸟巢护理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高危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新生儿入院的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奇数组50例定为对照组,偶数组50例定为实验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采取鸟巢式护理,跟踪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验组中,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和出保温箱时间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加入鸟巢式护理可以帮助新生儿保持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并缩小其体温波动的幅度.它为新生儿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对临床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成菊;熊永英;赵宇丹;段歆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对肺挫伤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肺挫伤后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予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对照组予单用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CPOT和RAS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h的CPOT及RAS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POT及RASS评分较低(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表现,实验组出现低血压1例,HR过慢1例,对照组出现低血压1例,HR过慢2例,对比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均稳定.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应用于肺挫伤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更好,有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作者:李燕夏;钟劲;郭远;周贤惠;王丽平;周春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治狂犬病,但疫苗的纯度对防治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样品浓度和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纯化效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样品浓度对杂蛋白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样品浓度高于35 mg/ml时,狂犬病毒峰拖尾现,杂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纯化效果严重下降.因此,凝胶柱层析纯化狂犬病疫苗的样品浓度不能高于35mg/ml.
作者:陈之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DCA循环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机在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血浆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积极的不良反应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采取双针连续流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采取积极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李贵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2018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42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循证组(n=21例)和对照组(n=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8%)P<0.05;且循证组患者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优势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水平,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朱欣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个小组介入治疗护理前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得分以及心绞痛情况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冀春娟;李文;王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可通过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进行动态监测,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检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因此,本文特对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过程进行综述,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准确性,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有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中西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病人的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康复科2016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病人根据是否联合采用中医护理分为对照组(45例)与中西医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中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P=0.026<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腰腿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王秭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的单一组(n=26),另一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联合组(n=26).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单一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92%,在治疗效果上,联合组显著优于单一组,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PEF%预计值水平均优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心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较对照组(81.36%)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LVEF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由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加用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家庭功能对血糖控制的效果进行深入探析.方法:以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社区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100名,对这些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家庭功能评估结果等进行详细调查,从而明确家庭功能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家庭功能对于血糖的控制有着显著关联性.结论:在进行合理的行为干预之后,通过提升家庭功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升高,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作者:宋子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采用互动式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94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即分为47例各归入观察组、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互动式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式护理模式可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薛玉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在中医治病中应用多的剂型之一即为汤剂,汤剂的煎煮方法由古至今均备受医家所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汤剂煎煮规范化展开研究,从汤剂煎煮规范化的意义、现状以及规范化建立方法等方面展开综述.
作者:李芝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状况,探讨森田疗法结合精神康复治疗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工娱治疗,护理常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森田疗法结合精神康复治疗.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第4、8、12周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2组PANSS总分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组SSPI总分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组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5.423,175.167,142.368;221.574,132.671,115.132;P<0.01).结论:①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障碍;②森田疗法结合精神康复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精神康复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斯倩;马文有;张素娟;王丽萍;郭建兵;刘海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社区内84例签约家庭服务协议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慢病管理并实施各项系统化慢病管理.观察签约前后患者的血压值变化、健康知识认知、健康行为养成、社区信任度、满意度以及复诊社区的选择率情况.结果:签约后患者血压值均低于签约前患者的血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50.2%提高到了81.3%,血压规范管理由原来的69.0%提高到了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既提高了患者的管理服务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还平稳了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乔喜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