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欣盈

关键词:循证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术, 护理效果, 并发症
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2018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42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循证组(n=21例)和对照组(n=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8%)P<0.05;且循证组患者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优势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水平,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情况.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1月-2018年12月,抽取研究时段内门诊药房药物咨询记录1000份开展研究,包括咨询内容、咨询对象基本信息、咨询药物情况等.结果:1000份咨询记录中咨询内容包括药物内容,即药物适应证、药物用法与用量、药物成分与规格、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咨询对象包括患者436例、家属389例,医护122例、护理人员53例.咨询药物种类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神经系统、肿瘤系统、其它等.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过程中,药物人员应积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药物咨询,让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了解药物信号,提高用药依从性及用药安全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应主动学习药学、药理知识,提高咨询沟通技巧,更好的为患者、医务人员提供药物咨询服务,提高医院品牌效应.

    作者:邵钦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杏仁核在恐惧记忆巩固与再巩固功能中作用的研究

    过于强烈的恐惧记忆可能导致抑郁,其影响甚至可以伴随终生,对于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既往研究发现杏仁核在恐惧记忆的巩固与在巩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激活或阻断杏仁核中的特定信号通路影响恐惧记忆的巩固与再巩固功能.杏仁核功能异常患者可以产生'恐惧缺失?等与恐惧记忆功能有关的影响.将恐惧视为局限于单个大脑区域的东西是不正确的.恐惧代表了一个复杂的功能行为系统,广泛分布的神经回路有助于对危险的感知和识别,对危险经历的学习和记忆,以及防御行为与环境威胁的协调,而本文在此只叙述杏仁核在其中的影响.

    作者:朱晓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Lp-PLA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sd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Lp-PLA2与sdLDL-C检测,分析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Lp-PLA2、sd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检测比较来看,Lp-PLA2联合sdLDL-C检测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Lp-PLA2和sdLDL-C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理想,可向临床推广.

    作者:胥琳琳;叶晓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探究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中,影响其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总结有效控制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集的95例血液细胞标本的临床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中,影响其检验质量的因素,并总结有效控制方法.结果:通过对95例血液细胞标本信息资料的回顾分析可发现,有25例(26.32%)样本是由于抗凝剂比例不准影响检验质量,有32例(33.68%)样本是由于存储不当影响检验质量,有22例(23.16%)样本是由于检测时间不合理影响检验质量另外有16例(16.84%)样本是由于采集不当影响检验质量.可从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全过程予以质量控制,提升其检验质量.结论: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中,影响其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检测时间不合理、储存不当、采集不当,及抗凝剂比例不准等,通过对其检验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从血液细胞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全过程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提升其检验质量.

    作者:沈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内科实习生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目的:分析中医内科实习生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中医内科实习的100名实习生,按照教学培养模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各50名.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中医内科教学培养模式,观察组实习生采用循证医学教学培养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实践知识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实习生采用循证医学教学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生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吕岑;方志聪;何锦;肖淦辰;吴晓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联用吸入激素、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的实际价值

    目的:分析对慢阻肺叠综合症患者进行联用吸入激素、噻托溴铵治疗哮喘吸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阻肺重叠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49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3.59±3.25),男性患者51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46.04±4.75),根据临床资料对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即将入院后进行吸入激素治疗的50例患者为参照组,采取联用吸入激素、噻托溴铵治疗哮喘吸入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观察患者的好转率.结果:采用联用吸入激素、噻托溴铵治疗哮喘吸入治疗的5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一秒钟吸气分数、用力呼气量及残总比远远优于参照组患者的.结论:联用吸入激素、噻托溴铵治疗哮喘入治疗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中有显著的治疗意义,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效果.方法:取我院心绞痛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卓)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7例,比较临床指标与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ST段下移值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发作持续时间短,研究组治疗疗效(97.87%)较对照组(85.10%)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心绞痛患者采用曲美他嗪与地尔硫卓联合治疗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且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侯立平;常俊梅;汤长叶;卢英;刘桂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改善产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护理方式探究

    目的:探讨改善产后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月90例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施行常规服务,产后全面护理服务组施行产后全面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值;产后自我保健知识的配合水平、产后的住院情况;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分数;产后出血、产褥期疾病等的发生率.结果:产后全面护理服务组满意值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产后全面护理服务组产后自我保健知识的配合水平、产后的住院情况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分数接近,P>0.05;护理后产后全面护理服务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分数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产后全面护理服务组产后出血、产褥期疾病等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服务组,P<0.05.结论:产妇者实施产后全面护理服务效果好,可改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睡眠质量匹兹堡分数,减少产后出血、产褥期疾病等的发生率.

    作者:许叶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学科协作在血友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在血友病护理教学中对专科护生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带教的50名实习大学专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协作的工作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结果:实验组通过出科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对于提高实习生护理教学质量有较好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学能力、协助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和护患沟通能力.

    作者:吴霞;江雪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强化治疗方案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强化治疗方案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5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方案+社区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血压监测指标值达标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监测指标值;1年内入院率.结果:观察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血压监测指标值达标的时间、血压监测指标值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1年内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案+社区强化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

    作者:傅群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鸟巢式护理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鸟巢护理在高危新生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高危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新生儿入院的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奇数组50例定为对照组,偶数组50例定为实验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采取鸟巢式护理,跟踪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验组中,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和出保温箱时间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加入鸟巢式护理可以帮助新生儿保持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并缩小其体温波动的幅度.它为新生儿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对临床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成菊;熊永英;赵宇丹;段歆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6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对策;对照组(25例):采用一般护理对策展开;观察组(25例):采用一般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对策展开;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同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52.00%)以及生活习惯改善率(44.00%)对比,观察组(96.00%)、(96.00%)均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疾病再次复发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延长(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健康教育护理对策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生活习惯改善率提升,疾病再次复发时间延长,效果明显,终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医护效果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王柱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消化道出血及息肉临床治疗中氩离子凝固术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及息肉临床治疗中氩离子凝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消化道出血及息肉作为研究案例,按照编号分组,一组实施的是高频圈套器电凝电切摘除,另外一组进行的是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治疗后对比结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乙组治愈和有效的人数多于甲组.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现象,乙组的发生几率6.25%,甲组的发生几率15.6%,乙组的效果突出.结论:对于消化道出血和息肉患者实施氩离子凝固术进行治疗,整体治愈率比较高,术后并发症少,整体操作安全可行,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陈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学生体检视力低下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中学生体检视力低下情况,探究保护视力的方法.方法:于2017年对澜沧县第一中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实检2151名,分析体检视力低下情况.结果:全校视力低下率为47.5%(1021/2151),高三年级视力低下率为14.3%(305/2151),为全校高,高二年级为7.8%(168/2151);高一年级为7.2%(155/2151);初三年级为7.1%(153/2151);初二年级为6.4%(138/2151);初一年级为4.7%(102/2151),高三年级的视力低下率明显比其他年级高.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有145(6.7%)名轻度低下,278(12.9%)名中度低下,598(27.8%)名重度低下,视力重度低下的学生明显比轻度和中度多;在重度视力低下的学生中,高三年级有192(43.3%)名,明显比其他年级多.以上几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县一中学生视力低下的学生较多,且多为重度低下,尤其是高三年级,需要加强用眼指导.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对照组:经皮肾镜手术,全麻,去截石位,肾镜置入患者输尿管导管,患者俯卧,在B超监视下选择合适手术部位进行穿刺,并建立工作通道,插入肾镜,寻找结石,使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术后留置肾造瘘管与双J管.术后一星期复查,并拔出肾造瘘管,一月后拔出双J管.观察组: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去截石位,术前两周留置双J管,通过尿道置入输尿管硬镜观察输尿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患者,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锦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意义上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进一步采取通心络胶囊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升高,8-异前列腺素F2a出现下降.且在接受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发现研究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升高,8-异前列腺素F2a显著下降,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通心络胶囊能够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同时下降8-异前列腺素F2a,从而改善应激状态.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采用行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君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延迟脐带结扎对产后三天内新生儿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迟脐带结扎对产后三天内新生儿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住院分娩的足月、头位、单胎的孕妇20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100例,对该组新生儿延迟脐带结扎,采用胎儿娩出后30-60s后或脐带停止搏动后,再进行脐带结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的新生儿进行早脐带结扎,采用胎儿娩出后30s内立即进行脐带结扎.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当天及产后第三天的血红蛋白值.结果:研究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当天及产后第三天贫血的发生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提示延迟脐带结扎能够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减少新生儿贫血的发生.

    作者:汤家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持续微量泵入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接诊脑梗死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疾病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临床急诊护理工作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20名,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工作管理;观察组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管理.结果:观察组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工作期间差错性事件仅有1例发生,少于对照组的4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在护理前后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急诊护理工作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管理,可以提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减少差错性事件的发生,使满意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周冰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