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目的:建立符合我区特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地区应急预案文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应用于传染病的预防以及疫情暴发时的应急处理,对比处理机制建立前后的差异.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后,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对传染病暴发疫情有较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作者:杨英彩;刘春雷;顾枭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用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患者相比:P小于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郭树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失眠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是随着失眠时间的持续以及延长,失眠可进一步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中医非药物研究为失眠治疗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中医非药物方法对失眠的临床治疗进展,全文主要从针刺治疗、艾灸治疗、推拿治疗以及其它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胡小玲;东红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定性诊断在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肺磨玻璃结节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10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检查和螺旋CT检查,记录这10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螺旋CT检查,100例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5%,误诊率为5%;其中良性结节31例,诊断符合率为96.88%;恶性结节64例,诊断符合率为94.12%.结论: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其临床价值较高,有效鉴别良性肺磨玻璃结节和恶性肺磨玻璃结节;加上螺旋CT独有的影像学特征,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蒋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男性83例,女性37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X线检查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检查发现120例患者共有肋骨骨折204处.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176处,诊断准确率为86.3%;螺旋CT三维重建共发现肋骨骨折200处,诊断准确率为98.0%,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准确率(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好的显示患者的骨折情况,并且对细微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陆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社区2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糖尿病相关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1年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改善,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区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吴军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为哮喘患者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护理并分析肺功能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全方位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各项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各项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哮喘患者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水平.
作者:许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中应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护理质量比较,数据显示(81.3±3.1vs96.1±2.1),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剖宫产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实施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护理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术后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本院胸外科所收治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96例为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96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8例病患.干预组病患实施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服务路径,常规组则为实施术后基础护理服务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SAS、VAS临床指标评分,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实施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服务路径,能缓解病患术后的疼痛感及焦虑感,有助于临床护理服务效果的提升,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作者:范秀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方案对改善盆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实际作用.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盆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6.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盆骨骨折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可以显著地提升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配瑶;张晓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国家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无论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功能或者开办养老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养老护理员队伍.目前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与医养结合背景下应达到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技能集训与临床实习,使从业人员具备独立完成针对老年人的护理及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职业院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养老护理方面的职业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对社会紧缺度高、行业艰苦、学生报考意愿较低等专业的职后培训教育工作.
作者:戚士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激励式护理理念应用于鼻内镜手术中效果.方法:对我辖区内医院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激励式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十分高优于对照组,自尊感、精力高于对照组,易怒、抑郁、疲乏、紧张以及慌乱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理念应用于鼻内镜手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境以及自我效能.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8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孟鲁司特钠联合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42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流量(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价值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肖喻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急诊治疗.方法:观察呼吸机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呼吸机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10%>75.86%),血氧分压(PaO2)水平[(87.02±3.58)mmHg相对更高(P<0.05),而呼吸频率[(20.56±0.62)次/min,心率[(79.48±3.64)次/min相对更低(P<0.05),呼吸恢复正常时间[(8.44±0.52)min、意识恢复时间[(8.29±1.27)min以及住院时间[(9.15±2.04)d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急诊早期治疗中,呼吸机治疗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疾病风险.
作者:杨长华;张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应用与症状转归情况.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5月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药物+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ICU重症心力衰竭疗效、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呼吸平稳时间、动脉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时间、心功能状态相关指标、NT-proBNP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常规药物+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好.
作者:蒋忠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药敏表现,并总结其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9月本院门诊送检187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并通过药敏检验结果,对其中存在药敏患者展开针对性治疗,观察本组标本支原体感染率、抗生素药敏结果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支原体阳性标本药敏试验结果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高,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敏感性低;本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两个疗程治疗,第一疗程治疗后转阴68例(77.17%),另有20例患者改为另一敏感抗生素治疗,转阴16例(18.18%),另有4例未转阴放弃治疗,两个疗程转移率共为95.45%.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中相对常见,其药敏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为主,在治疗中应提前做好药敏时间,并依据患者药敏结果展开针对性抗生素用药.
作者:宁厚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童口腔护理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入治儿童口腔患儿180例进行行为管理.根据治疗中配合状况进行层次划分,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结果:根据实际调研发现,儿童配合分型有3种情况,心理诱导不合作型占52.54%,主要为2到4岁儿童,这种类型儿童需要通过四手固定方式进行治疗配合;基本合作型占51.46%,这种类型患儿多分布在5到7岁,其中少数需要通过四手操作护理进行辅助治疗配合;合作性的患儿占比53.68%,这种患儿多采取巡回护理辅助配合方法进行治疗配合.结论: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有不同的治疗特点,通常对7到10岁患儿使用巡回护理配合方式治疗,而年龄较低患儿如2-4岁者,通过固定辅助法进行护理配合,而对于中层年龄阶段孩童,通常通过四手操作方式进行治疗配合.
作者:顾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家庭功能对血糖控制的效果进行深入探析.方法:以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社区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100名,对这些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家庭功能评估结果等进行详细调查,从而明确家庭功能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家庭功能对于血糖的控制有着显著关联性.结论:在进行合理的行为干预之后,通过提升家庭功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升高,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作者:宋子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护理专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全年104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及分析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专案干预,对比不良反应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更少,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专案应用效果更好.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1年02月-2012年11月门诊治的70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颈椎牵引治疗)和观察组35例(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应用在颈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傅玉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