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黎明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主要以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76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结果明显更优,且终检验结果为P<0.05,具有一定的讨论分析价值.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在妇产科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作者: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力木;姑丽米热·玉麦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间时间段中,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并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4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其终的护理满意度和其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两种护理管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优,同时其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脑外伤后遗症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康复护理管理可以对其肢体功能进行改善,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志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精神科诊治的471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抗精神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涉及18种用药方案,其中单一用药5种,共249例;2种药物联用10种,共214例;3种或3种以上药物联用3种方案,共8例;应用率高的5种药物为是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奥氮平、奎硫平.结论:精神病临床治疗药物种类和用药方案较多,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杨颖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3例,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细胞因子含量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细胞因子含量.
作者:王媛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综合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2017.8—2018.11期间收集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常规治疗护理+心理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止疼药物使用率小于对照组,上述不同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心理综合干预能够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降低止疼药物的使用,保证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脑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脑瘤患者96名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n=48),一组为采取针对性护理的针对组(n=48),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以及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针对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在压疮发生率上,针对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优于护理前,且针对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脑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降低压疮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高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开展手术室护理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12的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手术室护理组开展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住院平均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室环境质量;护理前后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态;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手术室护理组满意水平、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态、住院平均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室环境质量、术后肺部感染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患者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毛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西药治疗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半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偏头痛效果更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应用损伤控制进行急救治疗,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后.结果:67例患者死亡11例,占16.4%,第一阶段处理后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15例,其余患者急救后予以相应处理后好转康复出院.结论: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急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减轻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作者:叶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44例,实验组4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促进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高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我院52例妊娠剧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所得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应用.
作者:顾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共78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92.31%>76.92%)和侧卧复苏体位应用率(74.36%>43.59%)相对更高(P<0.05),而气管切开的应用率(2.56%<20.51%)、呼吸频率[(21.25±2.85)次/min<(33.02±4.16)次/min]以及心率[(83.09±3.62)次/min<(109.56±3.91)次/min]相对更低(P<0.05),而呼吸稳定时间[(43.16±2.17)min<(57.62±3.46)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其呼吸状态,降低疾病风险,提高急诊急救效果.
作者:王进;张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内科实习生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中医内科实习的100名实习生,按照教学培养模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各50名.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中医内科教学培养模式,观察组实习生采用循证医学教学培养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实践知识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实习生采用循证医学教学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生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吕岑;方志聪;何锦;肖淦辰;吴晓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容桂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并分析对监护人开展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容桂地区1000例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监护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以及监护人认知程度,针对监护人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与儿童及时接种率.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及时接种率为96.1%,明显高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的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认知评分为(47.3±2.3)分,疾病与疫苗相关知识认知评分为(46.8±2.4)分,接种注意事项认知评分为(45.9±2.7)分,接种不良反应认知评分为(46.5±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桂地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现状仍值得改善,针对儿童监护人开展有计划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认知程度,对改善儿童及时接种率具有确切价值.
作者:李建好;梁惠霞;梁丽明;何艳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率.结果: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为58%,中位生存期为(18.2±1.3)个月.结论:复发性小细胞肺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可增强疾病控制率,延长中位生存期限,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文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快速染色与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对白带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分析.方法:将2018年来我院妇科就诊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送检的白带标本分别用快速染色联合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仪与直接涂片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结果.结果:联合检测方法滴虫与直接镜检结果比较不显著(P>0.05),真菌检出率与直接镜检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联合检测方法明显优于直接镜检,差异显著(P<0.01).结论:白带快速染色联合细菌性阴道检测仪可使真菌检出率提高,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明显提高,对妇科疾病的筛查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禹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情况.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1月-2018年12月,抽取研究时段内门诊药房药物咨询记录1000份开展研究,包括咨询内容、咨询对象基本信息、咨询药物情况等.结果:1000份咨询记录中咨询内容包括药物内容,即药物适应证、药物用法与用量、药物成分与规格、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咨询对象包括患者436例、家属389例,医护122例、护理人员53例.咨询药物种类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神经系统、肿瘤系统、其它等.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过程中,药物人员应积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药物咨询,让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了解药物信号,提高用药依从性及用药安全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应主动学习药学、药理知识,提高咨询沟通技巧,更好的为患者、医务人员提供药物咨询服务,提高医院品牌效应.
作者:邵钦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童口腔护理安全工作现状及对策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入治儿童口腔患儿180例进行行为管理.根据治疗中配合状况进行层次划分,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结果:根据实际调研发现,儿童配合分型有3种情况,心理诱导不合作型占52.54%,主要为2到4岁儿童,这种类型儿童需要通过四手固定方式进行治疗配合;基本合作型占51.46%,这种类型患儿多分布在5到7岁,其中少数需要通过四手操作护理进行辅助治疗配合;合作性的患儿占比53.68%,这种患儿多采取巡回护理辅助配合方法进行治疗配合.结论: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有不同的治疗特点,通常对7到10岁患儿使用巡回护理配合方式治疗,而年龄较低患儿如2-4岁者,通过固定辅助法进行护理配合,而对于中层年龄阶段孩童,通常通过四手操作方式进行治疗配合.
作者:顾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用效果以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患者相比:P小于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郭树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骨科护理安全是确保病患医疗康复的基本要求,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然而在实际护理治疗过程中,骨科患者极易出现感染并发症,存在一定的负面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同时还有一些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有时会出现误判病情的现象,造成了护理安全隐患.因此,医疗机构应不断加强在专技能培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切实做到以患者需求为依据,针对安全隐患制定有效防范措施.
作者:黎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