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分析

赵小婷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均于2018年的1月-2019年的1月于我院接受诊疗,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60例单纯应用西医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60例联合应用西医和中医的方案治疗.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在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在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定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标本兼治,并且安全性也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集中内观疗法对酒依赖患者心理状况及饮酒渴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集中内观疗法对酒依赖患者心理状况及饮酒渴求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的60例酒依赖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仅开展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内观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OCDS评分为(50.28±3.62)分,低于对照组(53.56±3.75)分,P<0.05.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应用内观疗法进行干预,能够更有效改善饮酒状况,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娟;张心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坠积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坠积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8年1月-10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分组,分析其病原菌耐药性情况.结果: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率为33.33%.经过单因素分析,诱发因素主要是年龄在70岁以上有慢性心脑血管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做好口腔护理,开展雾化治疗,取半卧位均可有效预防上述原因导致的感染.经过多因素分析,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口腔护理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预防.结论:老年坠积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患病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率.

    作者:李华;孙利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实验药材三七600g,天麻600g,西洋参600g,云芝600g,川贝母600g,依据粉碎技术将这些药材分为两组,即常规性粉碎技术组和细胞级粉碎技术组,每组300g,常规性粉碎技术组药材采用常规性粉碎技术,细胞级粉碎技术组药材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然后统计分析两组药材粉碎前后的颗粒粒度变化情况.结果:和粉碎前相比,两组三七、天麻、西洋参、云芝、川贝母的颗粒粒度均显著较低(P<0.05);粉碎后和常规性粉碎技术组相比,细胞级粉碎技术组三七、天麻、西洋参、云芝、川贝母的颗粒粒度均显著较低(P<0.05),但粉碎前两组三七、天麻、西洋参、云芝、川贝母的颗粒粒度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细胞级粉碎技术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性细胞粉碎技术好,更能有效提升药材颗粒粒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照刚;张兴旺;李金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产保健门诊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围产保健门诊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4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015.10.26---2018.10.26),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围产保健门诊营养治疗及护理措施),各20例,对比2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及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围产保健门诊营养治疗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宝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治的6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生活质量指数、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情感功能和症状上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社会交往和日常活动上两组改善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B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的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汤剂煎煮的规范化方法研究

    在中医治病中应用多的剂型之一即为汤剂,汤剂的煎煮方法由古至今均备受医家所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汤剂煎煮规范化展开研究,从汤剂煎煮规范化的意义、现状以及规范化建立方法等方面展开综述.

    作者:李芝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析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作用

    目的:探讨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行石膏外固定制动,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引流切口愈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程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具有显著的愈合促进作用.

    作者:李宝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指标均有所提升,PaCO2指标下降,且观察组的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指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指标,缓解患者心率较快现象,使呼吸趋于平稳,辅助疗效可靠.

    作者:田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环节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环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输液环节应用优质护理,可使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社区心理综合干预治疗晚期癌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综合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2017.8—2018.11期间收集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达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常规治疗护理+心理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止疼药物使用率小于对照组,上述不同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心理综合干预能够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癌痛,降低止疼药物的使用,保证治疗护理效果.

    作者:高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的有效性及术后复发情况研究

    目的:探讨选择血管内栓塞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复发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7月收治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手术方案;对照组(41例):应用开颅夹闭术方案展开治疗;观察组(41例):应用血管内栓塞术方案展开治疗;对比手术结果.结果:观察组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良好率(92.68%)高于对照组(73.17%)明显,手术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4.63%)明显(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血管内栓塞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手术疗效提升、术后复发减少,效果显著,终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改善,奠定基础.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1日至2018年10月11日期间我院异位妊娠100例患者(实施抽签分组方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观察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15.61±1.35)d、月经复潮时间(18.57±2.63)d、P降至正常时间(10.59±1.42)d、HCG降至正常时间(12.15±1.38)d、不良反应(98.00%)、治疗成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宫外孕协定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映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采用应用不同止血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缝合止血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评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卵巢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采用缝合止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大程度保护卵巢功能,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作者:钱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VCT人群HIV感染状况看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目的:通过分析唐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指导下一步宣传导向.方法:收集2012-2017年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测结果,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动求询检测共4351人,阳性检出率为5.0%,阳性检出率高的人群是≥51岁年龄组,其次是≤20岁年龄组,分别8%和7.7%.主要的求询原因90.5%是发生高危性行为,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MSM)占28.4%,非婚异性性行为占60.6%,双性性行为占1.5%,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2%、1.7%和16.4%.结论:随着近年来大学校园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强,青年学生的认知度提升,主动检测比例明显提高,但男男同性性行为的HIV感染率持高不下,提示应从中学开始进行安全性教育,从小引导正确的性观念;而中老年MSM者阳性检出率持高,且主动检测意识不强,今后应针对中老年人群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杜绝危险性行为,避免艾滋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李欣;张庆娟;杨秋月;曹会珍;魏学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鲜士豆片联合33%硫酸镁外敷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应用

    目的:分析新鲜土豆片和33%硫酸镁外敷在用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时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2018年期间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80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湿热敷,观察组采用新鲜的土豆片+33%硫酸镁外敷,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缓解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新鲜土豆片联合33%的硫酸镁外敷能够显著提高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方法无创、安全、便捷,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蒙晓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目的:探究在基层医院药房应用抗生素安全合理用药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应用抗生素的处方400张,依据管理时间将其分作管理前200张,管理后200张,统计管理前后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管理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明显减少,占比为3.50%,管理前为11.50%,管理后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相比管理前抗生素不良反应明显下降(2.5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药方抗生素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降低患者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率.

    作者:李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热敷联合按摩手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热敷联合按摩手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3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将传统针灸治疗法应用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组采用中药热敷联合按摩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药热敷联合按摩手法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在改善患者疼痛、功能、肌力、屈曲畸形等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主要为阿托他汀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DL-C、TG、TC和对照比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DL-C无较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建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本院于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接收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68例,予以分组对照,常规组34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4例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帮助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减少并发症,而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作者:王新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际心理治疗对缓解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际心理治疗模式对缓解精神科护士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90名精神科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人,对照组每周进行情绪管理的课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周进行人际心理治疗,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入组前和结束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入组前两组焦虑和抑郁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量表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减轻,而对照组减轻不明显.结论:人际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精神科护士工作中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有显著效果.

    作者:温萌;王佳佳;陶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