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银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各41例),其中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命名为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率(4.88%)、复发率(2.4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减少复发,建议将此种治疗方式广泛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许丽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手术患者64例,收治时间于2017/7-2018/11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流程管理;32例)和研究组(精细化流程管理;32例),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满意度、手术效果、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6.88%、100%,手术有效率为%,护理质量评分为(102.15±4.16)分,均高于于对照组的81.25%、87.50%%、(52.46±2.47)分,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行精细化流程管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更佳,临床价值高.
作者:童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率.结果: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为58%,中位生存期为(18.2±1.3)个月.结论:复发性小细胞肺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可增强疾病控制率,延长中位生存期限,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文淑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将针对脑出血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学技术检查,探究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中有24例(63.1%)患者预后良好;小脑出血患者中有4例(66.6%)患者预后良好.其余三种出血位置患者预后良好率低于50%;52例患者未破入脑室,42例(80.7%)患者预后良好;36例患者破入脑室,6例(16.6%)患者预后良好;34例患者出血量不足30ml,28例(82.3%)患者预后良好;54例患者出血量超过30ml,9例(16.6%)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使用CT影像学技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病情检查准确率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使患者得到尽快治疗.
作者:赵猛;孙琳;陈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基层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监测及用药.方法:以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应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监测量表对患者的病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与指导,对比指导前后患者的病情自我监测情况和用药情况.结果:指导后,有85%的患者知道何为高血压,有95%的患者可以在半年或者一年内矫正血压计,有80%的患者能够在正确掌握血压的测量方式,所有关于自我监测项的数据均高于指导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7%(97例),高于指导前的90%(90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基层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监测意识较差,经积极的指导后,其自我监测能力提升,用药依从性改善.
作者:宋传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后并发症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0%、95.0%,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中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疼痛,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清华;周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
作者: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8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传统护理和人文关怀,统计两组护理指标,对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予以客观评价.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死亡率为2.27%,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人文认知评分为(96.56±3.12)分,依次优于常规组的79.54%、6.82%、25.00%和(75.35±7.20)分,两组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文关怀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强化人文认知,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规范治疗病房加以示范和推广.
作者:董景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2018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42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循证组(n=21例)和对照组(n=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8%)P<0.05;且循证组患者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来说优势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水平,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朱欣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脑梗死致肢体障碍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健康教育及一对一管理方式对社区的30例脑梗死肢体障碍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指导、用药指导,以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消除不良情绪,掌握了肢体康复的正确饮食及功能训练方式复发.结果:患者的偏瘫,嘴眼歪斜,语言障碍,共济失调,交叉性感觉障碍等后遗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健康管理对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效果有明显影响,健康管理可以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治疗为主动治疗,能更好促进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陈霞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高剂量(25.00mg/d)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实施低剂量(12.50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FSH指标、E2指标、P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子宫大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的78.00%比较,前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FSH为(81.30±6.80)U/L、E2为(277.20±18.95)pmol/L、P为(7.85±1.15)nmol/L,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SH为(6.27±1.45)U/L、E2为(175.90±21.65)pmol/L、P为(4.15±0.90)nmol/L,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的子宫肌瘤大小为(46.95±21.05)mm3、子宫大小为(190.02±42.95)mm3,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大小为(20.95±4.02)mm3、子宫大小为(100.01±12.30)mm3,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子宫肌瘤、子宫大小变化更大,P<0.05.结论:子宫肌瘤应用低剂量(12.50mg/d)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保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经皮肾镜(PCNL)治疗肾结石的方法.方法:对230例接受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建立单通道.其中一次取净结石172例,两次取净43例,15例于术后2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平均出血65ml.20例失访,210例术后2~1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的特点.
作者:张煜;胡晓东;何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实践.方法:我院在2018年1-12月诊治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为(86.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安全可靠,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程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将优质护理配合方案应用于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择时间段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的数据库内资料,选择其中68例接受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进行治疗,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结果中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2/34),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9/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瘢痕大小、患者外观满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时,应用优质护理配合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咏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强化治疗方案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5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方案+社区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血压监测指标值达标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监测指标值;1年内入院率.结果:观察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血压监测指标值达标的时间、血压监测指标值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1年内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案+社区强化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
作者:傅群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急性期IM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PD-1表达;分析PD-1在不同临床特征IM患儿中的表达.结果:急性期IM患儿外周血PD-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热程<7d组(n=35)比较,热程≥7d组(n=15)PD-1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症组(n=20)比较,重症组(n=15)PD-1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参与IM的发病过程.PD-1可作为监测IM病情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作者:王婷;晏霞;于会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均于2018年的1月-2019年的1月于我院接受诊疗,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60例单纯应用西医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60例联合应用西医和中医的方案治疗.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在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在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定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标本兼治,并且安全性也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比较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50例给予常规急症护理管理患者(即为对照组)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150例给予急诊全面流程管理患者(即为实验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实验组患者就诊登记时间、急会诊到达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可有效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护理时间.
作者:谢文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常规组(n=34),一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进行治疗的黄芪组(n=34),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黄芪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常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3%,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7.89%,结果表明,黄芪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黄芪的药理作用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安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开胸手术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效果,给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诱导前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插管后,开胸时和结束时,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稳定,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剂量比对照组少,术后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比对照组优秀(P<0.05).观察组有4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是13.3%;对照组有14例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率是46.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符合丙泊酚对开胸手术的麻醉效果理想,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使用药物剂量少,缩短了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杨宝会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