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樟柳碱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张志娟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 复方樟柳碱, 中药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中药汤剂在治疗神经萎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6例视神经萎缩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仅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情况.结果:经观察对比,观察组的视力好转程度,即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措施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的应对措施.方法:将2016.03.07至2018.02.28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患者视为研究样本,共有例数97,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处理,并将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49例)、观察组(48例),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基本操作、沟通技巧分数在直观上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施针对性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同时可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价值显著.

    作者:卢彩云;米日阿衣·麦麦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应用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中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选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医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平衡功能评分、步行速度、移动时间、上下楼梯时间、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分、步行速度、移动时间、上下楼梯时间、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中,步行和平衡功能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移动能力、上下楼梯能力以及满意度.

    作者:徐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门诊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目的:分析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内科急危症患儿的特点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60例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患儿,对其进行诊断后,总结患病类型并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60例患儿当中有4例患儿治疗无效,其余患儿均得以痊愈.结论:针对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患儿,针对其不同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作者:黄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规范化服药及施行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化服药对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治疗价值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间治疗的动脉硬化鼻塞患者120例,根据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施行规范化服药模式,在进行不同方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不规范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口服药不规范率47.5%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口服不规范率6.7%(P<0.05).结论:在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开展规范化服药措施,能提高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口服不规律服药率,应在基层中广泛应用.

    作者:夏小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廖继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3例,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细胞因子含量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细胞因子含量.

    作者:王媛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分析与防护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并探究该疾病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栓塞的发生情况分为两组,即55例对照组(不合并肺栓塞)、55例观察组(合并肺栓塞),对两组患者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卧床时间、吸烟史、氧疗时间、临床表现、常见基础疾病等,之后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经分析可知,导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晕厥、PaCO2升高,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手段为主的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晕厥、PaCO2升高,临床应加强该疾病高危因素的认识与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作者:欧本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VCT人群HIV感染状况看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目的:通过分析唐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指导下一步宣传导向.方法:收集2012-2017年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测结果,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动求询检测共4351人,阳性检出率为5.0%,阳性检出率高的人群是≥51岁年龄组,其次是≤20岁年龄组,分别8%和7.7%.主要的求询原因90.5%是发生高危性行为,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MSM)占28.4%,非婚异性性行为占60.6%,双性性行为占1.5%,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2%、1.7%和16.4%.结论:随着近年来大学校园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强,青年学生的认知度提升,主动检测比例明显提高,但男男同性性行为的HIV感染率持高不下,提示应从中学开始进行安全性教育,从小引导正确的性观念;而中老年MSM者阳性检出率持高,且主动检测意识不强,今后应针对中老年人群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杜绝危险性行为,避免艾滋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李欣;张庆娟;杨秋月;曹会珍;魏学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慢性肾脏病5期长期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缺铁状态与微炎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长期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缺铁状态与微炎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的30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15例存在功能性铁缺乏贫血症状的患者作为功能性铁缺乏组,将15例存在绝对性铁缺乏贫血症状的患者作为绝对性铁缺乏组,将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之间的炎症相关指标,观察患者的缺铁状态和微炎症之间的关系.结果:绝对性铁缺乏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IL-1β、IL-6和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功能性铁缺乏组患者,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IL-1β、IL-6和IL-8的水平均低于两组患者;绝对性铁缺乏组患者的缺铁状态与微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p值<0.05).结论:慢性肾脏病5期长期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缺铁状态和微炎症之间存在相关性,铁调素可反应患者的缺铁情况和炎症状态.

    作者:张龙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进展

    目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危险因素及防治进行探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年龄、术中肾盂压力等是引发术后尿脓毒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想要有效预防和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就需积极识别和警惕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作者:马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疗法在肾移植受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肾移植受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0月~2018年12月接收的12例肾移植受者在肾移植术后给予认识行为疗法,比较所有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变化.结果:干预后,12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12例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略高于干预前,但二者间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对肾移植受者术后在常规护理时给予认识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避免手术应激反应的发生,值得推荐.

    作者:吴月琴;杨巧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蛇葡萄根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蛇葡萄根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HepG2.2.15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HBV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判断其作用机理;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去处理细胞,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中γ-干扰素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蛇葡萄根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γ-干扰素.结论:蛇葡萄根提取物可通过提高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作者:雷湘;陈科力;鲁蓉;杨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探析优质护理对患者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采取相同治疗方案,不同护理方案,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DBP、SBP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优质护理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提高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筱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与传统外科治疗的多因素对比

    目的: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外科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门诊收入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对两组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胀、咽喉疼痛、恶心呕吐等,观察组总发生率为20.6%,对照组为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可靠,明显优于传统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汪卫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高剂量(25.00mg/d)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实施低剂量(12.50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FSH指标、E2指标、P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子宫大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的78.00%比较,前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FSH为(81.30±6.80)U/L、E2为(277.20±18.95)pmol/L、P为(7.85±1.15)nmol/L,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SH为(6.27±1.45)U/L、E2为(175.90±21.65)pmol/L、P为(4.15±0.90)nmol/L,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的子宫肌瘤大小为(46.95±21.05)mm3、子宫大小为(190.02±42.95)mm3,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大小为(20.95±4.02)mm3、子宫大小为(100.01±12.30)mm3,与对照组比较,前者的子宫肌瘤、子宫大小变化更大,P<0.05.结论:子宫肌瘤应用低剂量(12.50mg/d)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保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颈上皮瘤变患者采用宫颈LEEP术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宫颈上皮瘤变患者采用宫颈LEEP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68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4例.其中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宫颈LEEP术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皆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愈率与复发率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宫颈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瘤变,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宋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心血管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应用于观察组护理管理工作中.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风险时间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蔡颂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临床科室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103例医院临床科室收治的患者,随机将入选10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临床科室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40例,以人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组间在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健康教育在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面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倩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粘膜炎的护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化疗治疗中常使用多种毒性抗肿瘤药物,抑制细胞增殖、再生、修复功能,导致口腔粘膜炎发生,临床表现为口腔糜烂、疼痛、影响患者进食、语言交流及睡眠,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情绪焦虑,甚至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从恶性血液病口腔粘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护理现状进行系统性综述.

    作者:张健坤;曾妮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