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医治方法来医治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其临床医治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有脑出血疾病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医治组中的53例病患者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方法来进行医治,而实验医治组中的53例病患者则在常规化传统的医治方法基础之上联合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医治方法对患者进行医治.两种医治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医治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医治组患者的医治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医治组患者的医治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患者的临床医治信息方面,实验医治组患者在实施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医治方法之后其临床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医治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医治方法来医治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杨家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以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8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生殖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38.10%)低于对照组(52.63%),临床妊娠率(61.90%)和优质胚胎率(69.05%)均高于对照组(47.37%,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优质胚胎率,改变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佳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湿润烧伤膏在临床护理换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临床护理换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换药组予以传统干预,湿润烧伤膏换药护理组施行湿润烧伤膏换药护理.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换药的时间间隔、创面出血停止时间、创面疼痛减轻的时间、肉芽生长时间、愈合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湿润烧伤膏换药护理组满意评分、生活质量、VAS评分、换药的时间间隔、创面出血停止时间、创面疼痛减轻的时间、肉芽生长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换药组有优势,P<0.05.结论:临床护理换药患者实施湿润烧伤膏换药护理效果明显,提升了满意度.
作者:沈秀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围生儿及孕产妇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孕产妇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于保证其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对当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的研究进展予以简单分析.
作者:刘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高频电外科工作站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1月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高频电外科工作站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术后30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均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道恢复、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经1个月出院持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应用高频电外科工作站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难度,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代谢特征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4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二甲双胍组则采取常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激素水平改善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激素水平、代谢指标;不良作用.结果:二甲双胍组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激素水平改善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激素水平、代谢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不良作用相似,P>0.05.结论:常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好.
作者:吴淑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直肠静脉曲张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的发生率不高,是比较少见的并发症,而且容易被误诊为痔疮.直肠静脉曲张偶尔可发生严重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其治疗包括三腔二囊管、注射硬化剂、套扎术、门体静脉分流、明胶海棉填塞及肠系膜下静脉结扎等.本文报告了1例直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使用三腔二囊管联合硬化剂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小燕;周小琳;吴应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口腔癌为世界第六位常见肿瘤,术后口腔自行清洁能力降低,术后创面容易发生感染,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保证患者口腔卫生,减少术后感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口腔护理经历了含漱法、擦洗法、冲洗法等多种方式,本文就各种口腔护理方式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刘宝友;万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社区内84例签约家庭服务协议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慢病管理并实施各项系统化慢病管理.观察签约前后患者的血压值变化、健康知识认知、健康行为养成、社区信任度、满意度以及复诊社区的选择率情况.结果:签约后患者血压值均低于签约前患者的血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由原来的50.2%提高到了81.3%,血压规范管理由原来的69.0%提高到了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进行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既提高了患者的管理服务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还平稳了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乔喜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意义.方法:对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63位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提供参考.结果: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大地减轻病患的痛苦,加之全方位护理的实施给晚期肿瘤病患树立信心,提高了晚期肿瘤病患的生存质量.结论:晚期肿瘤病患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对晚期肿瘤病患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术后疼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名肛周脓肿患者,均分2组,参照组5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讨组51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其效果.结果:参照组疼痛程度多数集中于Ⅱ级,研讨组疼痛程度多数集中于Ⅰ级,对比结果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在减轻疼痛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何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术式以及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结果研究.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是92.1%和73.6%,对比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研究,乙组和甲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是7.9%和13.1%,对比后,乙组不良反应率低,对比乙组的整体优势突出.结论: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骨折患者尽快愈合,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田维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针对北京市城乡居民并轨改革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医院和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和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梳理城乡医改并轨中的问题.结果:政策报销比例提高,但是封顶金额较少,基层首诊仍需加大宣传和不断改进群众就医的便利性.结论:提高政府的参合基金的补助,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增加人们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韩启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耳显微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阶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纳入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1比例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联合耳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27/30)高于对照组70.0%(21/30),观察组无效率10.0%(3/30)低于对照组无效率30.0%(9/30),差异显著,X2值=9.662,P<0.05.观察组复发率3.33%(1/3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3.33%(4/30),差异显著,X2值=4.824,P<0.05.结论: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耳显微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降低复发可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分析超声筛选在基层医院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这次实验中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孕妇79例,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有39人,第二组有40人.第一组在实验过程中接受一些常规的详细孕前筛查手段,这组称为观察组;第二组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超声筛查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在这次实验中,在观察组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常规详细的检查方法检查出胎儿畸形的例子有13例,在孕妇实际分娩中,出现了11例,有1例没有及时检查出来,还有1例检查错误;在使用超声筛查的对照组中,胎儿畸形的例子检查出了9例,在孕妇实际分娩中,是8例畸形,有1例检查错误,没有未检查出的情况.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发现,超声筛查的方式相对于其他的方式来说在胎儿畸形检查方面正确率是更高的,基层医院在之后未孕妇进行产生胎儿畸形检查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超声筛查的方法,提高胎儿畸形检查的正确率.
作者:侯炜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采用互动式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94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即分为47例各归入观察组、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互动式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式护理模式可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薛玉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12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快速康复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之后出院的时间;护理前后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概率.结果:快速康复组满意度、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之后出院的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概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马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应用与症状转归情况.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5月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药物+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ICU重症心力衰竭疗效、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时间、呼吸平稳时间、动脉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时间、心功能状态相关指标、NT-proBNP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常规药物+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好.
作者:蒋忠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探析优质护理对患者血压控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采取相同治疗方案,不同护理方案,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DBP、SBP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优质护理可明显降低血压水平,提高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筱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51例)和护理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评分(Harris)、膝关节评分(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Harris、HSS、Barthel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79.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鲍安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