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对比

汪如庆

关键词: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4例,均分两组予以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则对患者实施保乳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予以使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卫生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例慢性胃炎患者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20例胃炎患者分成对照组(n=10)与观察组(n=10),对照组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90% 与70%,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10% 与30%,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临床效果极佳.

    作者:王海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溶血素也叫细胞溶素,是细菌分泌后能够溶解细胞的一种毒素,当前溶血素的概念逐年扩宽,包括任意一种可以促进红细胞溶解,同时还能使血红蛋白释放出来的物质.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新型溶血素以及传统溶血素的不同价值,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作者:肖雪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析老年COPD患者综合康复护理效果

    目的:探析老年COPD患者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进科行治疗的的50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5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25人.实验组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的基础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中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这中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了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肺功能能有改善,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广泛的利用.

    作者:杨春琼;龚灵;杨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化瘀方防治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化瘀方防治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以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中药组患者给予中药化瘀方治疗,时间1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检测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散色比浊法检测血浆D-dimer,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发生率与术后关节隐性失血量、输血发生率、48h关节腔引流量.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患者血浆黏度[(1.87±0.26)mPa.S比(1.25±0.21)mPa.S,t=2.486]、红细胞聚集指数[(6.58±1.03)mPa.S比(4.09±0.54)mPa.S,t=2.098]下降,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1.90±0.21)mPa.S比(1.57±0.14)mPa.S,t=2.091]、红细胞聚集指数[(6.76±0.98)mPa.S比(5.28±0.62)mPa.S,t=2.281]轻度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血清TNF-a、血浆D-dimer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中药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脑血栓形成、隐性失血量、输血发生率、48h关节腔引流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化瘀方可以有效下调患者体内炎性反应,降低术后血液粘滞度,改善凝血机制紊乱,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董攀;许元智;刘峰;孙尚月;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卫生院收治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作为对象(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基础治疗,针对治疗组38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分析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对比的治疗半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后的治愈率(94.74%)明显优于常规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8.38%),两组相比:P=0.037.结论: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庆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寻找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式.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1000例使用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探究其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内,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出现肝功能损害者共计260例.骨髓抑制者共计26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白细胞数量下降以及贫血.上述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治疗后0-12周,为轻中度损害.出现消化道症状者共计220例,其中有130例病患表现为神倦乏力.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出现时间为0-4周,不良反应为轻度.结论:接收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者,12周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同时关注高危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邓国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章成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中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在临床中运用广泛,而对患者术后的护理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据长期临床实践观察,笔者总结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行Dixon术的61例患者术后护理情况,分析探讨了术后护理的重点、难点及注意要点,以期为临床上Dixon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借鉴.可以看出,优秀的术后护理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恢复的信心.

    作者:方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于脓毒症患儿心肌与脑损伤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于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与脑损伤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诊断脓毒症患儿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按照2016年国际儿童脓毒症与脓毒症性休克管理指南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为7天.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酶联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T)、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浆B-型脑钠肽(BNP),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6、PCT、cTnT、H-FABP、BNP、NSE、S-100β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IL-6、PCT、cTnT、H-FABP、BNP、NSE、S-100β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下调脓毒症患儿体内炎性反应,对于心肌损伤与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郝寒冰;刘崇娟;刘岩;田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选取80例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即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才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95%,对照组总疗效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SaO2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洪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B超技术的诊断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肝胆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确诊收治的176名通过临床医生判断判定为胆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用CT作为检验仪器进行的检查和通过超声方法检验的两项检查,实验人员统计分析其数据并绘制成表,后进行胰胆管逆行造影取石术通过实际取石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其中在胆总管上端段、胰腺段及壶腹段梗阻性结石122例,占69.31%;非梗阻性54例,占30.68%.结果:实验患者在进行了相关仪器诊断后都发现了部分结石的存在,通过超声方法检验的患者在检查的准确性方面明显优于进行CT作为检验仪器的对照组.结论: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运用超声检测仪器进行胆结石的检查比一般CT检查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生相互借鉴,运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作者:孔祥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科PICC置管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分析儿科PICC置管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医院当中选取30例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对儿科PICC置管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结果:患儿置管风险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护理人员以及家长跟患儿.患儿的每天握拳>500次例数;每天活动例数;每天泡脚例数都比较多;且按时维护导管的概率、脱管的概率、过敏的概率、满意程度较为完善.结论:在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中,为常见的PICC置管潜在风险因素主要为等.同时对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实施使用延续性护理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口腔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联合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及美学效果满意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提升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易于被患者接受,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曹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平胃舒胶囊质量标准制定

    目的:制定平胃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连、陈皮、黄芪、甘草、延胡索、木香、吴茱萸等7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和黄连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368~3.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1%,其RSD为1.36%;橙皮苷在0.348~2.08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3%,其RSD为0.36%.结论:此方法可靠性良好,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可用于平胃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陶萍萍;张红;刘静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前准备工作,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预防切口感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肿痛等不良症状发生,有利于患者切口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曙霞;周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微创技术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胸外科手术中,采用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收治的急诊胸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开展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组为对照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组为观察组,各37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是(58.3±9.8)min、(81±15)ml,和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且观察组患者的止痛药用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采用微创技术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段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n=30)、对照组(n=30);观察组术前使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未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T2(用药15min时)时的心率都出现了增加趋势,在T5(停DPB时)达到高;观察组在T2、T3(切皮后)、T4(锯胸骨后)、T5时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心脏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能稳定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减轻患儿应激反应.

    作者:付韩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给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显著并发症及大出血情况,手术完成后48 h内将引流管拔除.结论: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采用合理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手术疗效,有助于让患者尽快恢复,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任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 、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参考组则选用曲美他嗪,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心功能、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参考组(P<0.05),炎症因子实验组各项指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心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内皮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守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产妇10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清宫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月经来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月经来潮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产妇进行宫腔镜手术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所受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英;刘建锋;尹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