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
目的:探究中西医方法相结合对治疗胆结石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172例胆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中西医方法进行结合.每组均有86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胆结石并胆囊炎的过程中可以对中西医的方法相结合,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时庆;李亚彬;苏伟;韩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MRI和CT在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诊治的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14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114例患者按照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两组各57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诊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2.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失误率为5.26%,对照组患者的失误率为17.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M RI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检查和诊断,能够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减少临床诊断的失误率,但是CT诊断的检查技术比较成熟,并且费用比较低,具体选择MRI和CT中的检查诊断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效果及远期并发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采取调强放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强放疗用于治疗鼻咽癌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世文;刘睿;吴丽;王海荣;简硕;周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价值,对临床使用提出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接收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20例,按照质子泵抑制剂的计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比四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情况,对剂量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四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66.67%,中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0%,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四组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使用一定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而剂量越高,整体治疗的有效率越高,临床中可以加以使用和推广.
作者:路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X射线消毒剂和75% 乙醇对X射线防护服的消毒效果,为合理选择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2件X射线防护服,其中手术室30个,导管室32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只.试验组采用γ医用消毒湿毛巾和对照组,用75% 乙醇擦拭消毒X射线防护服的表面,比较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干燥时间和使用成本.结果:消毒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菌落平均数分别为2.38 CFU/CM2和2.36 CFU/CM2,合格率分别为80.64% 和83.87%.两组消毒后均未检出细菌.实验组X射线防护服平均干时间为(352.35±9.93)s,低于对照组(676.13±10.6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8,P<0.01).实验组X射线防护服消毒成本低于对照组29.60%.结论:75% 乙醇和γ医用消毒湿毛巾对X射线防护服的消毒效果可靠.与75% 乙醇相比,γ医用消毒剂湿毛巾对X射线防护服无腐蚀、干燥时间短、节约成本.
作者:董海滨;齐淑云;郭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社会支持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高的个体,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率高,社会支持低的个体,更倾向于使用表达抑制的反应方式.习惯采用认知重评的个体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习惯采用表达抑制的个体,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更低.
作者:殷小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急诊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进行治疗,观察抢救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平均置入时间为(5.07±2.67)分钟,起搏点为右室心尖部的患者为18例,为右室出道起搏的患者为7例,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健康,且未发生血管损伤、栓塞、血气胸等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急诊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玉清;付静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胸外科手术中,采用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收治的急诊胸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开展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组为对照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组为观察组,各37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是(58.3±9.8)min、(81±15)ml,和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且观察组患者的止痛药用量、术后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胸外科手术中,采用微创技术可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段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70例胆结石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4.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成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为100例,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5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分值明显比对照组高,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保证患者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作者:党志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后,观察其特征,提升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方法:随机抽取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切除乳腺肿块手术的100例患者,把她们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对象,观察临床报告,研究乳腺肿块在超声检查下的特征,分析乳腺肿块的体积、所处位置、所呈现的形状、微钙化情况、边缘情况、内部回声、病灶的后方回声、纵横比以及与肿块同侧的腋下淋巴结状况等指标的变化.把它们与手术后的病理指标作对比,并计算出,乳腺肿块在超声检查下的特征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检查后,发现110块乳腺肿块,其中65例患者确诊为乳腺癌,有8例患者与肿块同一侧的淋巴结发生肿大情况、乳腺肿块的体积等超声检查特征对比、乳腺肿块的钙化、病灶的后方回声、纵横比三个超声检查特征的诊断符合率是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乳腺肿块的微钙化、边缘情况、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等超声特征,可以区分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从而进行判断是否发生乳腺癌,给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苏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12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通过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治疗从而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过程中可以将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进行治疗,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对病症进行缓解和改善.
作者:郭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讨论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冠脉血流、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指标.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冠脉血流、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率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长春西汀片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1月到-12月期间接收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丹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成效为70.0%,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有1例恶心患者,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有3例恶心、4例头晕、3例胸闷,总发生率为为33.33%,对比两组数值,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长春西汀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成效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采纳推广.
作者:詹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3月至2017男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高征产妇,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新生儿状况、血压变化、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上,观察组(9.5±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0.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为2.5%,显著少于对照组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顺产率上,观察组为87.5%,显著少于对照组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张压与收缩压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的优化新生儿健康状况,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血压指数,提升顺产率,整体状况更好.
作者:周蕾;李俊梅;王昭富;王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对行为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护理的方法在冠心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一护理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程度.
作者:焦丽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尝试建立低剂量MSCTA扫描联合其它后处理技术方案诊断腹内疝疾病.方法:从2014年4月开始收集患者,截至2017年12月完成研究,共收集了100例疑腹内疝病行腹部CTA检查患者.按照随机分A、B、C三组以不同扫描参数行扫描探讨低剂量扫描方案.A组33例、B组33例、C组34例.A组采用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CARE Dose 4D);B、C组均采用自动管电流,管电压分别为120KV、100KV.结果:三组对象的成像质量均较好,可满足诊断阅片需求.结果显示100例对象,其中81例为腹内疝,其余为单纯的肠梗阻19例.A组、B组、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以及对术中发现腹内疝相关病变诊断情况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放射量低于B组与C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SCTA联合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技术可诊断腹内疝疾病,效用较高.
作者:刘朝晖;唐令胜;陈伟棠;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精准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癌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大肝癌切除术,观察组予三维可视化技术下精准大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d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高于术前,白蛋白(ALB)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 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减少大肝癌切除术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杨闯;张永川;何静宇;万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5例,予以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35例,予以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手术时间为(60.18±6.25)min、骨折愈合时间为(13.49±2.12)w、术后住院时间为(12.19±2.2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14.277、5.453、9.135,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的97.14% 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疗效肯定,治疗效率更高,有利于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周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浅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中应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仅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随访调查24个月,结果显示50例患者均可下地行走,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难度较大,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极为必要,术后需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工作,恢复周期较长因此需进行随访调查,经反复锻炼和强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马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