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涵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方法对于顽固性无菌性组织炎症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顽固性无菌性软组织炎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应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浮针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具体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方式对于顽固性无菌性软组织炎症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城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Ⅱ ~ Ⅳ 度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选取2016.1月-2017.10月110例Ⅱ ~ Ⅳ 度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术后8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27.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Ⅱ ~ Ⅳ度痔患者,采用PPH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赵东;王海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周边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关系评价价值.方法:以1998年1月-2016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3例,均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前后的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与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结节合并钙化19例,其中甲状腺癌5例(14.71%),甲状腺良性疾病14例(20.29%).甲状腺结节未合并钙化84例,其中甲状腺癌29例(85.29%),甲状腺良性疾病55例(79.71%),通过分析发现合并钙化的甲状腺结节其恶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合并微小钙化17例,其中甲状腺癌9例(26.47%),甲状腺良性结节8例(11.59%),甲状腺结节合并无微小钙化68例,其中甲状腺癌25例(73.53%),甲状腺良性疾病61例(88.41%),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合并微小钙化的甲状腺结节其恶变率明显高于未合并微小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伴周边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之间呈正比的关系,通过利用超声检查其特异度、灵敏度都比较高,能够作为预测、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临床价值明显.
作者:张新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要点以及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以及观察组2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随访半年后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照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17/25)68.0%,观察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24/25)9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松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妇科腔镜手术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腔镜手术期间运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蒋素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对比,对临床应用提出对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接收的120例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情况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中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诊治,而对照组中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病因检出率以及术后对疗效的满意程度,从而综合判断两种方式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中的整体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病因检出率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中患者术后对疗效的满意度由于对照组,其中P<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来诊治异常子宫出血问题,病因检出率情况两种方式下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电切术诊治下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更高,临床整体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梁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11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和满意度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总体临床效果较好,相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成本,改善患者预后并减少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范方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肩周炎患者实施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和肩关节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50例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为参照组行肩关节推拿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肩周炎患者行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能够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鸟巢护理在新生儿保健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鸟巢治疗.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行为能力,活动肌张力,总NBNA评分,NBNA额外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刺激1 min和3 min后的疼痛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且体重和长度均长于对照组(P<0.05).
作者:黄长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寻找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式.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1000例使用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探究其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内,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出现肝功能损害者共计260例.骨髓抑制者共计26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白细胞数量下降以及贫血.上述两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治疗后0-12周,为轻中度损害.出现消化道症状者共计220例,其中有130例病患表现为神倦乏力.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出现时间为0-4周,不良反应为轻度.结论:接收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者,12周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同时关注高危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邓国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来自2017年5月-2018年3月的疗养人员,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进行治疗,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能够在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少刊;戎书敏;李蕾;李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关节镜在骨性关节炎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对62例患者展开为期1-5年的随访调查,患者各项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总疗效率可达88.8%.仅部分效果差者均为重度患者,经改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才得以治愈.结论:关节镜在骨性关节炎临床中应用效果确切,可进一步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在对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本院就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进行随访时间为5个月至1年,记录其病情变化;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护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对疾病的知识认知水平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病情的控制.
作者:吕秋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口吸附性义齿在修复无牙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无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长正中合成树脂牙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解剖颌型树脂牙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语音评分(7.52±0.57)分高于对照组(6.24±0.15)分,固位评分(7.78±0.71)分高于对照组(5.15±0.28)分,而且研究组患者的外观评分(7.28±0.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17±0.51)分,咀嚼评分(7.29±0.71)分高于对照组(6.54±0.51)分,而且舒适评分(7.98±0.71)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5.81±0.54)分,而且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心理领域评分(45.12±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2.05±2.71)分,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46.28±3.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1.26±2.10)分,而且研究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45.27±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84±2.91)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牙颌患者采用解剖颌型树脂牙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融洽医患关系,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家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度204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且各组102例患者,并分别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对照组)及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试验组),对两组患者所获的临床数据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防范质量及风险处理质量的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9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72%,明显高于试验组,其差异显著.结论: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其应用效果确切,不仅可以提升风险评估、防范及处理的质量,还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53.20±3.22)min,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40.12±3.02)min,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10±2.12)天与(15.32±3.44)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我国医疗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医疗规模也随之变化,加大了院内感染的现象,且十分普遍,这时就突显了医院管理的重要作用.医院可谓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也是病原体传播的关键地点[1].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技能和医疗质量尤为关键.笔者针对现阶段实习医院的感染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降低医院感染率,提升医疗成效.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为今后医学的良好发展奠定贡献微薄力量.
作者:刘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卫生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在阴道微生态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恢复状况明显更好(P<0.05);在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方面,两组患者IL-8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TLR2、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选择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的表达价值和临床价值,提升我医院检验科工作水平.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研究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法对上述三组患者的血清IL-1β和IL-18指标进行检查,对研究组患者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组进行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比较,研究其指标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查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在血清IL-1β和IL-18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重症组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显著升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判断、诊治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赵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亚低温应用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采取双盲法将6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单纯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33例,在采取对照组相同术式的基础上,实施亚低温疗法.将两组NIHSS得分、BI得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10.15±2.01分)更低,BI(85.41±3.32分)更高(P值<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P值>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亚低温的联合治疗方案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中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刘生豪 刊期: 2018年第06期